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对山野人家来说,好奢侈。
  “媳妇儿,吃饭。”他招呼一声。
  “辛苦啦。”她的脸芙蓉花开似的迎着他,笑道,“等出了月子,换我双倍地伺候你。”
  “嗯,我记住这话了。到时需要你了,可不能赖账。”
  四哥瞅一瞅她,意味深长勾了下嘴角。
  雪砚脸红了,道貌岸然起来:“还在孝期里呢。咱说话能不能庄重一点,别老是黏糊兮兮的。”
  他似笑非笑地说:“啊,你这家伙满脑子装了些什么呢。自己心里是黏糊的,瞧啥都拉丝儿。”
  “.......”
  日子就像这一碗红糖荷包蛋,甘甜,滋润,夹杂一点恰到好处的荤腥,便是烟火人家的好滋味了。待吃过早饭,儿子一醒,节奏立刻跳脱起来。
  喂奶,把尿,逗笑,抱孩子.......那真是状况百出的热闹。
  白日里的家务是男人操办的。他忙得很。稍得一些闲暇,还要下山采买一些食材。回来时,便提着一只老母鸡,几把菌子,几颗白菜,或者一条大乌鱼。
  吃什么都力求一个新鲜。
  母子俩被他无微不至地爱护着,都长得福嘟嘟的,美得冒泡儿。
  每一晚的亥时,他会略施小术,一点一点把皇帝夺走的运再夺回来。做个泥巴小人,上头绑她的头发和生辰八字。
  拿到外头柳树下,焚香敬上老黄酒。
  再念一套法咒:“天清地清,是非分明。有冤无冤分得清明。吾本无罪,借我运者速速退,替身代我受此罪……”
  酒中便窜起一团金色火焰来。
  雪砚也不知这一套有用没有。反正,日子越过越安心了。四哥也帮远方的兄嫂们作了法。这一个月来日日不辍,一点一滴地回流。
  以皇帝如今的气运,自是毫无所察的。
  转眼,年关已将近了。
  去年今日,花团锦簇朱门中。一转眼,却已是朝廷通缉的犯人,隐居在深山了。可是,对这样的人生境遇,雪砚却没有一丝不习惯的。
  没了浮华的杂音,清寂安详地度日。别有一种美丽滋味。
  这一年的冬天冷得邪乎。整个腊月几乎不见太阳,寒气把林子冻僵了,连松柏也萧条了。远处,山川莽莽,一片肃杀。
  这时窝在家里喝上一碗热汤,心里好暖啊。
  两人紧挨着彼此,团在小火炉边。石锅里,咕嘟嘟翻滚着牛肉,红萝卜,菌子,白菜……配上一碗软糯的大米饭,令人深度地满足。
  四哥的厨艺仅限于煲汤,他根本不会别的菜式。但胜在食材鲜美丰富,叫她吃了两个月也不腻。他给她碗里添满汤,漫不经心地说:“最近去山外常看见有小撮的江湖人,镇子上也有。”
  “江湖人?”
  “嗯,有点鬼鬼祟祟的。”
  “干坏事了么?”
  “暂时没发现。以后我不在家时,你要小心一点。”
  雪砚毫无压力,“.......你不是设了法阵么?”
  “话虽这么说,警醒一点总没错。”
  “哦,晓得。”雪砚抱住碗,享用汤水。温暖的热流淌进五脏六腑。
  “好吃吗?”他偏过头问。
  “嗯,真好吃。”热气蒸得她脸上粉津津的。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又自我检讨,“四哥,我们在孝期就吃荤腥了,真是不像话。”
  “像话得很。这可是爹亲口吩咐的。”
  雪砚抬头,“诶,真的?”
  他伸手理一下她的发丝,半真半假地说,“爹特地托梦给我,要你一定要吃好睡好,可不敢苦了他的小孙孙。”
  雪砚望着丈夫笑。她是愿意相信这话的。身边没有长辈了,能得到这样的安慰也是好的。“你故意这样说,是为了宽我的心?”
  她的眼眸亮泽晶莹,让周魁的心里一阵悸动。饱经磨难,却仍然清澈得一点杂质没有。——这才是真正的纯真。
  他的嘴角牵起一丝弧度,“是真的。我还顺便问了爹别的事呢。”
  “问了啥?”
  “我问爹,要是孝期里有其他的事,他老人家不会怪儿子不孝吧?爹说,你这逆子从来就没孝过,现在又何必整这些虚的……”
  他轻咳了一声,自己先笑开了。
  雪砚大眼扑闪几下,假装不明白。低了头一口一口地喝汤。丈夫夹起一片豆腐,放在了她的碗里。动作慢得有深意,好像是那不是一片豆腐。
  是献了一个绝世珠宝。
  一切是含蓄的,又是热烈的。气氛有了别样的风情。
  雪砚瞅他一眼,起了鸡皮疙瘩。炉火辉映下,她的脸红得晶莹了。恍惚间,又成了一年前娇羞的新娘。想一想,两人多久没在一起了?
  她对此几乎有了恐惧。恐惧之余,又十分期盼。
  脑中闪过一些画面,她不好意思将头抬起来。
  余光瞥一眼丈夫的大长腿,浑身都跟他矜持上了。
  四哥放轻了语气,温柔地说:“媳妇儿,你真美。”
  “诶呀,我都被你喂成丑八怪了。”她一点不配合,故意地煞风景。
  他凑近她,“……身上可好全了?”
  “没有,早着呢。”她斩钉截铁,浑身绽放道德的光辉,“守孝咋能乱来呢?就算爹不介意,咱们做晚辈的也一定要尽到心意。”
  丈夫嘴角痉挛,随后请示:“那要守多久?”
  “当然是三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