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在深层次里,这自然是因为她骨子里也是汉人的缘故,但为了不对外人暴露这些,她于是把这些原因,都归结到了当年她第一次出宫时,见到的郭络罗明尚的头上。
  说起明尚,后来宁澄澄偶然再听到他的消息,依然是从隆科多的口中。
  佟佳氏的女儿夭折之后,隆科多进宫看望过郁郁寡欢的姐姐,与宁澄澄偶然相遇,两个人聊起来的时候,他主动提起的。
  因诈赌两千两而被判斩监侯,关了三年后,于狱中病亡,这就是明尚的结局。
  而根据隆科多的说法,明尚在被捕入狱之后,整个人完全是懵的,并不清楚自己的行为是在犯罪,但他身边的那年那个被他呼来喝去的少年陈凯云,却在一直不断地强调着,说明尚是故意这么干的,自己阻止了但没有阻止成功。
  加上后来因为又有人插手干涉的缘故,明尚最终没能成功逃脱罪名。
  插手干涉的人,隆科多没说,但宁澄澄和胤礽都猜想应该就是索额图。
  明尚在成为和硕额驸之前就入狱,历史上原本要嫁给他的岳乐家的七格格换了个人嫁,如今早已有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而这个女儿,只比胤禩小一岁。
  听说也是被安亲王娇生惯养,上头又有三个哥哥照应,如今小小年纪,就已经显出了嚣张跋扈的性格。
  后来打听到以上这些信息的宁澄澄:“……”
  所以说,即使是历史轨迹有了些许改变,但老八“气管炎”的命运,似乎还是摆脱不掉呢……
  也是在听完明尚的结局之后,宁澄澄迎来了关于她婚事的探问,于是,压根儿不想那么早成婚的宁澄澄,就推了明尚出来当借口。
  更不用提,内务府先后两次因她而遭遇洗牌,所以,对于满洲旗后来的大部分适婚男子,都绕着她这个尊贵的嫡长公主走,宁澄澄就一点儿不奇怪,且喜欢汉文化喜欢的十分理直气壮了。
  宁澄澄觉得,可能是这个原因,才让康熙觉得,她喜欢汉人男子这件事是不会变的,加上他不会舍得送自己去蒙古,所以,也就只能以这种方式,委婉的告诉她,他的妥协了。
  不过这妥协也就妥协了一半,他还想让她再挑挑。
  要说起来,沈廷文也着实是个非常优秀的人。
  与长相偏平和雅淡些的张廷玉不同,沈廷文的年纪要略大上一些,今年应该有个二十四五岁,他的个子更高,轮廓更深,眉眼之间更加的深邃。
  要是在现代,他与张廷玉,就是一个浓颜帅哥,一个耐看型的俊俏,两个人各有各的风采,康熙看人的眼光,那是一样眼高于顶的,所以他选出来的状元,那也自然不会让人在任何一方面诟病。
  就是这个年龄……您老人家真的已经确认过,人家这么大了还没娶妻吗?
  而且,这个文采……
  “嗯,果然辞藻华丽,旁征博引,用典精辟,是好赋。”
  因为虽然已经在灵光一现之间想通了一些事情,可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能让胤祉下不来台的宁澄澄,大眼扫了一下胤祉使人传过来的文章,然后一下子就被那满目的“生僻字”,以及奇怪的词组,差点儿给“闪”瞎了。
  看得……不是太懂,但……不能说……
  多少夸几句吧,毕竟是皇帝亲选的状元,还是三阿哥夸奖过的,她一个小小的“女官”,也只能“随波逐流”了。
  要真说起来,她还是更喜欢张廷玉的文章。
  尽管听胤礽说,他总是被先生批语说是太过朴实,也就是用词言语不怎么讲究。
  但反而宁澄澄看着是毫无负担,并且很能接收到他文章中所表达的主题含义,然后感慨一句,文化人就是文化人,平日里最简单的东西,到了他们的文章里,都能上升一个高度。
  而沈廷文的这篇赋文,宁澄澄看不懂,却有一种“用力过猛”之感。
  不过从周围仕子们表现上来看,可能是她这种门外汉的错觉吧。
  “是吧?”
  听完宁澄澄的夸奖,胤祉的脸上止不住的露出微笑,喜滋滋的看向了一旁矜持的朝着宁澄澄点头示意的沈廷文道:“既然……她喜欢,那沈状元一定不介意我让人抄录一份给她,然后——”
  “三阿哥不必费心。”
  听他明显接下来要说不靠谱的话,宁澄澄几乎是立刻出声打断道:“如此精彩的文章,想必皇上看后,到时候说不定会有将此次恩荣宴上的好文章集结成书的想法,到时候三阿哥有心的话,送……一本即可,现如今笔墨紧凑,还是先让各位使用吧。”
  “啊?”
  胤祉没想到她会这么说,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宁澄澄便在他反应过来之间再次开口道:
  “对了,不知诸位是否知道查榜眼和张探花的所在?这边既然已经见识了科考第一名的文采,另外两位自然也不能错过了。”
  这一次,她是对着其他在一旁的进士们说的。
  “啊,查榜眼的话,我们未曾见过,但张探花,我记得他似乎未曾离开宴会场。”
  “对对对,我出来的时候,好像也没看到他动地方。”
  “莫不是不胜酒力,想要先休息一下的缘故?”
  “那瞧着倒是不像,我出来的时候,倒是看见了他直接去找一位小公公说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