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待到文章书罢,张廷玉长舒一口气的同时,抬手将茶壶中的凉茶对嘴直接饮了大半,这才痛快的丢了笔,放下了手中的茶壶,片刻之后,又开始细细的审读。
  直到门外忽然传来通传:“皇上驾到,太子驾到……”
  张廷玉这才恍然从沉浸中回过神来,赶忙从书桌后面转出,跪地迎驾。
  方才被关上的门,再次被打开,光线已然变得比他刚来的时候亮堂了许多,但张廷玉因为目光向下的缘故,并没有被刺到。
  他眼角的余光,瞥到了明黄色和杏黄色的下摆,进来的皇帝和太子并没有第一时间让他起来,而是径直的走过他,走向了书桌。
  随即,传来了哗啦啦的纸张声。
  张廷玉的心一下子又变得紧张起来。
  略过了一会儿,他听见一道带着愉悦的威严沉稳的声音响起:“嗯,不错,太子你也看看。”
  “是,汗阿玛。”
  熟悉的答应声,让张廷玉刚刚还紧张的情绪一下子骤停。
  努力压制住抬头去查看确认的情绪,张廷玉在内心不断地告诉自己:
  不可能的……不会的吧……只是……巧合的相同了而已……太子殿下,怎么会……不顾自身安危的跑到宫外去,还会参加所谓的少科试?
  但是……
  脑袋混乱的张廷玉,又突然间想到了姐姐的那一番话。
  也可能……就是因为他们觉得不可能……所以,太子殿下,才能钻了这个空子啊?
  他在心里再次推翻了刚才的否认。
  “怎么样,这个水平,够不够得上他现在的名次?”
  这时,康熙与太子交谈的声音再次响起。
  而太子却也没有第一时间回答康熙的问题,反而提出了自己的要求:“汗阿玛,儿子能先问他一个问题吗?”
  “哦?”康熙的声音变得饶有兴致,“朕准了,你问吧。”
  张廷玉的神经一下子紧绷,弯下的头颅却是丝毫不敢动弹,只能静静地等待着脑袋上方的两个人,给他出什么难题。
  “张廷玉,孤想问你,何为修身?”
  这简直就是另一个考题了!
  听见这个问题的张廷玉一时有些无语,但又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他刚才在文章中确实并未写到,他刚才也不过是在文章中,谈到了人为什么要修身,然后延伸了一下修身对于家国天下的作用而已,但这个何为修身,就是具体到如何做了。
  不过,这个问题,倒也难不倒他。
  “回禀太子殿下,草民以为,修身即,修养身心,择善而从,博学于文,并约之以礼,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故,我辈修身之人,当常反省自身,辨察善恶是非,自我修正,检束、修饰和完善自身,此为修身之义。”
  他一边快速的思考总结,一边慢声将自己思考后的结果慢慢吐露而出,语气铿锵,不卑不亢,自信而又沉稳。
  而在他回答完之后,他也听见了太子殿下还带着童声的肯定回答:“很好,那么孤再问你,既然《礼记》有云: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那么是否身未修,就不可齐家,家未齐,就不可治国呢?”
  张廷玉:“……”
  他有点开始怀疑,这跟罗小公子相同嗓音的太子殿下,是跟自己有仇了,你听听这都是什么问题?这乱七八糟的一通说下来,不就是在质问他,如果一个人的品行没有修好,是不是就不能成家立业,如果没有成家立业,那是不是就不能经历仕途去治理国家,这……
  这样的话,那这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有资格出仕做官的?
  而自己这次参加少科试,虽然不至于说算是出仕做官吧,但也是要在皇子身边的,在皇子身边,就要参与这个国家的将来,那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早早出仕了,可是他现在这个年纪,说他身已修,家已齐,那可能吗?
  那么……要否认太子的问题吗?
  可是万一人家不是为难自己,只是单纯的提问呢?自己这个否认,会不会导致太子对自己反感?
  要是不否认……那又等于说是直接掉进了太子给自己挖的坑,可以说,这次的面圣“考试”,大概率是直接落榜了吧?
  罢了……
  思虑在一瞬间闪过张廷玉的脑子之后,他已经下定了决心,于是当即张口回应道:“非也。”
  他说完这两个字,屋子里安静了一下:“太子殿下恕罪,草民以为,修身齐家,乃终身所必为之事,然人生短暂,倘若一生皆只求修身齐家而不顾天下,则家难齐,身难修,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皆匹夫不可推卸之责也。”
  “好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匹夫之责也,张英之子,果真不错!”
  第71章 跌宕起伏 再来一回,心脏病估计都要被……
  直到小太监小心翼翼的过来请自己起身, 张廷玉才终于从那种十分玄妙的晕眩状态中,渐渐的回过神来。
  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 他被那个至高无上的人夸奖了而已。
  并且不仅是夸了他, 还是连带他的父亲一起夸的, 这是一份值得他自己铭记一生的荣耀, 是他们张家的荣耀,这让一个年仅十多岁的少年, 怎么能不激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