第123章
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他的目光一下子就定格在了那个“乱”字之上。
此时此刻,他的状态,不就是一个“乱”字吗?
所以……这一切……莫非都是上天来坚韧自己的性情,增益自己的才干,好让自己……能更好的天下百姓更好的竭尽自己的能力的吗?
张廷玉忍不住闭了闭眼,只觉得有些晕眩。
脑子里面,一道身影缓缓的转身走远,但那个身影,尽管已经开始变得原来越远,却始终没有消失。
他抬手拍了拍自己额头,再睁开眼睛的时候,眼神已然变得清明。
既如此,那便做吧,终究,实现自我价值与抱负这件事,是什么人也无法阻止的。
而在这之前,他需要有更广阔的见识的舞台。
也只有如此,他也许,还能在实现自己价值的同时,可以在今后剩余的人生中,多多少少还能得到一些关于她的消息。
否则的话,两个人,恐怕真的要从此不得相见甚至知晓一些讯息了。
张廷玉思考完毕,又闭了闭眼,将自己的脑袋清空,调整好后,他迅速的打开了考篮,拿出了笔墨砚台,然后开始一边研墨,一边思考题目。
待到墨汁研成,他的思路也已经开阔,笔尖舔上墨迹的下一刻,文思如同泉涌……
他的脑子里已经没有了任何人的影子,也没有了任何可以干扰他的东西,甚至于连巡考官过来好几次,看到他的答卷后频频点头,都没有注意到。
直到落完最后一笔,再抬头看时,这才发现,日已过午,交卷的时候虽然还没到,但也差不多了。
张廷玉长长的松了口气,不过随即,他又开始认认真真的审读自己的答卷。
又过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收卷的锣声响起,慌乱从四周围稀稀落落的传来,张廷玉心静如水。
直到所有的考卷都被收走,考生们才被允许出了考棚,张廷玉注意到,有一些少年,脸上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情绪。
有开心的,有红了眼睛的,还有气的鼓囊囊的,也有碎碎念的,不一而足。
他早就见过真正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人,出了考场是什么样子,所以看着这些少年人明显的情绪反应,倒是不奇怪。
直到走到贡院的门口,张廷玉才停了下来,转头去寻找胤礽的身影。
虽说是已经下定了决心,但答应了人家的是,张廷玉不会食言,不过在真的看到胤礽的那一刻,张廷玉还真的有些愣了一下。
因为,胤礽目前的样子,多少有点点……狼狈……
第65章 态度突变 克制不住的情绪
时间略略转回到胤礽刚找到属于自己的考棚之时。
彼时的胤礽, 虽然为自己使用了自己聪明的小脑袋,说出了让张廷玉对姐姐望而却步的话,成功的阻止了宁澄澄将来可能离开紫禁城的可能性而高兴了一阵, 但是当他真正坐下来, 心情平复下来之后, 他就开始有些不安了。
自己刚才说的那些话, 会不会等出去了,张廷玉见了姐姐之后, 会直接跟姐姐确认?
那到时候,姐姐岂不是会一下子就猜到他的想法?
会不会因此而不高兴?
即使是胤礽自信宁澄澄就算是不高兴, 也不会真的因为张廷玉而冷落自己一辈子, 可是就算是三五天, 那也是够让人受不了的。
不过没关系, 如果只是短暂的不理自己, 却能换来张廷玉的放弃的话……
那也挺值得的。
胤礽才开始是这么安慰着自己的,但是转念, 脑海里却又想起来方才与放听雨分开时,那人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张廷玉该不会因为受了打击,弄得这次考试失利吧?
他要是因为此事而失了利,自己就算是真的考过了他,那又算不算得上自己真正的实力呢?
如果不算, 自己可就没有第二次跟他比赛的机会了, 自己将来,又如何能知道,论真正的实力,到底是自己强,还是他强呢?
早知道, 应该在考试之后,再跟张廷玉说了。
胤礽一时又开始懊恼起来。
这懊恼让他略有些坐立不安。
不过这些胡思乱想和坐立不安,都在胤礽看到卷子发下来之后,彻底消失了个干净。
事情已经做了,多思无用,他今天最重要的事,就是眼前的考试,其他人的问题,都要等到这件事情完成了再说。
于是胤礽在拿到考卷,大致的看完题目之后,整理好心情之后,便开始打开了自己的考篮,拿出了自己的文具。
身为太子,胤礽虽然自小身边绝没有一刻缺少伺候的人,但关于学习的事,倒是他亲力亲为最多的,而这,也都得益于康熙的教导。
尤其是关于研墨。
在康熙看来,研墨其实研的不是墨,而是心,所以,研墨一般都是胤礽自己来。
但至于整理和拿去桌面物品,以及裁纸和铺设……这个胤礽就不太擅长了。
好在这次考试不需要裁纸,而桌面上,也没有像在书房那样有太多的东西。
只是这个考场桌子,以及这考棚的大小,比起他被精心设计和布置的书房,实在是太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