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至于能给你们之间做缓冲的人,想必,你心里也是有数的……”
  “您是说……纯宁吗?”
  “对。”太皇太后点头,然后立刻又摆手,“你不用往下说,我知道你想说,纯宁终究是要嫁人,只是你现在还在考虑,到底把她嫁到哪里最合适,如今哀家就给你个意见,听或者不听,都由得你,左右,那是你的女儿。
  没想到太皇太后的叮嘱里面居然还有这些的康熙有些惊讶的看着太皇太后,点头:“您说。”
  却也并没有直接应承。
  很显然,在康熙的内心里面,即使是太皇太后对他有养育之恩,即使是太皇太后已经油尽灯枯了,但对于有些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已经思想成熟的他,还是不愿意轻易让步的。
  这让太皇太后微微沉默了一下,但她在随后,还是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如果说,哀家提议,把纯宁嫁给汉人,皇帝……你以为如何?”
  康熙:“!!!”
  第84章 头脑风暴 私心与公需的并存之举
  以一种非常平和的语气和表情, 亲手伺候着太皇太后喝了些许滋补的汤药,告诉她自己会考虑她留下的提议,并内心复杂的叮嘱完完全不知情的女儿好好照顾太皇太后, 有什么情况立刻来报之后, 康熙离开慈宁宫的脚步是有些沉重的。
  太皇太后扶持他三十年, 给过他不知多少让他受益终生的提议, 这其中自然不乏有康熙一时无法接受的,但却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 给他的内心,带来了如此巨大的震撼。
  康熙其实一直都清楚, 当年太皇太后会选择接受赫舍里氏做为自己的皇后, 并不是因为她喜欢赫舍里氏的缘故, 而是纯粹因为她是索尼的孙女。
  等到赫舍里氏入宫之后, 表现出来的特质, 就更让太皇太后对她的态度一直都淡淡的带着疏离,也因此, 后来发现太皇太后并不是十分喜欢纯宁的时候,康熙也不是非常的意外。
  毕竟太皇太后对于太子,都没有特别的偏爱,何况是对纯宁这个女孩。
  只是,对于自己对纯宁的偏爱, 太皇太后却也一直都没有说什么, 只是偶尔提醒他要知道分寸。
  康熙当时觉得,太皇太后对于纯宁,是不怎么在意的,所以他才在后来对大女儿就更多了几分维护。
  只是后来太皇太后突然间让苏麻喇姑跟他说起为了大清牺牲的两位公主,康熙还一度以为, 是这些年来,纯宁的所作所为打动了太皇太后,谁料在这个她即将结束生命的节骨眼儿,太皇太后竟然说出了让纯宁嫁给汉人的提议!
  要知道,纯宁可是他的嫡长公主!
  即使是太皇太后讲明了,这只是为了将来让纯宁成为他与太子之间平衡的“棋子”,为了防止她嫁人后利用她对自己和胤礽的影响力,来为她的夫家谋取福祉,可是……
  且不说这样恶劣的后果会不会发生,难道,太皇太后就不担心,在这样的结果发生之前,那孩子会因为自己的“委屈下嫁”而怨恨他这个阿玛呢?
  明明有着如此高贵的出身,却要嫁给一个汉人,就算是他可以以要她为“满汉一家”这个国策而牺牲,她在众位皇室宗亲,甚至于满蒙旗人的眼里,又会被如何看待?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他这个阿玛出于对女儿的心疼所产生的担忧。
  而纯宁本人……大概是不会在意这些的吧。
  行走在寒风呼啸的宫道上,康熙的目光不自觉的瞟到了那些个因为自己经过而避让到墙角的宫人身上。
  灰扑扑的服装,却显得十分的厚实。
  脑袋上帽子,脖子上围脖,袖子上的暖套,甚至于耳朵上的耳暖,这些,在以前纯宁没有帮着协理六宫的时候,宫人们只有极少数地位略高一些的,才会被允许佩戴。
  可如今,任何一个都有,并不会因为他们要干活不方便而不允许配备。
  这正是纯宁的提议之一,当时这项提议出台的时候,协理六宫的宜妃对此不甚在意,德妃不赞同也不反对,掌管内务府的官员跟纯宁哭穷,那也是第一次,康熙听说纯宁发了火。
  于是,嫡长公主号令之下,大阿哥胤褆,带着一群这些年来被收拾得稍微有些血性的旗人子弟,一波守住了内务府,一波直接到了内务府的各个官员家里,查账看库房。
  然后,大批量的便宜的葛布、棉布、麻布、以及各式各样的平日里在宫里用得着但没人在意的廉价生活用品等被从他们的府上,以及相关的店铺里面被搜了出来,与此同时,自然少不了这些年他们倒卖这些没人看得上的东西所获得的利润的账本。
  事情爆出之后,几乎是立刻就有官员上本弹劾大阿哥,说他目无法纪,随意搜查官员府邸,又说什么水至清则无鱼,这些官员也只是为了处理内务府积压的旧年货物,补贴朝廷,所获微薄。
  这个时候,胤礽也出手了。
  他直接拿出了那些官员倒卖物资所获利润的账本,然后又拿出了内务府记载的,宫里所费物资的账目,给众人来了个当庭对照。
  各种犹如天壤之别的物资价格让人触目惊心的同时,这些人倒卖物资的一进一出,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