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及至路途中,王慎才将王征的话转述,原来是要他随宗训一道去东郡。
“我爹说,大师的话他听进去了。徐大人诚心待我们,我们也当回以诚意。我自出生以来,就没有离开过东极岛,此行也正好去池州拜见我母亲的娘家人。”
最后关头,王征竟送了这一件大礼。
说宗训不好奇江宜对王征说了什么,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一直隐忍不发。直到上了楼船,自东极岛出发前往东郡,一切已成定局,方才安顿好王慎,来找江宜,问他是如何见到了王征,又是如何说服了这个执拗多疑的水匪头子。
江宜乃将夜里发生的事一一道来,只隐去了寸刃出手制服王征的过程。
论说玄辩理,当真鲜有能及江宜的口才。
宗训亦只得称佩服,又说:“大师胆子也太大了,王征毕竟是匪头,一身悍气,若是你的辩辞震慑不住他,反倒会激得他对你出手。”
江宜心想,出手是真的有,只是王征也想不到江宜身边还跟着一个寸刃。
“那依你所见,”宗训缓缓道,“这个王征,果然有异军突起的面相么?”
他是徐牟的幕僚,急徐牟之所急,若朝廷有人拿天象一案做文章,弹劾徐牟养虎为患,放任王征坐大影响帝王气运,唯恐不好开脱。
江宜想了想,说:“宗先生,这个问题见仁见智。一个人命运如何,非是一夜之天象、一时之面相可以独断。此二者之间,或是相呼相应的关系,譬如多事缠身终日愁怨,则眉间生纹,命途多舛心性焦虑,则纵纹入口。而若是一人面有菜色、形销骨立,也不难想见他失意而终的结局。你想知道王征有没有称王称霸的可能,最好是看看他的本事,而非看看面相。我猜,宗先生也是这样的想法,才会亲上横屿——与王征交谈可以看清他的气度,横屿点兵可以估算他的家底,从岛司的态度也可判断他的势力范围。既然宗先生心中都有数,何必在意术士的说辞。”
宗训不由刮目相看,他只以为江宜是个修道方士,却不知他还很聪明。不仅聪明,还颇有几分胆识。
“大师火眼金睛。”
“不敢,都是泛泛而谈,宗先生见笑了。”
“话虽如此,天家毕竟格外在意这些,”宗训放低声音,以手指头顶,“常言道人间帝王殿、天上白玉京……在朝为官的,不少人都相信,一征一兆俱都是来自白玉京的提点。那日海上遇一异人,昨夜又是妖风暴雨,黑风击垮了半座丘山,这些异象难道……”
白玉京乃是个传说中的所在。
无人亲眼见过,却无人不信。就是不信之人,亦是将信将疑,宁可敬而远之,也不敢言行冒犯。
江宜道:“至于这个,请放心,若说妖风黑气都事出有因,这个因也非是系在王征身上。”
靠岸东郡码头,宗训立即着人去总制署通报。第一个赶来的却是狄飞白。
多日不见,狄飞白倒还算镇静,将江宜上下瞧了一通:“全须全尾。”
江宜:“……”
他不打算对宗训给以颜色,抽身就走,江宜忙叫住他:“等等徒弟,我给你介绍个……”
回头身后是宗训王慎等人,怎么也不见寸刃身影。
“你要是找那浪人,”宗训说,“刚刚还看见他,一转眼就不在了。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
江宜先时以为寸刃此番也是同沙州、且兰府一行一样,会陪伴在自己身边,没想到人却悄无声息地走了。
回想前番初到东极岛,寸刃也消失了好几天。江宜不禁揣测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狄飞白不搭理宗训等人,带着江宜先行一步,到了东郡城中一间客店落脚。
进屋后他就黑下脸色,看样子不爽极了。
“宗训没有对你怎么样吧?”
江宜道:“还好还好,你怎么了?”
“我怎么了?我眼睁睁看着你被他们带走,我急死了。”
江宜很感动:“谢谢,其实宗训只是要我帮个小忙。虽然手段略有失当。”
狄飞白好气又好笑:“他要你帮忙?他那是在逼我帮忙!”
“……”
“宗训带你去的地方是水匪窝,危险重重。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能不为你报仇么?这是借刀杀人!他竟还有事要求你,这是一石二鸟!……他求你做什么?”
江宜大致讲述了一遍。
狄飞白最在意的是宗训对江宜做了什么,听到后来,却逐渐对浪客寸刃有了兴趣。在江宜的描述里,寸刃是个深藏不露、引而不发,一旦出手一击必杀的绝世高人。
“他现在哪里?你引我去见见!”狄飞白跃跃欲试,想和寸刃较量一番。
“这个……不知道,他已走了。”
狄飞白将信将疑,目露失望。
“不过以后一定还有机会再见的。”江宜说。他想起残剑曾说若能得剑神指点,武艺还当再精进一番,对残剑与狄飞白这样的人而言,无论是遇到一个好的对手还是好的老师,都是求之不得的。狄飞白可以为了获得剑诀剑技,一路对江宜不离不弃,若是让他见识了寸刃的高明,不知又该怎么腆着脸求人家与他一决高下。
狄飞白道:“这会你帮了宗训大忙,竟然把王征的儿子请动了,徐牟非得亲自来拜见你不可。这事之后麻烦还多,咱们就到此为止,等你休息一晚,明早就离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