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惠妃放下茶碗,点点头道:“不清楚皇上的用意没关系,这个可以慢慢弄清楚,圣意不是那么容易揣摩的,你只要知道,以后,让你见你额娘,不是本宫的意思,别怪到本宫头上,今天的这场谈话,就达到目的了。”
话到此,惠妃居然直接抬手,由宫女扶着起了身,然后朝着胤禩和卫氏摆手道:
“那么,良贵人,你以后,你好好的呆在你的屋子里,没事就少出门吧,八阿哥也好好的读书习武,有你大哥在,我这儿也不需要你多孝顺什么,好好的孝顺皇上就行,所以,储秀宫这边,不逢年不过节的,就不用过来了。”
胤禩:“!!!”
他一脸震惊的看了那拉氏,下意识的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
然而——“行了,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吧!”惠妃的摆手,却阻绝了他所有的希望。
第125章 互相推诿 这下知道你自己有多可怕了吧……
= 胤禩从延禧宫出来的时候, 天色早已经黑透。
明明是初秋的夜晚,明明是该是依然闷得人透不过气的天气,他却只觉得身体冷得如同坠入了冰窖。
就仿佛白日里被汗水浸透的衣服此时此刻不仅没有干透, 反而凝结成了一块冰, 仅仅的贴在他的胸前和后背。
他之所以会出来的这么晚, 倒也不是他又在惠妃那边做出了什么努力, 而仅仅是因为,他一再的被他的母亲良贵人挽留了。
在以往, 胤禩从来不觉得母亲卫氏有什么问题,硬要说的话, 就是有些过于自怜了。
今天之前, 卫氏每每与他说话, 话里话外的, 都是对他这个儿子的庆幸与希冀。
“胤禩, 幸好我怀了上了你,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哪怕只是个贵人,额娘都知足了,不然的话,以我的出身,恐怕现在还在哪个娘娘的宫里扫院子呢。”
“胤禩, 你要记住, 你跟其他的阿哥们是不一样的,你的出身比不上人家,所以,万事要以和为贵,额娘没本事, 给不了你更高的出身,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努力了。”
这些,都是卫氏经常跟胤禩说的话。
久而久之,胤禩也自豪于自己的存在对于卫氏的重要性。
而对于后面那句话,他虽然每次听到,心里都多多少少对卫氏有所怨恨,怨恨她为何没有一个哪怕稍微好一点点的出身,但慢慢的,在为人行事的过程中,发现卫氏的这种教导,居然真的能让他在宫里的行走顺畅了很多——起码吃饭的时候不会再被暗暗苛待了之后,他开始相信母亲的话了。
并且在后来,他身边的情形变得越来越好,甚至于连母亲出身高贵的老九老十都唯他是首之后,尝到了甜头的胤禩,开始给卫氏画大饼了。
他让卫氏放心,说虽然她出身低,但他也是个阿哥,他相信自己将来一定能让卫氏母凭子贵,就像那位德妃娘娘一样,从包衣旗的宫女,一跃成为一宫主位。
那已经是当时他们母子最敢想的位置了。
卫氏虽然听儿子画的大饼听得非常高兴,但也十分忧心并忐忑,还是不断地叮嘱胤禩为人要把姿态放低,切记没有真正的到达高位之前不要摆架子云云。
胤禩一开始开始认真的听取这些教导的,为此,他就连惠妃偶尔象征性的警告都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直到他后来发现自己在他的两个嫡兄嫡姐跟前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如果说大阿哥胤褆,只是有些看不惯他,偶尔还会因此而教训他几句的话,那么太子殿下,对于胤禩,那是基本是无视的。
这种自然是比大阿哥那种态度更让胤禩难受。
发现纯宁公主虽然不似太子殿下那般的傲慢,且在宫人中间,口碑极佳之后,胤禩准备从她这边下手,却发现自己根本无从下手。
因为他的手段,就是急人之所需,可纯宁公主,真的是什么都不缺。
这种人,真的……太让人心理不平衡了。
所以,当发现什么都不缺的纯宁公主,居然有了一个“喜欢汉人”这么严重的失误的时候,胤禩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打破这个平衡了。
却没想到,计划被大阿哥识破,直接夭折了。
他来不及为此感到可惜,便开始迎接接踵而来的麻烦事。
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太子、大阿哥,以及四阿哥会一起来关注他,胤禩只隐约意识到了可能是因为纯宁公主,但纯宁公主本人却对此没有任何的动作。
就在胤禩以为,他是不是猜错了,这三个兄长折腾自己,只是出于“上位者”的无聊,可能等他们的劲头儿过去,也许就不会再关注他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们母子竟然迎来了他“父亲”的“痛击”!
这是为什么呢?
他到底做错了什么呢?
在惠妃打法他们母子离开正殿,回到卫氏自己的屋子的时候,听着母亲不断地向他发出这样的疑问的时候,胤禩无法回答。
“既然汗阿玛是加封号给额娘的,那么,是不是额娘最近……做了什么?”
终于,被问的不耐烦的时候,胤禩忍不住反问了卫氏。
卫氏当时的表情,像是被雷劈了一样,呆愣了好半天,最好才无措的开口:“我,我什么都没有做啊……我整日里都不出门,连端嫔娘娘宫里的大宫女都不敢得罪……如何能是我的错呢……倒是胤禩你……你常在外面行走,是不是不小心……要,要不这样,你以后也少出门吧,除了上学读书,就不要跟其他人多相处了,不然,又不知道要发生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