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三嫂:“你千万别帮他瞒着,这种事有一次就有两次。绝不能姑息。”
二嫂的脸色也黑透了。以她特有的慢吞语气说:“他要是真干了这畜生事,立刻叫几个哥哥拖祠堂里上家法,这个是没商量的。”
大嫂拿出了长嫂如母的气势:“哼,周家的子弟不管官做多大,也大不过祖宗定的礼义纲辰去。好一个牛轰轰的大将军,真以为没人能办他了是吧?”
“......”
大家义愤填膺,你一言我一句。一家子女人齐心为她撑腰的感觉太有冲击力了,让雪砚几乎忘了插嘴。
从小到大每次在妹妹、嫂子们那儿受了气,总要被娘晓之以理,息事宁人。她从不敢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浩然家风。
以前只听说大家族里有各种龃龉阴私,勾心斗角。妯娌间常往死里算计。这样的齐心有爱一点不像真实的。
雪砚多容易被感动啊。她感到了无以伦比的受宠。
忍不住一抿嘴,眼泪簌簌地滚下来。
这活活被宠出的泪水,立刻就把丈夫的罪名坐实了。
尽管她一个劲儿解释:“没有,四哥真没打我.....我就是看嫂子们和祖母这样疼我......”
大家都只当她委曲求全,这时还在顾惜男人的面子。
老祖母伤心极了,哽声道:“老三家的让你男人去把那孽障捆回来,他这么打媳妇,干脆把我也打死吧——!”
三嫂气汹汹地去了。
雪砚:“......”
老祖母忍着泪拍她的手,安抚道:“乖乖莫怕。在周家不是男人一手遮天说了算的。老大家的,让你公爹去祠堂请家法。”
雪砚十张嘴都来不及解释,“祖母,不要.......”
祖母老泪纵横,“家门不幸。这个讨债的孽障!先前死活不肯娶妻,叫一家人为他操碎了心。这也罢了,如今好容易有了一个花骨朵似的媳妇儿,他还把人往死里打。这个畜生!”
老祖母气得把拐杖在地上顿一顿。
雪砚深吸一口气,拿出自己最老实的语气说:“祖母您可别气坏了身子。其实,您听我说,这一切是玄女娘娘的意思。”
老祖母驳斥这谬论:“休得胡说。今天就是搬出王母娘娘你也护不了他。”
大嫂嫌她窝囊不争气,“没用。你怎么就知道护着男人?他挥起老拳砸你时念过你的好?”
二嫂丧着脸,慢吞地来了一句好话:“哎,真是,一朵鲜花给畜生嚼了。”
雪砚无力极了。
昨夜拿皇帝当猴耍,都没现在这难度。要不,再当场拍烂一张桌子自证一下吧?
可是往下怎么解释?
想起四哥叮嘱过不要再对任何人提及拜玄女为师的事,她干脆放弃了。这事儿一盆糨糊捋不明白了,留给四哥去操心吧。
**
周魁不在府里。
他正兢兢业业地为国效命。
大夏的规例是七天上一次朝。
不需去金銮殿、或不必去御书房议事时,他通常会先去京卫营巡视。督查一下兵工,瞅一眼自己的兵。
按说,这种事已不该是一个最高统帅的日常了。可是自打十五岁开始领兵起,他就一直亲力亲为地巡营。多年不辍。
军心的凝聚,不是凭某一个将领的个人骁勇、或临战前的几句动员就能达成的。
功夫必须下在平时的一点一滴。这是他坚信的道理。
做完这件事再去兵部坐镇,处理部将们无法定夺的重大军务。每天的时间浓度极高,充塞着忙不完的事。
其实,一点不比打仗时轻松。
然而这就是责任,是他的立身之本。一个生长于将门世家、以军功定国的大将,注定了一生寿命的大半时间是要给这天下的。
正月十一。
这一天的大事、要事基本有了定夺。
周魁问心无愧地过到了黄昏,心已等不及地飞向家中的妻子了。
他被几名亲信武官簇拥着,凛然阔步地走出官署时,并没意识到这一刻的严峻与微妙。
或许,说生死一线也不为过。
迎面来了两匹马。一匹马上是御书房的杨太监;另一匹上是他的三哥。两人都很快,几乎同时抵达了他的面前。
杨太监下了马唱喏一番,想说“皇上请大将军去御书房叙话”,还没来得及张嘴,被周家老三截了个胡。“四弟速回家,爹快不行了。”
周魁一惊:“怎么回事?”
一众人等大惊失色,皆以为是要回去临终话别。
杨太监的旨就没能宣出口。眼睁睁看着大将军飞身上马,疾驰而去。
或许这就叫天意的安排。
假如先奉召去御书房,命运会滑进怎样的烂泥塘里也未可知。
路上周魁问了一声:“爹为何会突然不行?”
三哥大声说:“厥过去一会,差一点就醒不来。”
“为了何事?”
“到家你就知道了。”
一到家,周魁跟着三哥直奔东府,发现去的方向竟然是祠堂。
院子里森严死寂,一个仆人影子都瞧不见。他立刻闻出了味道不对。第一念就是心虚:要糟,该不会是欺君的事败露了?
可是,想一想不大可能啊。昨夜仆人都被打发了出去,没人知道完整内情。皇上恨不得捂得一丝风不漏,是不会说的......
他难得一次心里挂起十五个吊桶,开始七上八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