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一开始,和尚还能与小徒弟一道在游慕面前念经、弹琴,后来,第二任和尚消失了,和最初的老和尚一般,彻底消失在游慕眼前。
剩下的,只有尚且年幼的第三任和尚。游慕的魂体,融入了第二颗珠子。
敞开的佛塔门前,阳光照射的棕色团蒲之上,少了一个年迈的身影,只余下十几岁的小童,用清脆的声线,瞧着敲着木鱼,叫着施主。
第三任和尚了空是个喜欢玩闹的性子,许是还太小,叽叽喳喳的极为烦人,对方会和游慕分享自己从师兄手中看来的话本,会将前些日子学来的诗句讲给他听。
尽管大多数时候,游慕嫌烦,不乐意会。
了空长大以后,行事沉稳许多但性子依旧跳脱,对方和前两任又不同,他很有天赋,会背着其他方丈,用新学的水镜术,带他看世间的万千风景,会以他的朋友自称,毫不避讳的告诉他,那些仇家作茧自缚的种种下场……
佛塔前的团蒲换了一个又一个,游慕看着了空从一个少年模样,逐渐长大,变老……胡子发白。
在霞光塔留存的第二百八十年,游慕迎来了自己的第四任看管者,也从了空的弟子了尘手中,得到了第三颗珠子。
珠子通透异常,泛着浅淡的金光,触手温润,游慕突然有些厌倦这些和尚的不辞而别。
了尘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小小的一个,却异常安静,经由他手敲击的木鱼,就连间隔与音量都保持一致。
对方大部分时间都是沉默的,似乎知晓他不喜欢听那些经文,敲得木鱼最多,整日里,陪伴他的时间也最长。
游慕乐的自在,就着那木鱼声日日休眠。
了尘死了,死在佛塔前的团蒲上,对方还很年轻,有慧根,但他死了。心脏上的病灶,生来就有,无可医治。
这是游慕第一次同和尚告别,也是这时,从了尘圆寂荼毗后的团蒲上,游慕知晓了那一颗颗珠子,所谓何物。
舍利,容纳了和尚一生功德的舍利。
而后,是第五任,第六任,第七任,他们性格各异,但无一例外,如历代和尚一般,承袭着那门前的团蒲之位,守着游慕经历过无数个春秋冬夏。
金铃松动,是在一个意想不到的春日。
游慕循着曾做过无数次的动作,试着将金铃从房梁扯下。往日异常坚固的铃铛过分清脆,‘吧嗒’一声,从高处落下,带起一片回音。
讲经的了善微愣,而后合上经书,撑着一把老骨头起身,朝着游慕双手合十。
‘施主,您该走了。’
从霞光寺走出时,游慕盯着耀眼的日光,总觉不真实。就连瞧见树下打扫落叶的小童,都觉得是虚幻假象。
‘施主,请让让。’许是看游慕站了太久,小童提着扫把,仰头小心翼翼的观察着,扫过游慕脚边落叶。
“施主,这颗舍利,是了善师傅,要我留给您的。”老方丈去而复返,撑着禅杖,将一颗泛着光的舍利递给游慕。
游慕循声望去,曾经扫落叶的小童,与当前老和尚的脸重叠。
“许久不见,一晃经年,你也老了。”曾经的小童,在他离开霞光塔寻仇的这百年间,竟也成了半截入土的年迈老者。
光阴,果然不饶人。
“是啊,贫僧也老了,能守着这方枯寺,等到施主回来,可也安心圆寂了。”方丈安然轻笑,同样慨叹岁月变迁,沧海桑田。
游慕接过舍利,起身再次靠近这些和尚的衣冠冢,从那一个个立着的墓碑前经过。脚步辗转间,游慕回到最左侧的墓碑前。
“我无法原谅你。”
这老和尚,在他大仇将报近在咫尺之际,把他关入佛塔,是他无法释怀的事。
五百年,他错过了太多仇敌,那些人死的死,躲的躲,他花费了许久,才从人海茫茫中,将那些怨恨的种子重新拾起。
“但不可否认,你的决定,或许是对的。”至少,他确实保持着智,未曾被那仇恨吞噬,成为彻头彻尾的魔物。
浇下去的酒液逐渐融入土地,游慕从弋冥手中拿来细香,越过老和尚的墓碑,逐一插在其后的几个坟包上。
“了悟,你的琴音很好,可惜,那首梵文曲子不适合我,比起祷念往生,我更喜杀生。”
“了空,你不是个合格的朋友,至少,在我这里,你不算合格。”
“了尘,你虽不善言语,但你比他们都强,至少,你懂得告别。”
“……”
游慕捏着手中的舍利珠,逐一向松树下的和尚们告别。他不讲礼数,偏要避开墓碑前的香炉,将那细长的香条挨个插在和尚们土坟墓的顶端。
瞧着有些滑稽,点燃的香烟顺着空气隐入松叶之间。
只余下,排头的老和尚坟包顶端空空如也。
“算了,看你怪可怜,施舍给你的。”
最终,手中的最后一根,被游慕脚踩着老和尚的墓碑,歪歪斜斜的插在对方坟头,细香倾倒,但那燃起的游丝烟雾却径直往上蔓延……
----------------
阿慕死的早,被封印在镇魂塔下,浑浑噩噩,无人教他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从某种意义上说,拿着接力棒的和尚们,用一年一年的看守,教会了游慕很多东西,虽然游慕无法认可老和尚将自己收押的行为,但总的来说,这些和尚于他而言,亦师亦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