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施……施主可是姓游?”
  游慕略显诧异,但料想,那寺中的几代秃头和尚,当是算到了他会回来。
  他点头应答:“是。”
  “稍…稍等。”小童抚着门框,打量着游慕和期后提着两瓶酒的弋冥,合上门拔腿就跑。
  “哐!”
  厚重木门发出沉默的声响,隔着木门,门外二人还能听到那小和尚结巴着的慌张哭腔:
  “方……方丈,那大鬼……那鬼…鬼回……回来了!呜呜呜!”
  “……我有那么可怕?”一阵默然,游慕转头询问弋冥。
  弋冥顺势朝恶鬼脸颊啄吻一口,没什么负罪感的将因由推给那跑路的小童。
  “怎么会?是那小童太胆小了。”
  又过了许久,一阵禅杖伴随着轻重不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两个年轻和尚将厚重的木门打开。
  身披袈裟的老者,用禅杖撑起枯瘦的身躯,朝门外的游慕合十拜过。
  “施主,终究还是回来了。”
  “过往种种,因果有偿,也是时候,了却前尘。”
  方丈布满褶皱的面上露出一抹坦然,那眼皮堆叠下的瞳孔,过分明亮。
  “方丈……”缩在角落的小童怯怯从一侧靠过来,扯住老方丈的衣角,缩在方丈袈裟之后,偷偷看着游慕。
  “无事,别怕。”方丈温暖的手掌抚了抚小童刚点上戒疤的脑门,轻声安慰。
  “施主随我来吧,如今剩下的,都是些衣冠冢了。”方丈牵着小童,拄着禅杖,朝寺庙的一侧走去。
  山寺后方,曾容纳他魂体百年的霞光塔也日渐风化,砖石脱落,成了一片危墙。
  塔后,寺庙的后山,松林之地,是大法佛寺安置历代方丈的衣冠冢。
  那七个大小一致的坟包,相互依靠,成排躺在松树枝下,静默不语。
  游慕抬手,从弋冥手中拿起酒壶,绕道最左侧的一个坟前,揭开酒壶,从左向右,沿着他们的石碑,逐一倾倒过去,
  酒液淅淅沥沥,浇落在历代方丈的墓碑前,氤氲出浓重的酒气。
  扶着老方丈的小童瞪大了眼睛,仰头无措的看向方丈,可方丈只是朝自己摇了摇头,无声提醒他不要打扰。
  “我说过,若捅碎那破金铃,定要挨个给你们这群老秃驴灌些酒来,佛寺清规戒律,无趣至极。”
  壶中最后一口,落入游慕喉间,辛辣灼烧,浇在心头。
  看着那墓碑上篆刻的法号,游慕还能记着,这些秃头和尚的一张张面容。
  “咚!”
  山寺钟声骤响,松枝下的衣冠冢更显幽静……
  起初,他满腔憎恨。
  镇魂塔四百年,他终于等来了动荡之日,地府鬼门大开,他冲破封印,满腹仇恨只待施展。
  可大法佛寺的和尚,拿着金铃,将他的灵魂再次收走。将他,关入了另一方囚笼。
  他不甘,他咒骂,他拼尽全力挣扎,都无济于事。
  那金铃之力对鬼怪带有克制效果,一旦开启,便只能等待金铃之上的法器消磨殆尽,游慕才能重见天日。
  和尚说,正阳宗的后辈寻自己,以救世之名,请求和尚拿佛家至宝铲除恶鬼,以免造成人界动荡永无宁日。
  和尚说,自己其实知晓正阳宗的罪孽,也明白,那后辈冠冕堂皇的借口之下,无非就是想逃避被寻仇的结果。
  和尚说,本不想参与他们之间的因果,但若放他流窜于人世,疯狂杀戮,本就动荡的人间,恐有沦为鬼境之患。
  和尚说,或许有自己介入,未来的某些事情,便会有新的转机……
  和尚的话,游慕向来不爱听,多番打断,只是那秃头和尚不知倦怠,日日跪坐于团蒲之上,朝着他讲经论道。
  那晦涩的经文初时听得游慕头昏脑涨,目眦欲裂,可满身的怨气像是打在棉花上,他无可奈何。
  第558章 原世界:天师他鬼迷心窍!(6)
  后来,他学会无视,不听不不开口,日日蜷缩在金铃内休眠。
  饶是如此,那和尚念经的声音也未曾断过,烦的他几次欲冲出佛塔掐死对方,又被金铃施展的结界阻挡。
  这样烦躁的日子,游慕不记得过了多久。
  直到某一日,那恼人的念经声忽的不见,游慕从金铃中探出头,四下空无一人,远处,似有哭声。傍晚,塔中来了个年轻和尚,对方将一颗珠子,送入他的魂体。
  金光乍现,游慕魂体中那些滔天怨气,散了不少。
  恍然间心境澄澈,游慕还未弄清楚缘由,只听那年轻和尚说,‘师傅死了,往后,便由贫僧为施主继续讲经论道。’
  游慕讨厌经文,脸色骤然变青,缩回金铃休眠。
  新和尚与老和尚不同,除了念经,还会弹奏琴曲,闲暇之时,对方甚至还教授过游慕不少乐器的吹奏方式。
  许是在霞光塔内待的太久,又或是那颗奇怪的珠子,暂时压制了他心中的仇怨之气,游慕的情绪平和很多,偶尔,也会和新和尚说上一两句话。
  平淡又重复的日子,在游慕这里向来是一晃而逝,但对生命有限的凡人来说,便是一辈子。
  不知何时,新和尚也变老了,和曾经的老和尚一般,满身枯朽之气,对方步履蹒跚,为他带来了新收的小弟子,也是看守他的下一任新和尚。
  ……又或者说,算作陪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