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陈太后顺着众人目光看向相辉楼上,抱着琵琶弹奏的婷袅娘子,嘴边的笑意越来越深,与有荣焉道:“看来此曲颇得平南夫人喜爱。”
  话音刚落,又有几道声音附和,“何止是平南夫人喜欢,我们对这位芙徽公主也甚是欣赏。”
  “不知这位公主芳龄几何,婚嫁没有?”
  真是问到点上,陈太后极为满意地接过话头,“你们瞧她进宫才几时,她父亲出丧才不到一年,生前也没为她定下任何一位好人家。”
  平南夫人:“那就是未婚呀,这样喜人的娘子,也不知最终该花落谁家。”
  陈太后:“你问哀家,哀家也正在想呢,这京中那么多勋贵儿郎,哪个才配得上她?”
  她意味深长地逡巡一圈座下跟着家里的恩赏,或是有了一官半职的年轻男子。
  暗示意味浓厚,在场的命妇都是人精,瞬间无不心里有数,向陈太后道:“那当真得,好好挑一挑了。”
  相辉楼中,翁思妩抱琴而立,距离离楼下的舞姬虽远,在空中看座上的位置却是近的。
  她目光绕了一圈,自然而然地去找寻底下的最尊贵的身影。
  宫宴上的梁寂鸾很少回应大臣的敬酒,应当是大家都深入了解了他的习惯,除非重要之事,臣子们都很少打扰他。
  大家多数都在观赏庭中的舞姬,梁寂鸾也不例外,这让翁思妩徒生不满。
  她在拨弦的下一刻忽然改动了音律,并不突兀地融入其中,成功吸引了懂行的大半目光。
  她小有得意,并在梁寂鸾的视线终于停驻在她身上时加了更多技巧进去,然后掀眸眨也不眨地从他脸上看回去。
  答应陈太后当场演奏,虽是讨这位姑母开心,可她也想让他见识她的优秀。
  她很会弹琵琶,却不只会弹琵琶。
  翁家的曲谱在当世中凡是有底蕴的世家都遐迩所闻,翁思妩在翁校仲培养下通晓音律,可不是什么都不会的笨蛋。
  如果还想知道她更多,就应该主动来了解她。
  而不是光盯着那些舞姿,就算看,也应该把目光都投注到她一个人这里。
  太后座下平南夫人惊呼:“怎么弦乐变的有杀气了,这翁家曲谱果真弹的不凡啊!”
  梁寂鸾离得近,自然光速传入耳朵里,他眼神跟相辉楼中越弹越激昂地年轻娘子相碰,对方眼里像有钩子。
  只要对视就会被她牢牢勾住,他似微微一怔,眼眸多了一丝诧异之后,又露出那副欣赏而委婉的淡笑。
  楼上的翁思妩不懂他是什么意思,还很不满意他竟是这副态度。
  好像她更愿意看到的不是梁寂鸾眼中的清醒,而是神迷,也许是他见多识广,更也许是他饱览天下美色,所以修出一双慧眼。
  翁思妩一点都不觉得是她这首破阵曲弹得不好,父亲说她袭承了翁家最厉害的琴技,若梁寂鸾不为她动容,那只能说是他太过挑剔。
  她有自信博得全场称赞,他怎么可以对她有所挑剔?
  琴声的气势更甚了,翁思妩看梁寂鸾的眼神里更多了一丝幽怨的嗔意,他好像动了下眼睫。
  翁思妩却为了抛掉这恼人的滋味,怄气不再看梁寂鸾。
  小娘子不含一丝笑意,垂眼拨弦,细密如漆鸦的睫毛遮挡住眼帘,红唇失了微笑淡淡抿起。
  柔和的眉眼有了恹恹的春态,也别有一番滋味。
  底下就已经有年轻气盛的勋贵公子屡次提及她的名字,场地虽大,安排的座位就这么多,声音嘈杂,很容易有一两声传进耳朵里。
  “翁氏有琴技,得其父真传,可你们又有谁知?比翁氏风骨更有名的是什么?”
  谈笑之人吊足了周围胃口,缓缓吐露,“风骨之上,当然还有一骨,那就是……”
  “翁氏媚骨,浑然天成。”
  话语一出,惹得身边男子皆用隐晦地目光朝上打量那道娇怜的身影,更有甚者发出意味不明的笑。
  丁松泉逛荡一圈正好就在附近,循声问去,“这么好笑,公子们在笑什么?”
  随着他近身,刚才还嬉皮笑脸的勋贵少年们齐齐收声,都知道他是梁寂鸾的人。
  有的小心谨慎,越过他的身影朝不远处座上的帝王望去。
  在看到梁寂鸾似乎没留意到这里,他正在观赏歌舞,神色平静没什么不悦,应当是不知他们在讨论什么。
  登时松了口气,转头就拉常年混居军营出身,更能与他们谈笑风生、生冷不忌的禁军统领下水。
  “丁统领,我们再说曾听过的翁家传言呢……”
  张张笑脸被隐晦和促狭占满,“翁氏女子媚骨天成,只在传闻,今日还是第一次见呢……”
  翁思妩专心弹奏,拨弄琴弦,对所谓传言一无所知。
  她只是这一刻忽然不想理梁寂鸾了,更不在乎他现在心神有没有在她身上,如果没有,那只能代表他没有眼光。
  而他在她心里的形象,也不过和世上任何被她唾弃肤浅的男子一样。
  想必就这样,她也很快会摆脱他对她的影响,渐渐丧失兴趣。
  整理好情绪,心情已恢复平静,翁思妩重新抬眸往相辉楼下眺望去,却意外撞进一双温凉而深邃的乌漆眼睛。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