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老兄弟侧目鄙视:“你上回不还说,这一盆祸水迟早冲垮周家吗?”
“胡说八道,从来没说过这话!”
或许正是这一次的表现,雪砚彻底赢得了一家人的心。
以后不管大事小事,周家上下始终都护着她,向着她。凝聚得像块铁板,同甘共苦,不离不弃。
这日子一天一天黯然地流逝着。
嫂子们的生命迹象越来越弱,各处去寻的神医、名医都来过了。遗憾地摇一摇头,又走了。有的说:“能吊住这么多天,已经是天大的奇迹了。”
毕竟,经脉都断了。
内脏、骨头也都碎了。
大家无不心灰意冷,着手准备一场三合一的大丧礼了。
绝望的毒雾笼罩着全府。
转眼到了正月二十六。
这一天暖烘烘的。满园已有了旖旎春色,美得叫人更加伤心。
一大早,雪砚仍是去了元吉院陪护嫂嫂们。
两个丫鬟一夜没睡,正歪在外间的床上打盹儿。累出了一脸苦相。
黑狗子守在门边,可怜巴巴地耷拉着脸。眼里水汪汪的,凄得像个老母亲。见了她,无声地站起来。稍微动了一下尾巴。
要是评选“天下第一忠犬”,也是非小黑莫属了。这些天,它不吃不喝没日没夜地守着主人,肚子都塌了个洞。
看上去不像啸天犬了,像只奇怪的黑口袋。毛发都没了油光。
雪砚摸一摸它的脑门,拿了一块点心喂它:“你也别太难过了。乖,吃一点。”
小黑不肯张嘴。
好像知道主子大限已至,赶紧把自己饿死,一起下黄泉去。
雪砚无奈地叹了一声。
慢慢走到了三张床的中间。瞧一瞧这个,又瞅一眼那个。感觉是真的不行了。连她这外行人也瞧得出死气了。
搞不好,今天就是大限。哎......
雪砚不抱希望地呢喃了一声:“三嫂你是最棒的,咱醒一醒好不好?”
就在这时,一个重大突变发生了。
三嫂回光返照地张开了嘴。
眼睛没睁,却口齿清晰地对她吐出了三个字:“将军巷。”
雪砚激动万分地一把握住她的手,“三嫂,你醒了!”
三嫂没回应。
转眼,又沉回到死气中去了。似乎这短短的一句彻底耗尽了她,整个人已死去了九成九。
雪砚的心跳声在脑子里无限放大着。
擂鼓似的。
想到三嫂的“灵介”之体,刚才莫非是师父在递话?
莫非,将军巷里有机缘?!
她腾地站起身来,吩咐道:“小黑,你好好守在这里。”
现在每一点滴时间都是嫂子们的生命。
甚至来不及回家喊个丫鬟,雪砚就冲出去了。
出了国公府的东角门,是一条清静的弄堂。往东一拐见到一座拱门大石碑,上头写着“将军巷”三个大字。
这是以四哥的军衔命名的。
附近也住了不少百姓。
虽比不得西大街的繁华,却也生机盎然,井井有条。
雪砚以帕子遮面站在巷角张望着。不多时,一个扛着命幡的男子招摇地走了过来。幡上写着:“道法自然,神医神算。”
雪砚心中一动,仔细朝此人打量过去:六尺半的个头,瘦而不柴,仙风道骨。脸是一张中年美男子的脸,胡须稀疏而飘逸。
身穿灰色长袍,脚蹬半旧芒鞋。
这人眯缝着一双睡眼,不给她任何眼神。
懒洋洋拽着腿就荡悠过去了。“道法自然,神医神算......”
雪砚连忙上前几步:“先生请等一等。敢问先生高姓大名?”
“客气,敝姓莫。”莫先生侧过头,瞌睡没醒似的问道:“不知姑娘想要算命,还是治病?”
“我家有三个垂死的病人,不知莫先生可有妙手回春的法子?”
莫先生似乎对她家三个病人一清二楚,一口价说道:“有,一人一千两银。”
“不多。”雪砚福了一礼,恭敬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还请先生随我进府救我的嫂子们吧。她们都快不行了......”
她的眼泪说来就来,望着他已完全是抓救命稻草的眼神了。
莫先生云淡风轻地说:“在下随姑娘走一趟。若是病人与在下有缘,自可药到病除,起死回生!”
“多谢您了!”雪砚惊喜得手脚没处安放,“快,请随我这边来!”
此刻的她完全像个孩子,一点不设防。
但事实上,雪砚的心里有十道城墙。
是设了防的。
她对这仙风道骨的莫先生并不完全信任。领他进府时,脑瓜子里已如闪电飞烁,计算了七八种可能性。
会不会是一个坑?
她问自己。
一直以来,雪砚对一件事耿耿于怀,感到细思恐极。那就是:三嫂这“灵介”之体,有没可能会被别人知道?
别人能不能透过她的嘴传话?
这可是一把双刃剑啊。
昨日帮助过自己的能力,今日说不定就能害死她。
年初时,三嫂曾说过一句“民以食为天”。
她问过师父是何意思。师父直接甩给她一句:我没说过这话。
若是一般的徒弟或许会认为师父在傲娇,在打天道规则的擦边球。可是,雪砚会把各种都过滤一遍:万一真的没说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