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大诏已经没有退路了。
  ·
  这场仗打得格外久。
  从岁末一直到孟春,除了愫愫偶尔从前线传回的信,宫中很少能收到外界的消息,不免有些人心惶惶,连年都过得提心吊胆。好在有谢朝蕴在,一些风言风语很快就被压了下去。
  这个年愫愫过得同样不易。
  大诏军队到了大周边境便开始出现水土不服的症状,让反攻的步伐慢了很多。她急归急,但有人比她更急。暮春之时,大周三个边镇大诏已经攻破了两个,很快,第三座边镇也被攻破了。
  大周急了。
  一封求和信从千里迢迢的大周都城传到了她手中。
  愫愫看完就撕了。
  大周对大诏居高临下久了,还没学会打败仗后的谦逊,连送来的信都是一股倨傲得不可一世的口气,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勇气。
  要她有自知之明?这东西她赵愫愫还真没有。不是要战么,不是要拿大诏的人的命饲他们的牛羊么,那就来吧。
  她赵愫愫可从未怕过!
  门外有人叫她,打断了她的思绪。
  “赵姑娘,有信来了。”
  手下的将士已经习惯这样叫她,虽然大多数的将士在背后仍将她称作是将军,但和她朝夕相处的人知晓她不喜欢这个称谓,还是以姓氏相称。
  “好。”愫愫接过信放到一旁,窗外的月光在桌上幽幽跳动,信封上的名字也覆上了几分温柔。
  不知道阿爹在做什么?海边的月亮和陆地的月亮有什么不同吗?何时能和爹爹见面呢,应当不远了吧?不知道沈缱在做什么,上次他送来的果脯已经吃完了,不知道他信中说的桂花蜜酿得如何了?
  想到这里,愫愫微微晃了神,手里的茶水差点洒出来。
  “赵姑娘是在想沈大人吗?”送信的将士笑着问。
  “咳咳。”愫愫被一口水呛住,差点儿喷出来,“为什么你会这样想?”
  “欸,不是么?”他脸红红的挠了挠头,“我以为在你们大诏中秋该是有情人团聚的日子,你和沈大人那么相爱,应该是会彼此思念对方的吧。”
  他抱胸一叹,“我就不一样了,我家那位我日日都想。哎,算算日子,再过两个月她就要生了,要是能赶回大澜去陪她该有多好。”
  “会的。”愫愫目光停留在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上,微微一笑。
  她也很想很想沈缱。
  “所以让这场战快打完吧。”
  又过了一月。
  大周人已经显出疲态,一是大澜不再给大周提供支援,二是今年天气不好,水草不盛,马匹不肥。还有大周的将帅对这场战争的判断失误,他们派出的是整个国家最精锐的骑兵,导致国家内部防守空虚,又无天堑阻隔,只能被打得节节败退。
  他们更没想到的是,区区一个女子,竟然能拥有如此谋略。面对他们众多的骑兵,毫无惧色。
  他们败就败在太过轻敌。
  又是一年冬。
  萧华诏死去的第十二年,大周的城墙上挂上了大诏的旌旗,大周贵族尽数自刎于宫廷。
  满城百姓将皇城拱手让出,未做丝毫抵抗。知道亡了国,他们脸上都显出几分颓丧的神色,又担心自己被杀,战战兢兢地将家中马匹武器丢在道路边,表示自己不作抵抗。
  愫愫命人将这些兵器熔化,重新铸造成农耕用具分发给百姓,让他们自耕自作。论物候来看,大周比大诏更适宜耕种,只是苦于这些年年年征战,土地渐渐荒废了。
  战争是两国的事,这些百姓并没有做错什么。
  做完这一切,她便回到了大诏,把一切都交给了谢朝蕴,她知道他会比她做得更好。
  她太累了。
  第94章 剧终
  ◎
  又是一年春,冬雪初融,春梅乍放。
  许久没有来……◎
  又是一年春,冬雪初融,春梅乍放。
  许久没有来客的无静山,今日分外热闹。
  “所以你就把一切都扔了?”
  愫愫指了指一旁笑眯眯的人,“哪有?我这不是把沈缱带回来了么。”
  “你手下那么多人呢,也都不管了?”
  “这不是有谢朝蕴嘛。”
  断情又看向右边,“你呢?难道你也要学她,不管你们大澜了?”
  沈缱喝了口茶,十分淡定,“大澜有师父看着,不会有事。”
  “你们俩啊,还真是一对甩手掌柜。”
  难怪天生一对。
  不过……她也该歇歇了。
  想她第一次登上这无静山的时候,还是小小一只。个子不高,说话却倔得很,脾气也倔,跟她师父似的。她那时候就觉得,她是个能干大事的姑娘。
  “你们这次回来,不单单是看我们的吧?”
  她和沈缱对视一眼,撒娇似地拉住她的胳膊,“嘿嘿,师姐果然冰雪聪明。”
  断情点了下她的额头,“哼哼,我还不了解你。如果不是有事,你这会儿怕是连影子都看不着吧?说吧,有什么事。”
  愫愫将月如琢和伊葭的事情告诉她。
  断情听完,从怀中拿出一枚玉佩。
  “你师父去云游前曾将这个交给我,他说你说不定用得上。如今看来,他似乎早就预料到了。”
  愫愫接过玉佩,放在手心端详,心中大惊。
  “师,师姐……这是谁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