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苏煦:“……”
原来是这个意思,不就是想偷懒嘛!
用得着这般捧杀吗?
萧灼双手往前一伸,一前一后的示意苏煦该回府了,微服私访看起来容易,实则需要准备的东西有很多,为了对得起萧灼的信任,苏煦也没有纠缠下去,而是转身离开。
日光从两人的“背道而驰”中截开,光晕开煞白,遗忘在沸反盈天中。
两日后
已经收拾好行礼的萧灼和苏煦正准备出发,英洪帝却派人给他们送了一封信,信上写着:京郊外见。
这是在京城,英洪帝是大周的帝王,萧灼和苏煦是大周的臣子,若是想要约见,何必写信呢?
送信之人也并没有直接交给萧灼和苏煦,而是派了个小女孩来给他们送信,连信纸也是世面上常见的,甚至都没有用宫中的纸。
拆开信后,萧灼和苏煦互看了一眼,就把信烧的一干二净。
看着烧成灰的信纸,萧灼越想越不明白:“怎么会只有这四个字?”
“去看看不就知道了?”苏煦倒是不以为意,就算是陷阱,他也敢闯到底。
京郊外
“太上皇?”萧灼一看太上皇一个人出现在京郊外,像是已经等候他们许久。
太上皇斜睨了一眼萧灼和苏煦,淡淡道:“你们来了。”
他站在殷逢玉的墓碑前,龙袍玉目,腰间配着帝王之剑,好不威风,像是在宣告着什么。
可即便这样一个帝王,如今已经半头白发,偏黑的胡须也带着沧桑。
“逢玉,朕做到了。”太上皇弓下腰给殷逢玉擦着墓碑上的灰尘,随后坐了下来,“天下一统,你可安息?”
“你不说话,朕就当你可以安息了。”太上皇玩笑道:“接下来,就应当到朕了。”
萧灼,苏煦:“???”
不是,这是什么意思?
“朕这一生,可以说是呼风唤雨,身边忠心的人无数,可朕这一生,只有你这一个知音,你说过,和朕在一起时,可以忘记年纪,不是夸你自己年轻,就是说朕成熟。”
“逢玉,朕与你差太多了,与你相处下来,所有人都以为你一辈子都在追逐朕的步伐,其实一直是朕总是想追上你的步伐,可惜,还是太迟了。”
太上皇拿出怀中尚且温和的梨花糕,一个人吃了起来:“或许旁人不懂,但朕相信你是懂的,一直没来得及叫你一生老师,现在也来不及了。”
说完,太上皇吐出了还未咀嚼完的梨花糕,还有黑紫色的血。
梨花糕就是慢性毒药,自从北渊回来以后,太上皇就天天吃。
吃到现在,毒性才聚集起来,形成一股澎湃,在血脉中奔走。
“太上皇!!!”萧灼和苏煦连忙上去搀扶。
“不要太着急动世家。”太上皇抓住萧灼和苏煦的手臂,厉声道:“否则,大周早晚不姓李。”
还有可能走向灭亡。
萧灼:“???”
“为何?”苏煦不解道。
世家既然成了朝廷的毒瘤,为何不能除之而后快,这究竟是太上皇顾虑太多,还是有什么别的说法。
“这天下,不过是个牢笼。”太上皇吐了口血,染黑了黄色的龙袍:“金笼,银笼,还是铁笼,又有什么区别?”人生亦是如此。
但谁不愿意待在金笼,银笼里?寒门就注定被拴在铁笼子里吗?那和畜生有什么区别?
“不着急动世家,天下寒门如何入仕?”虽然知道太上皇说的话很有道理,可萧灼还是据理力争,“这朝堂,又如何能安宁?”
萧灼出身萧家,虽然算不上名门望族,但也是满门忠烈,在朝堂上尚且举步维艰,不敢想象因世家大族一句话而无法入仕天下学子如何艰难。
“这些,你们日后会懂的。”太上皇喘着浑浊不堪的粗气,染指了殷逢玉的墓碑,他克制的说:“也一定会有办法的。”不是不想让你们动世家,朕又何尝不想让着天下更加公平些呢?可这些家族牵扯颇深,切莫着急才是。
“当时,我为太子铺的路,如今已经成了英洪帝的阻力,而朕也不再有回头路。”太上皇一字一顿,从最客官的角度说出这些话来:“大周外邦虎视眈眈,泰安帝死后,英洪帝即刻继位,直接执政改了年号,就是为了稳住大周,如今的大周刚刚稳定,表面上是历久弥新,可实际上,说是一潭死水也不为过。”
那些世家大族背后的势力,与南蜀,西域,北渊脱不了干系,若是妄动,恐又是一场大乱。
“大周水深,世家,又何尝不是如此?身为帝王,能做的就是平衡各方势力,世家大族远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太上皇呛了几口血,哑声道:“他们的背后,是不可控制的势力,若是妄动,恐天下大乱……”这刚换来的太平又要付之一炬,到时候,恐怕……
太上皇说完就驾崩了,远方传来早就算计好的丧钟。
萧灼和苏煦面面相觑:“这……”
世家背后究竟有什么势力,能让大周的太上皇牺牲自己来拖延时间?
此时,英洪帝才出现,带着哭腔的跪了下来:“父皇!”
他的悲痛欲绝是真的,但也真的没想到太上皇竟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这也更坚定了英洪帝动世家的心思。
这天下姓李,便不该有那么多的烂鱼烂虾腐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