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此话,你当问朝中的文武百官。”霍琰转着玉戒,神色不辨喜怒。
手下仿佛梗住似的,脸色涨红,什么都说不出来。更准确地说,是无话可说。
毕竟这些年皇帝昏庸,亲小人,远贤臣。一心为国得官员寥寥可数,又不得重用,几乎都被外放。剩下的知道大周即将兵临城下,不是拖家带口南下,就是装病闭门不出。
大诏早就没了可用之人。
“那公主,又该如何?”迎亲的队伍已经过了端州,两日之内便会到达。
“照萧寅的吩咐办。”
“是。”他领命退了下去,心底却有几分同情小公主的命运。晋平公主虽是皇后所出,但皇后早逝,并未得其养育。皇帝向来不喜皇后,对这个女儿也鲜少过问。如若不是要和亲,皇帝甚至根本不会想起这个女儿。
只是可惜了晋平公主,刚刚及笈就要远嫁大周。
他叹了口气。
在这乱世里,谁又能独善其身呢。男子不易,女子更为不易。
景原愣愣地看着她将鱼汤倒进花丛里,又见她点了穴,躬身将方才喝进去的小半碗鱼汤吐了出来。
“赵姑娘,这鱼汤有毒吗?”
“不知道。”
“那为何……”
愫愫用帕子擦擦嘴,淡淡道:“刚才篱笆后一直有人盯着我,直到看我喝完这汤才走,就算这汤没毒,也添了什么别的东西。”
景原松了口气。她自幼不喜鱼汤,所以没喝。
想到这里,她又隐隐心惊,既震惊于方怀之竟将她的喜好查得如此清楚,又惊讶于他的算计。她不喝鱼汤,所以这汤里下的东西自然是为赵姑娘准备的。
方怀之不是喜欢赵姑娘么……她如今是越来越看不懂他了。
她想到什么,神色忽然紧张起来,“赵姑娘,明日船边会到方家岸边,我们何时动身?”
“方家外围有暗卫,你的人应当进不来。”最多在箭矢射程之外等着,不然一靠近方家就给人射成刺猬了。
她拨了拨景原给她编的剑穗,总感觉心里头空落落的。这碧玉穗子好看虽好看,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至于少的什么,她也不明白。
或许多看就顺眼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愫愫的话落到景原心里无疑惊起一阵惊涛骇浪,她勉强稳住心神,问道:
“那,那当如何?”
“不碍事。”愫愫举起擦好的剑,对着日光吹了吹。
古朴的剑身在日光下熠熠生光,剑锋锐利,风触刃而离。如此不掩锋芒的剑,普天之下也难找到另一把。
“全杀了就是。”
景原以为她在说笑,谁知傍晚她出去了一趟,半个时辰不到就回来了。让她拿了笔墨出来,三两下就画出了方家的布防。
愫愫盯着图,忽然想到什么,将布防图三两下揉成了团。
“我明白了。”
“赵姑娘,你明白了什么?”她只觉得脑袋晕乎乎的,像是锅里煮的稀粥。
“明日你就待在这里,哪儿都不要去,事成之后我自会来此处带你出去。”
一听能出去了,景原眼眸顿时亮了亮,重重点了点头。
愫愫从桌上摸了个果子,边走边啃,心里思忖着如何才能绕开霍琰。知道用计诈她入方家,显然霍琰比上辈子聪明了不少。方家又唯他是从,想要避人耳目带着景原逃出去的可能微乎其微。
若杀了他……似乎也找不到恰如其分的理由。
她难得犯难。
从上辈子来看,霍琰无疑是个负心汉薄情人,那也只是对于前辈子的赵愫愫而言。这辈子她和霍琰非敌非友,不过是个不相干的人罢了。这两辈子,她与他都没有生死之仇。
剑客杀人归杀人,但也自有一套准则在心。
更何况……
霍琰当年还救过她半条命。
愫愫摇摇脑袋,将这些思绪统统赶出去。如今首要之事是拿到进入密室的钥匙。
第65章 离开
◎
这厢愫愫正琢磨着如何处置霍琰的性命,那厢霍琰却在揣度着……◎
这厢愫愫正琢磨着如何处置霍琰的性命,那厢霍琰却在揣度着如何才能让他心甘情愿地留在这里。手下战战兢兢长跪不起,心里琢磨着自己是否到了死期。
别说是他,就是任何一位方家人听到这段亦真亦假的故事,都会觉得故事中的两位根本无前缘可续。
虽然大人并未言明,但抛去那些怪力乱神之事,谁都会觉得这故事里的人就是大人本人。都将人姑娘伤成那副模样了,就算他是那女子,都要连夜驾马车逃跑哇!
像大人这样的男子,还是尽早远离为妙!
当然,这番肺腑之言他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除非他脑袋不想要了。
霍琰倚在榻上,右手撑额,轻飘飘道:“若想不出答案,今日你脑袋就别要了。”
属下头低了低,脑海中瞬间飞过无数计策,又被他迅速否定。想了许久,终于想出来个主意,“大人,依属下之见。不如听之任之,长此以往,那女子的态度必定有所缓和。到那时再软硬兼施,必能达成心愿。”
霍琰眉头微拢,显然对这个回答并不满意,但沉吟片刻,却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主意。
那属下一见此神情便知今日这脑袋保住了,乘胜追击道:“大人这几日不须现身,但心意需到让赵姑娘感受到大人您是挂念着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