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月寻归三言两语就化解了他的逼问,这让方既很是不悦。
到底有没有这把剑,他的确是最该清楚的人。当年梅庄的宝贝都被他们瓜分完了,除了一个破宅子,再不剩什么。
此言既出,方既脸色变了,不再问他剑的事。
至于原因,还有一件旧事。当年方既搜刮的月家财宝,有一件是御赐之物。他手底下的人不规矩,暗中偷了一些零碎的宝物卖了换钱,结果将这御赐的玉杯也给卖了。玉杯几经转手,到了一位识货的刺史手中,他当即一本奏章呈了上去。
若不是上头有人保着他的命,方既如今的坟头草应当都有半人高了。
见月寻归给不出来剑,方既也不与他装兄友弟恭了,瞥了眼茶汤上漂浮的茶叶,旋即起身,阴阳怪气道:“想不到月家竟贫困若此,真是委屈月兄了。”
月寻归但笑不语。
“听说岳州近来盗贼猖獗,月兄还是提防着点好。”他扫了眼四周破旧的陈设,忽而一笑,“不过也是,这四壁空空,想来贼也不屑光顾。”
等他离开,月寻归才高声道:“方兄,山高路滑,当心跌着。您可当心着腿,不然又得在山沟里过夜了。”
这些年方既时常寻各种理由来月家找麻烦,有一次天黑,轿夫不慎滑了手,连人带轿摔进了山沟里,躺了一晚上不说,还差点断了腿。
方既黑着脸走了,月寻归笑着起身,见仆人在收拾茶盘,随口道:“阿江,今日沏的茶,是三年前的陈茶吧?”
阿江端着茶盘,朝茶杯里吐了口唾沫,不屑嗤道:“贱茶配贱人,想喝好茶,他也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配不配。”
第7章 兰花
◎ “大人。”
方既侧目看着地上跪着的人,不悦写在◎
“大人。”
方既侧目看着地上跪着的人,不悦写在脸上。
“为何迟迟不来信。”
“月家这一个月并未有大事发生,在下以为……”
“哼!”方既袖子一挥,厉声道:“难道月如琢离开月家还不算大事?”
他头低得更低,乞求道:“他只是厌烦读书,偷跑了出去,还请大人饶他一命。”
“你可怜他?”他冷笑一声,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奇的事,“你可别忘了,当年是谁杀了你全家。”
“在下记得。”雨滴砸在他脸上,寒意使得声音沉重而沙哑。他双腿跪在山路上,脸几乎要贴进泥水里。
周围的人平静看着这一幕,仿佛这情景已经出现过许多次。
方既性格虚荣,平生最爱别人有求于他,他总是高高在上俯视着有求于他的人,享受着施舍和给予的快感与得意。自然,他卑微到极点的姿态暂且平息了方既心中的几分怒火。
他手指闲散地敲在面前的木案上,示意他继续说。
地上的人微微仰起头,慢慢道:“月家杀我父母,我与月寻归是不共戴天之仇,自然不可怜他们……只是那月如琢本性不坏,可否……饶他一命。”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你跟我这么久也该知道我的性子,狼崽子不杀完,后患无穷。”
“可是……”
“好了。”他不耐烦抬手止住他的话,警告道:“做好你分内之事,其余的我只有安排,无须多问!”
听见这含怒的呵斥,他又急忙畏惧地低下头,仿佛方既说的话不是人的话,而是地府判官的判词。
但他似乎还有什么牵挂,又仰头问高坐在车厢里的贵人。
“大人……我妹妹的病……”
方既目光一闪,视线交错之际,他突然扬手打下车帘。
“你妹妹的病早已无碍了。”
声音穿过雨丝,冷冷的,但地上的人听在耳中却觉得分外熨帖。
地上的人立刻磕了几个响头,激动不已:“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他那一身粗布麻衣在泥巴的掩盖之下,已辨不出原本的颜色。马夫嫌弃地移开眼,鞭子一扬打在马屁股上,驱车前行。
那马夫虽干着马夫的事,耳目却极其灵光,人又好打听,知晓许多连方家的贴身奴仆都不知道的阴私。加上嘴皮子灵活,往往几句话便能引得方既面色大悦,因此是在方家当差最久的车夫,嘴又牢靠,方既每每行事也大都由他驾车。
所谓马之前卒,虎之伥鬼,如是而已。
他一边驾车,心中一边暗暗想:碰到这等倒霉见的,回去可得跨火盆去去晦气。
他鄙弃的眼神落入地上那“泥人”眼中,以为是嫌他脏,便识相地退到车马后侍立着。
马车踏泥而过,压过泥泞的道路,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印。他站着看了很久,等马车消失在视线里,才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车厢中坐着的,除了方既,还有他的贴身侍卫。
“找几个手脚麻利的守在梅山,这几日不管有谁出去,都派人给我跟着。”
他就不信,月寻归和沈见月二十年的交情,一朝说断就断。他有预感,沈见月定没有死在当年的梅山大火里,他一定还活着。
一个知道太多秘密的人,是不配活在这世上的。就算没死又如何,就算是掘地三尺,他也要将他碎尸万段!
那侍卫做了个割脖子的手势,“在下不懂,为何不就此灭了月家。”
方既闭着眼,缓缓压下心头郁气:“你懂什么,百足之虫,断而不蹶,这梅庄月家,远没有你想得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