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月如琢觉得这大诏的天,早该变了。一个早就烂透了的朝廷,皇帝谁当都行,皇位换个女子来坐也并无不可。前朝也并非无女子当政的先例,还成就了一番盛世之景。
  皇帝将兵符给谁,谁便代表了此后朝廷势力的走向。不管长公主是否登上了皇位,此人都必成一大患。
  凭私心而言,他并不愿意此人是方家中的一位。
  而此时的朝堂上,一众文官唾沫横飞,正大骂着长公主窥窃神器,牝鸡司晨。
  萧寅气得一脚踹翻面前的龙案。
  “你们一个个的都盼着朕早日死是不是?她萧华诏如今还未夺权你们便说她牝鸡司晨,若她真占了朕这龙位,你们该说她巾帼不让须眉了!”
  “陛下息怒!”满朝文武仿佛训练好了似的,一众齐刷刷跪下。
  殊不知众臣子避其锋芒的举动在萧寅眼中却成了贪生怕死,有不臣之心的表现,当下怒火更甚,捡着手边的砚台就朝下砸了过去。
  “息怒息怒,你们除了这句话还会说什么?今日若是想不出个办法来,今日就别想出这朝阳宫的大门!”
  除了谢家众臣和荀家几位,满朝文武抖若筛糠,罕有能维持朝臣体面的人。
  “陛下,臣斗胆献上一计,还请陛下勿要动怒。”荀喻走出朝列,恭敬行了一礼。
  “罪止臣一人之身,如若陛下要怪罪微臣,还请陛下饶微臣老妻弱子一命。”
  他这话说得如此谦卑,萧寅怎不为之感动,当下抬了抬手,连语气都柔和几分。
  “爱卿但说无妨,朕又不是昏君,怎会无缘无故治朝廷肱骨的罪。”
  比起时常劝他要恪守礼教,为政以德的谢家众人,皇帝心里自然更偏爱平时顺他心意行事的荀家。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荀贵妃吹枕头风的功劳。
  “这是从郑玄手中缴获的叛军攻防舆图,还请陛下过目。”
  萧寅从太监手里接过舆图,扫了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郑玄都死了,要这舆图又有何用?”
  “陛下有所不知,京兆尹郑玄,与长公主萧华诏实有不可告人之干系。”
  “说来听听。”
  “长公主与郑玄,男大未婚,女大未嫁,两人虽有婚约在身,既从未谈婚论嫁,也从未想要解除婚约,本就是一件异事。臣曾派人探听,两人情谊不假,有郑玄题于定夷塔的诗句为证。”
  萧寅皱了皱眉,心中虽不满荀喻顾左右而言他,但还是忍了下来。
  “继续说。”
  “臣以为,长公主和郑玄定是一伙的。”
  “废话!你当朕是瞎子不成!”
  “陛下……臣的意思是,您手里的攻防图,不止是郑玄的,也是长公主的。而如今长公主并不知此图在我们手里,只要陛下按此图,趁其不备各个击破,长公主手下的那些老弱病残便如溃堤之蚁,不足为惧。”
  萧寅咳了咳,晲着他:“你说的这些当朕没有想到?朕想的比你远多了!单着攻防图又有何用?没有兵力,不过都是虚谈罢了!”
  “陛下且勿要忧心,如何调兵遣将,臣倒是有些打算,只需寥寥一千人,便能平反叛乱。”
  萧寅面色沉沉,盯着荀喻,仿佛要看穿他心中所想。
  “你该知道,这些年朕已将禁军打发出去了十之八九,剩下的并不多。”
  荀喻言辞恳切,几欲涕泪俱下:“微臣何曾不知陛下的苦楚,只是如今长公主在宫外虎视眈眈,百姓因此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如若陛下不打定主意,此事怕是会引得天下大乱啊!。”
  “待朕想想。”萧寅摆了摆手,面露思索。
  他太知道将禁军兵符交出去会发生什么了,这也是这些年他一直竭力削减禁军兵力的原因。当年正是他以兵符相逼,才让萧云珩答应写下退位诏书。
  思来想去半刻钟,萧寅终于出声。
  “朕可以答应拿出兵符,只不过,这兵符该交给谁,朕倒是有些为难。”他狐疑的目光打量着众臣,观察着其下人的神情。
  “朕要选一个信得过的人拿这兵符。”
  谢去夷并未出声,他太过了解皇帝秉性。这兵符给谁家都有可能,却唯独不会给他们谢家。至于谁家会拿到这兵符,谢去夷也并不在意,不过是一个兵符罢了,禁军里头十之有五六吃的是萧谢两头的饭。
  荀喻躬身道:“陛下,臣愿……”
  萧寅抬手止住他的话,目光越过重重人群,看向朝列靠后的一人。
  “陆归隐,你可愿担此重任?”
  被点名的陆归隐心中叫苦不迭,自从入朝堂以来,他一直记着夫人的话,谨言慎行。在朝堂上几乎从不说话,除了陆家和该有的朝臣往来,其余的他是一概未参加过。
  所以他到底是何时入了台上那位的眼,倒霉到要接下兵符这个烫手山芋?
  萧寅敲着龙椅,缓缓道:“陆卿为何迟迟不言,难道对朕的决定有异言?”
  “臣不敢……”他顿了顿,话音一转,“不敢辜负陛下信任。”
  萧寅面露满意,“好好办,如果办得好,朕便重重赏你!”
  皇帝想要转移战火,也容不得他半分推脱,只能打碎了牙往里咽:“多谢陛下。”
  了却一桩心事,萧寅神色舒缓不少。
  “若无事,便退下吧。明日休沐,众爱卿且好生休息一日。陆卿今日便留在宫中好生筹划,朕派人将你妻儿接入宫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