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等不及节目组工作人员的翻译,李大哥快速抬手抹掉了眼角的泪,对司徒欣说道:“谢谢。”
  李大嫂着急地继续比划,工作人员在一边翻译道:“我会卖小吃,李大哥会做木工,我们会认真地生活,好好地把孩子养大,好意我们心领了,谢谢。”
  司徒欣低头看着李大嫂粗糙的手,选择尊重李大嫂的想法,点头应道:“你们可以的,孩子成长过程中有任何需要支出的地方都可以随时联系我。”
  李大嫂没再拒绝,用力地点了点头,手上的力道更重了些,司徒欣的手都被捏红了。
  言瑾和高维对视后,对视频那头的李大哥说道:“李大哥,高氏家居的总经理小高总有事儿要跟您商量。”
  高维往前走了一步,礼貌地开口:“李大哥,今天我们带了你做的木工艺品给厂里的师傅们看了,师傅们觉得你的手艺很好,不知道你是不是愿意跟高氏合作,接一些活儿?”
  原本只是感慨和感激,听到可以接活,躺在病床上的李大哥坐了起来:“可以吗?那些都是我看别人家的东西照着做的,能卖钱吗?我以前到集市上试过,没人买的。”
  高维点头,满脸认真:“你做的东西离直接售卖还有一点距离,但是手艺是可以的,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的木工师傅可以给你做培训,你也可以直接来我们木艺部看看。”
  一番话说完,握着手机的李大嫂已经单手捂嘴,泪流满面,而视频那头的李大哥沉默着,像是在组织语言。
  和司徒欣的直接捐赠不同,高维的寥寥几句,代表了一个企业,甚至是一个行业。
  高维的认可很实在也很真实,李大哥手艺好,但离市场化还差一些,这样的评价和
  李大哥的自我认知是基本吻合的。
  “学......可以学!只要你们不嫌弃,我随时可以去学!”
  李大哥仿佛只听到了培训两个字,眼里闪着光,鼓足了勇气哽咽着说道,“谢谢你们,我一定好好学!”
  李大嫂和李大哥比划了一阵后挂断了视频通话,会议室里一片安静,大家各有各的想法。
  言瑾和司徒欣拿着方案和李大嫂确认细节,看直播的网友们也都表示被打动:
  【有点怀疑司徒欣在作秀,但是就算是作秀,能真的帮助到李大哥一家也算是好事】
  【这么看的话,李大哥李大嫂人挺好的啊,残疾人很难的,如果不是节目组,李大哥不会有机会接触到高氏的,这样挺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高氏好用心啊,一点也不敷衍,时间这么短还做了视频,真的好感动......比起那些捐款的支票,这种帮助真的很实在很贴心】
  【我懂李大哥,就是一群人吵吵闹闹地来,总会走,是我我也只是观望,但是装修图就很直接,叹气,希望他们一家的日子真的能好起来吧】
  【呜呜呜我就是综艺陪哭员谁懂啊,李大嫂看到视频哭的那一秒开始,我也跟着狂哭,啊啊啊破节目真的做了点有意义的事,给你们点赞】
  【李大哥一定要抓住机会啊,高氏这么大的企业肯定有聘用残疾人的政策补贴的,属于双向加成,直接去高氏上班吧,高氏的厂房看着真好,食堂的伙食也很好!】
  ......
  设计师和李大嫂确认好方案,嘉宾们的任务圆满完成。
  天色还早,高维热情地邀请李大嫂到各个展厅四处转转,这样有李大嫂喜欢的细节也方便设计师及时做出调整。
  考虑李大嫂不方便参与直播,高维安排设计师带着李大嫂参观,其他嘉宾也都表示要一起到处看看,跟着出出主意。
  高氏总部的品牌墙前,“一米阳光”计划迅速抓住了司徒欣的目光。
  “一米阳光”是高氏针对困难儿童家庭环境改造项目的一个子项目,由高氏家居发起,和政府民政局、慈善总会合作,旨在帮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们改造学习空间,让他们更好的成长。
  品牌墙上,贫困家庭环境改造前后的对比照片,满满当当地贴了一版面。
  其中一张照片里,改造前的场景令人揪心:房间昏暗狭小,一张床一个桌子就是屋子里的所有的家具,孩子只能蜷缩在角落里的凳子上写作业,床上堆满了杂物。
  而改造后,房间变得宽敞明亮,崭新的书桌和舒适的椅子摆放得恰到好处,书桌上的学习用品整齐有序,孩子坐在桌前,笑容灿烂,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另一张更是震撼人心,改造前,大开间的左侧是破旧的铁艺上下铺,右侧是孩子爸爸收垃圾的“工作场所”。
  床铺简陋不堪,孩子的衣服随意地挂在窗户上,挡住了阳光,也遮住了孩子的未来。
  改造后,开间被巧妙地左右隔开,卧室里温馨舒适,粉色的窗帘,可爱的装饰品,孩子坐在床上抱着心爱的玩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司徒欣久久地凝视着每一张对比照,神色凝重,沉声询问边上的言瑾:“李大哥李大嫂他们以后的生活,也会跟照片里的孩子们一样充满希望的吧?”
  改造前后的强烈对比很直观,给人的触动也是实打实的,言瑾低声应道:“李大哥他们现在已经好起来了,很快就会越来越好。”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