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不过,留她一命也无妨。
朝廷和谢家太过乏味,寡淡得像一杯冲泡无数次的茶,死板而无趣。
一潭死水便是再清,也敌不过暗自滋长的虫蠡。终有一日,这清潭会沦为污沼,成为虫的巢穴,供其生长。
自先帝践祚,开创了大诏百年的江山,历经四代皇帝,如今已近两百年。两朝盛世,外退戎狄,内安百姓,安宁的日子太久,已无人注意这繁荣外表下的衰颓。
留她一命,也许能让这大诏的腐根上,生长出一枝生机。
*
愫愫沐浴后并未睡下。
在床上辗转反侧许久,她终究还是起身下了床。披了件衣服走到书桌旁,拿起那支箭细细端详。
箭矢洗去血迹,露出本来的颜色。箭头为精铁所铸,箭身光滑,几朵莲花自箭头而上攀缘,各有姿态。
这根箭非衙门所出,也非朗州工匠所制。如此精妙绝伦的花纹,普通的锻造工艺难以雕刻。除了都城那几家煊赫的人家,鲜少有人愿意将钱财花在这一次就废的箭矢上。
但都城的世家,为何要将手深进这小小的朗州城?
陈家在朗州城算得上显赫,但与都城相比不过是麻雀与苍鹰,这箭主人的家族为何要大费周折杀他?
愫愫心中有诸多疑问无人解答,这些事桩桩件件皆在她意料之外,上一世她也从未遇到过。她越发觉得,有人在下一盘棋,而这盘棋的主人,似乎与她前世的死有莫大关联。
她点上烛火,摊开一张宣纸,将箭上花纹细细描摹在纸上。
第24章 眼睛
◎
“出人命了,出人命了!”
喧闹的街市里,忽然……◎
“出人命了,出人命了!”
喧闹的街市里,忽然爆出一声惊叫。行人纷纷如鸟兽散,四下逃离。
那屠夫见惯了血腥场面,今日竟也吓得无力瘫倒在地,瞪着屋檐下悬挂的人头,面上一片惨白。
他方才只是在案板上剁肉,谁,谁知却震下这么个东西!
那人头的头发拴在细绳上,在半空中缓缓转动。血液顺着绳子,一滴一滴落在案板上。
忽然,人群中传出一声惊呼。
“这不是陈弼吗!”
“这……这!”
愫愫还未进县衙便听到了众人议论,一听才知陈弼昨夜横死街头,首身分离,死状极其凄惨。
紧接着,陈家便被抄了家。陈弼的这些年的罪行也由官府张贴在县衙外示众,一时物议沸腾。
楚典史正在县衙忙得团团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自清早得知陈弼死讯,他还未喝上半口水。
愫愫看到他时,他正欲出门。
她将箭矢交还给他。
楚典史擦了擦额角的汗,脸色有些难为情:“愫愫姑娘,若您无事,可否与下官去一趟南雾巷。”
愫愫正想看看那女子境况,便答应了。
昨日还攘来熙往的酒馆,今日却已挂上了白幡,点上了白烛。棺材停放在屋内,映着冷淡的火光。灯芯灼烧着烛液,发出滋滋的响声,随后一缕青烟袅袅升起,混着纸钱燃起的浓烟,在半空中沉浮,弥散,消隐。
女子跪在地上一身素白,面如缟素,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倒。但她仍旧固执地跪着,直到炉中香燃尽,才起身换上三根新的香柱。
马车穿过雾霭沉沉的南雾巷,停在酒馆门前。
楚典史点上香拜了拜,插上香案。
“岑姑娘,节哀。”
岑韵摇了摇头,只是轻声道:“多谢大人昨日送他回来。”
楚典史面露不忍,叹道:“只怪我们晚了一步,未能将他从虎口救下。”
“大人,纵使你昨夜救下了他,他也活不到今日。”她回头看着棺材,目光哀伤,“我早该想到,他离开时说出那句话,便已做了赴死的打算。”
愫愫没有错过她眼角一闪而过的泪光。
像一枝经风雨摧残一夜的辛夷花,在天光到来之前滚落的一滴露珠。
“他是为我死的。”
楚典史:“岑姑娘,您若知道些什么,不如告诉下官。也好趁早查出背后之人,让您夫婿黄泉之下得以心安。”
“好。”她轻声道。
她与夫君是媒人撮合而成婚。她是岑家死了母亲的庶女,父亲嫌她与母亲长得太像,为了将她打发出去,将她许配给了梁扶。
他父亲原是村中一个猎户,多年前被官府找上,来朗州城为官府驯养上贡的猎犬。久而久之,梁家便在朗州城扎了根,再不做打猎的营生。
后他们以卖酒为生,无大灾大难,生活顺遂。就在她以为她这一世就要如此安稳度过的时候,先后却有两拨人找上了他。
最先来的是陈家,说要请他去训虎,并给了一份丰厚的酬金。
之后来的人她并不知其名姓,等他们走后她才进屋,却看见梁扶坐在榻上,仿佛被人抽去了魂魄。他拇指上有一片朱砂印记,想来是有人逼他签字画了押。
她问他,他也不答,只是默默灌了口酒。
后来她趁他酒醉时套话才知,那些人是要他去陈家做暗探。他不愿一仆事二主,那些人便以她的性命相逼,强迫他按了手印。
“他知道陈家和那些人太多秘密,为了保全我,他才选择一人赴死。”
楚典史:“你可知陈家为何要让他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