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综合其它>霹雳神书> 第125章

第125章

  江宜于是知道了这是什么东西。
  凤台国宝有三,一曰玄黄,二曰玉鸡,三曰谷璧。三者合璧可定天下妖灾之气。书上说此三者乃是保存在名都太常寺凤台之中,每逢国家攸关前途命运之大事,方可取用占算。
  没想到有缘能在东郡见到其中之一。
  童子道:“你能呼风唤雨,想必道行深厚,谷璧是什么应当不必我多说。草木无情,持之谷璧,则白璧如顽石浑浊,是以此物多年来埋没于深山。直到楚州逸客识得此物,从山中掘出,献之朝堂。谷璧照见人心,乃现华彩。”
  童子以谷璧照木槿树,玉璧顿时色泽暗淡,不出片刻就成了一块白色拙石。
  又以谷璧照自己,表面映出人脸,光华隐现。
  继而拿谷璧去照江宜。
  江宜好笑,心想能走能言也不一定是活人,谷璧见了自己这样的异人,只怕也会变为顽石,可别吓到这小师弟。正想拿手遮一遮,那白璧却婉转地流动光晕,并未见变色。
  童子一脸得到印证的表情,抚摸白璧。
  江宜:“……这可奇了,莫非,我还是个人不成?”
  童子讷然:“人眼看人是人,看鸡是鸡。但对谷璧而言,只要鸡有了人之心,鸡也就成了人。你虽修为不俗,毕竟也有一颗人心,怎么以为自己便是仙而非人?”
  “……”
  这童子原是误会了。他见江宜徒手拈来一缕风,就能吹散云气,又招来雷云降雨,以为是隐士大能自命不凡,脱离凡人之列了。
  哪知道江宜自己心里也很惊讶。他一贯以为自肉身毁于天雷,又为天人重塑后,自己已很难称得上是个正常人。既不痛不痒、不冷不热、不饿不渴,又碰不得水、近不得火,比起人,更像是一具专用来盛放天书的法宝。
  如今遇着这童子,却说自己“毕竟有一颗人心”。
  园门处,童子同行的二人不知何时出现,警惕地盯着江宜。
  童子起身,向江宜施了一礼,抱着谷璧离去。
  江宜认得那手势乃术士之间通行,以三指竖立表示玄牝、神仙与天地。
  天地虽大,莫广于神仙,神仙虽能,莫出于玄牝。
  三人离去,过得一会儿,江宜亦回了客院。
  宗训与狄飞白在门前不知说什么。
  “……如此就说定了,明日我来此接二位,”宗训回头看见江宜,“大师。”
  他抱拳让了一礼,离开。
  江宜莫名其妙,道是这位总制署掾属对自己有些太尊重了。
  狄飞白道:“他是徐大人座下幕僚,白身而已。”
  江宜道:“这能说明什么?我也是无官无职的平民。”
  “说明大师你呼风唤雨、招雷引电的本事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进屋吧。”
  屋里点了熏香,上了茶水,角落里三足雁灯圈出一块若隐若现的领地。
  狄飞白曲几后倒茶,招呼江宜入座,道:“你方才去了何处,我看这天气一瞬就变脸,比且兰府也差不了多少。不会是你干的吧?”
  他本是无心打趣,却见江宜点头,顿时哑然。
  江宜漫将刚才园林中所见所闻道来,狄飞白越听越严肃,末了点点头,说:“我知道了。那三人堂下所呼‘奉命调查’,原来是调查这种事情。依你看,谷璧究竟是何物?”
  “谷璧玄黄玉鸡,乃凤台三宝,三者合璧可以克妖邪、算吉凶。我想,那童子既然持谷璧,玄黄与玉鸡或许就在另外二人身上。道书上说,请出国宝之前,非得焚香祷告、沐浴斋戒,乃是十分庄重之物。如何却被孤身携带到千里之外的东郡?”
  “那是你看得见的。你看不见的地方,或许有禁卫随行保护。你和那童子说话时,说不定,有一百发暗箭对着你,就怕你一起歹意,会被万箭穿心。”狄飞白说。
  江宜呵呵笑罢。
  狄飞白见吓不住他,无趣道:“当然,我自会把你捡回来拼上。”
  他一口喝了茶水,赞道好茶,江宜闻不到茶香,心里又想起童子说的话。
  狄飞白将之前宗训所言转述,原是邀请他二人同游东郡。
  “我本已应了他,听你这样一说,东郡似乎也不太平。紫气冲日,东南方有贵人现世,皇帝坐不住,当然要派人来查,总督只怕自身难保。”
  江宜回想起从前种种惊险,他自身倒是无妨,只怕拖累了狄飞白,便说:“若是是非之地,不然我们还是不要逗留了。”
  狄飞白托腮不语,一手摩挲剑柄,这乃是他心中焦躁的习惯。
  雁灯的光影落在他鼻梁上,好像一座山峰。
  初遇时他本是艺高人胆大的嚣张少年,然而毕竟与江宜一起经历了许多,神态里的锋芒微有收敛。
  “好,”终于狄飞白说,“明日待把东郡游遍,了你一桩心事,我们就脱身。”
  第72章 第72章宗训
  李桓岭在东郡留下的故事,历经百代传说,衍生出无数版本。
  唯一的共识是,先帝离开越雟服刑地后,于东郡东山再起,招募一干谋士武将,起先平定东郡一带海乱。前朝暴君专政,失德于天下,以致朝野动荡枭雄四起,李桓岭又以东郡为后方出征讨逆。
  东郡是时运的转折,也是一切的开始。
  宗训陪同江宜、狄飞白二人城中游览,先后去了先帝殿、将军庙等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