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过是读了启蒙的书,认得几个字。琴也学了一些,并不算精通。”她好乖地说。
  “嗨。”三嫂回她一个字。
  老祖母翻个白眼儿,语气不大好了:“老三家的,如此还不够么。女人家的这样顶好!”
  三嫂对二嫂挤眉弄眼地一笑,表示非要把四妹降服到底:“今儿既是吃汤圆的,我来出一个谜语吧。‘空心汤圆’,打一成语。大伙儿快猜,快猜!”
  众人抿笑不语。这老三家的太尖太狂,总见不得别人冒过她去。这不明摆着说老四媳妇儿肚里没货么!你自己又能有多大的馅儿?
  见无人开口,三嫂眉飞色舞地说:“哈哈,答案是‘虚有其表’!”
  说罢,挑逗似的对她一笑。
  雪砚的脸涨得红彤彤的。
  一进门就给人针对了。这三嫂的嘴够辣的。
  ——此时的雪砚完全没想到,三嫂的话也是一个双关的妙语。
  是在提醒她一件极重要的事。
  男人们都被这一桌的动静吸引了,停下来朝这边看。大家都暗自不忍了。老四媳妇儿一捏就碎的娇样儿,哪能跟老三家的对招啊。只怕是要哭一场了。
  周魁一言不发,目光笼罩着他那如花似梦的妻子。
  她微垂着头,小脸羞成茶花色了。
  老祖母不高兴地敲桌子,“老三家的,你这活土匪!四妹头一天来脸子嫩,哪受得了你这破落户戏弄。小雪丫头,你不要多心。你也回敬一个,千万莫让她欺负了去。”
  雪砚难为情地一笑。初来乍到,她才不想和人家争闲气呢。可是,当她下意识地瞟丈夫一眼,却见他微微地一抬下巴,似乎在说:上,给这货一点颜色瞧瞧。
  雪砚心中一动,便斗胆地张嘴了:“我也来个小谜语吧。请三嫂来猜。”
  周家的狼们都期待得眼睛发亮。三嫂单手托腮,斜起了媚眼儿。拉长腔调“哟”一声,好像要重新认识她这个对手了。
  雪砚说:“请问,卖盐的吃了冰糕子后会变成什么人?”
  这不过是抖一个小机灵。简单死了。可是,大家一时却猜不到。倒是周魁嘴角微动,眼里有了粼粼的波光,冲妻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三嫂不甘愿地憋了一会,悻悻地问道:“变成什么人呀?”
  雪砚说:“三嫂猜不出,可见是没有自知之明的。”
  “那你倒是说呀。”
  周魁给妻子捧了个哏,淡淡说:“卖盐的吃了冰糕子,自然就成了贤(咸)良(凉)之人。”
  大家愣着品一会,马上就咂出很大的味儿来了。
  刚被老祖母骂作“活土匪”的,竟是公爹满口夸赞的“贤良之人”,真乃绝妙的讽刺也。老三家的一破落户,成天的喜爱惹事儿。
  算个屁的贤良之人啊!
  一时,这屋里哄堂喝彩,又升起了一阵赶鸭子般的狂野欢乐。
  三嫂抓耳挠腮,又气又笑地指住她,“小样子,小样子!你给我等着!”
  连国公爷也绷不住了,大胡子一颤一颤成了猫须子。最后恶声来了句:“都不是省油的灯!”
  雪砚起身赔罪,乖顺懂事地说:“是儿媳造次了,请爹原谅。”
  “哼!”
  “别怕,他再凶你老祖母可不依的。”老祖母护心肝似的把她搂怀里。活了这一大把年纪,总算有个像样的晚辈让她疼了。
  既不五大三粗,也不虎里虎气。真恨不得宠到骨子里呢,哪舍得叫别人欺负了去。
  一顿饭吃得极畅快。大家又笑又闹,把任督二脉都打通了。
  将近未时三刻才各自散去。
  雪砚作为老祖母新得的一宝,自然被拉在手里,一路陪侍左右往家去的。穿过那一排乌头大门时,她才知道,原来祖父祖母也住在西府。
  敕造的“昭武将军府”占地二百多亩,规制和皇帝的亲儿子们是一个级别。加上东面的国公府,前后的将军巷,几乎比一个村庄还大了。
  容纳了周氏一族一百多人,以及四五百个仆人和家将。
  就连二婶一家、和三哥三嫂的院子也在西府。此外,还住着一个客居的表亲。
  老祖母关心地问:“你和老四住的是正房大院。还算喜欢吧?”
  “很喜欢的。就是有点不知轻重了。”雪砚说,“应该您和祖父住那儿才对。”
  祖母笑着摆一摆手,“这是皇上为他敕造的府邸。镇国、定国的军功,除了他谁配住这府园子?我们都只能算客居了。再说,人老了就不太爱敞阔,小巧清净的院子反而藏气。”
  “亏得祖母养生经念得好,倒便宜了我们住大院子了。”雪砚柔声说。
  老祖母说:“哈哈,祖母不光会念养生经,还会念送子经呢。趁他这半个月授了婚假,你们努一把力,抓抓紧哈。”
  “诶呀,祖母......”
  小媳妇立刻笨嘴拙舌,伶俐不起来了。一张大红脸掩在了兜帽里。
  清艳不可方物......
  而丈夫走在后面,一步一步安静地跟着......
  把祖母送到她住的“涵晴院”,吩咐丫鬟们伺候着休息,两口子才往自家院子走去。雪已暂时不下了。柔软、纯白的毡子铺满了大地。
  叫人不忍把脚放上去。
  她在他留下的脚窝里一跳一跳地走。他发现了,回头等了等她。两人便在一棵覆雪的树边站住了。园子里静悄悄的,像神笔刚落成的一幅寒冬水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