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宛如一只奄奄一息的巨兽,吞吐着将死的余息。
望着那城墙,月玲抖了抖浸湿的衣裳,仍不忘打趣晋平:“你可想好,这一脚踏过去,便再也回不来了。”
晋平回头,神情从未有过的轻松,“月姑娘也要想好,这一脚踏进去,可是生死不知。”
两人相识一笑,仿若故友一般。
愫愫骑马走在前面,听了此话,记起自己将萧棋忘了。原本明日是该听他答复的,如今看来只得明日再去一封信知会他一声。
她正思虑着,城门却忽而缓缓打开。愫愫立觉不对,剑已抽出一半又止住了。她目光穿过敞开的城门,落在一辆马车上。
只一瞬,却像穿越了无数个雪夜,一阵寒凉。
马车上正挂了一盏灯,一盏花样陈旧,却又崭新的灯盏。
晚风渺渺,灯影微微。
灯随影动,万籁俱寂。
“这城门怎自己开了?”身后月玲和晋平过来,不经意随着愫愫目光望过去。她一看那灯盏,立刻瞪大双眼,脑海罕见一片空白。
瞧见月玲如见鬼面一般惊悚,她扯了扯她的衣裳,“怎么了?”
“无事,走罢。”愫愫收回剑,骑着马越过马车,仿若什么都未看见。若非月玲撞见她攥紧袖子的手,怕还真当她无事。见愫愫离开,她自然不敢逗留,匆忙拉着一头雾水的晋平走了。经过马车时往里头瞥了眼,到底把话咽了下去。
多说无益。
只剩马车孤零零留在原地,许久许久,久到灯烛渐暗,满城灯火熄尽。
也不曾盼到那人回头。
明月何故惹云恼。
第71章 立誓
◎
月家宅邸里头当去不少,但陈设具在,连木案上养着的那朵小……◎
月家宅邸里头当去不少,但陈设具在,连木案上养着的那朵小荷,也还在石缸中娉婷开着,不曾因为人的离开而消损了生机。
愫愫闭眼又睁眼,一扭头朝着窗子看去。明明夜色中只看得见那株小荷的轮廓,却平白嫌它碍眼,硬是起身将它移到屋角去了。
本以为这次能安睡,不知怎么却又忆起了那株她临走时交给师姐的兰花,夏日天热,兰花喜凉,不知师姐可记得浇灌?思绪几轮周转,昏昏沉沉半宿,日出前好歹睡去了。
那一边,因月家床铺不够,月玲只能和晋平抵足而眠。晋平虽心存诧异,但她在宫中察言观色已成惯习,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然月玲虽在马车前按捺住了,这会儿存了好几年的愤怼便如银河之水,铺天盖地倾倒下来,将人翻来覆去大骂一场。
晋平强撑着眼皮子,终于在她一腔怒气发泄完之后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若他是有不得已之事才离开,赵姑娘难道也不会原谅他么?”
“哼,自然不会,我信愫愫。”月玲自信不疑,说道:“世间男子多半都是薄情人,不思量另外一人也是长着心的。”
“这倒是真……”晋平迷迷茫茫嗫嚅道。
街上已传来打更之声,月玲也渐生困意,她打了个哈欠,声音随之而低,“他是成全了自己的喜欢不假,可让相爱之人枯等,又与一日复一日的凌迟何异……若是他日我心上之人如此对待我,不留半句解释就销声匿迹,我非要打断他的腿不可……”
“是……该打断腿……”晋平梦里道。
一日车马奔袭,两人早就累了,话音一停,不多时便趁入了酣畅的梦境里。
月明星稀,愫愫这一夜睡得不算好。
一声鸡鸣叫开了苍穹,也叫醒了沉睡的都城。天还未全亮,门口就听见梆梆的敲门声。
刚待她打开门,月玲一把抓住她的手,语气急迫,“晋平进宫去了!”
“何时的事?”
“我早上起时就没见着人,在院子里找了一圈后才发觉她在我枕下塞了一封信,说是进宫去了!”她堪堪稳住心神,对她道:“我得带人去看看。”
“我去。”愫愫拦住她的路,携剑道:“宫里我认得,找她更容易。”
月玲把钱袋塞进她怀里,没有同她争,只道:“你快些回来,若一个时辰未归,我便去宫中找你。”
愫愫应下了。
大街上空无一人,她骑着马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就到了宫门口,意外的是那些守卫竟也没有拦她,任由她骑马冲了进去,仿佛早就料到了似的。待她拿着剑逼问晋平的去向时,他们却都无一例外地缄口不言。
偌大一个皇宫,要想找个人十分不易。她来不及和他们多耗,等剑见了血他们才抖抖索索说她往大殿去了。
这时辰正是上朝的时候,晋平选着这个时候来宫里犹如自投罗网。她抽了下马,速速往大殿疾驰而去。
往日肃穆的大殿,今日却格外喧嚷。朝官们已经许久没有过如此热闹过了,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如打鼓敲锣,说得口干舌燥兴致越高。
平常谈论战事同缩头王八一样躲在朝列后头,现今劝人和亲唯恐落人之后,言辞恳切至极,仿佛媒婆说亲将那敌国的太子夸了个天花乱坠。
“公主,你快戴上吧。”荀辜苦口婆心地劝道:“您擅自出逃险些坏了大事,我们且不怪你,只是如今大周都快打到西关了,您身为皇家血脉万不可再意气用事,还是早早嫁去,好结束大诏的战事啊!”
晋平静静看着这些人的嘴脸,觉得熟悉又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