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君不犯按照印象里的做法,将山神庙的门窗关上,拉下木闩,这才对着不远处的画像拱手。
  “儒门弟子君不犯,借贵宝地避雨,叨扰了。”
  画像上只有一个云雾遮掩的背影,笔墨勾勒的云气在烛光下流动,自有安泰如山的古老气韵。
  就仿佛那真是一位神明留下的刻印。
  君不犯却不在意这些,兀自在灯下坐了取暖,同时恢复气息,仪容,扫去雨中奔行的狼狈,重归一丝不乱。
  他正打着,忽然从磅礴的风雨声里听见了一声极轻的、指甲叩击门框的声音:
  “叩。”
  君不犯动作一顿,侧耳再听,那声音消失了。
  他耐心等待片刻,才又等来第二声“叩”。
  山神庙有规矩,白日门窗洞开,夜里门扉紧闭。这是因为山林中多精怪妖邪,它们又常在夜晚出没,故而拟来保护百姓。
  君不犯是力量低微的儒门中人,秉承着君子不立危墙之下的原则,并不打算破坏规矩。
  因而他没有起身,只是隔着门道:“山神庙夜里不开门,若要躲雨,檐下自便。”
  那叩击声停了,良久也没再响起。
  君不犯以为门外之物已经识趣离开,正要继续头发,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道又低又轻的声线:“外面冷。好冷。”
  君不犯的手倏然顿住。
  那声音听起来十分青涩稚嫩,应是十一二岁的孩子,虽低却不怯弱,让君不犯隐隐有种熟悉感。
  从前不爱经书爱杂书的年岁里,君不犯曾从某部志怪话本中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山中邪祟夜半敲门,故意伪装成熟人的声音和语气唤屋主人出去,待得门一开,便张开布袋似的巨口将其吞下,远遁而去。
  故事是假的,但精怪是真的。
  君不犯定了定神,说:“门外有廊柱,你躲到那后面,可以挡一挡风雨。”
  屋外安静了一会儿,才飘进来一个“好”字。
  长明灯的光将糊门窗的纸染成一片暖色,有瘦小的影子投落在上方,在君不犯的注视下挪到廊柱的位置,矮身下去。
  看影子,应该是个人。但精怪也能幻化为人形,不可心软。
  君不犯抿好鬓边翘起的头发,外面冷不防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像是要把心肝都呕出来一般,衬着雨声,又刺耳又凄凉。
  他松开手指,那缕头发又鼓了起来。
  “冷……这里真的很冷……”
  少年颤抖的声音仿佛幼兽的悲鸣,断断续续地钻进门缝,和风里的长明灯一样颤颤巍巍。
  君不犯面无表情地勾出那绺捋不平的发丝,任由它挂在鬓角,破坏他一贯端庄整肃的形象。
  去你的不可心软!
  疏于练武的少年儒生提剑起身,把紧闭的庙门拉开一条可供人进入的空隙。
  骤然卷进庙中的狂风吹得长明灯剧烈摇晃,仿佛下一秒就会熄灭,雨点拍打而来,扎得君不犯面颊生疼。
  他抬手,落剑,纤细的青竹剑身瞬间没入地砖半米,所费力气不比刺穿一块豆腐多多少。
  于是满山呼啸的风静止了一瞬,让他得以不用眯着眼,清楚地看见蜷在廊柱后方的人。
  那是个至多十二岁的小小少年,打满补丁的破旧衣衫裹着他瘦弱的身躯,头发凌乱地贴在湿衣服上,半遮着他冻得苍白的脸和微微发抖的嘴唇。
  他的裤腿上沾满湿泥,想来为了避雨也是在林中一路狂奔,草鞋都跑掉了一只,神色却颇为平静,并没有狼狈或懊恼。清亮的眸子静静与君不犯对视,好似盛满月色的古井,此刻被风吹了满眼的火光。
  “进来吧。”君不犯淡淡地招呼道。
  少年动了动身子,小声地问:“你不担心我是邪祟所化?”
  “子不语怪力乱神。”君不犯熟练地支起大旗,随后拔出扎在身前的剑,“何况我虽不通武学,但体魄还算健硕,与一只小小精怪同归于尽的力量还是有的。”
  少年轻笑:“那就多谢先生了。”
  他走进山神庙,还没来得及张口,就看见君不犯重新把门关上,那柄细瘦如刚折下来的竹枝般的剑仍松松握在他手里,在灯下打出长而笔直的影子。
  青竹,剑。
  真是大巧不工,又浑然天成的武器。
  “坐吧,坐到灯下,那里暖和些。”君不犯回到原地,盘腿坐下,长剑横于膝头,流转过青翠欲滴的光。
  少年依言坐到另一盏灯下,沉默半晌,才小心翼翼地开口:“我叫意尘梦,先生怎么称呼?”
  “君不犯。”
  “诸法不犯,百无禁忌,好名字……阿嚏!”意尘梦弯了弯眼睛,刚说完就别过身打了个喷嚏。
  下一刻,一件刚刚被火烤过,半干不干的外衣落到了他头上,他扒拉着宽大的衣袍露出脑袋,就见那位散了一缕头发的君先生往墙上一倚,闭目养神。
  他懒懒地说:“自己挑干的地方裹一裹。”
  “……多谢。”
  意尘梦用外衣把自己结结实实裹起来,眨眨眼,纤长的睫毛在眼底落下一点阴霾。
  “先生,你可知道山神庙夜里开门,代价是什么吗?”
  君不犯抬起半边眼皮:“是什么?”
  “就像你的名字那样,百无禁忌。”意尘梦定定注视着他,“什么东西都能进来,它们要做什么都可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