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那块被李桓岭踩了一脚的石碑,八百年依然屹立。霖宫波光荡漾,变幻的光彩中,好像有一个人的身影,站得那么高那么远,只有一截无足轻重的衣角,轻轻拂过李裕的发冠。
而他一无所知。
第125章 第125章李裕
鳌山的洞玄观被推倒,那间历经六百年的金身洞室,被重重尘土掩盖。岳州城中的霖宫重新立起来,前来供香感谢雨师降下大雪的信众并不知道,此霖宫非彼霖宫。
真正的霖宫,那日之后重新沉入湖底,湖水倒灌将金碧辉煌的殿堂淹没。分明是有冥冥中的法力加持,才能保护霖宫百年不腐不朽。
江宜与李裕站在冰面上,俯瞰明亮剔透的湖面下,霖宫的影子渐渐在碧蓝深处淡去。残余的气泡升上湖面,破裂开荡起圈圈涟漪,在那涟漪的中心,江宜看见清和之气漫溢而出,乘着西风吹向洞庭两岸。
田野焚烧的烟气,城池上方秽气聚集而成的阴云,都在这股清风的力量下散去。连带那些笼罩夜晚的梦魇。
五更百梦残,万枕不遑安,穷者梦富贵,达者梦神仙,梦中亦役役,人生良鲜欢。李裕神情悲悼,江宜知道他看不见无形的清气,也看不见秽气的阴云。他那神情似乎是在哀怜某个永远失去的东西。
岳州是李桓岭飞升之地。在他波澜壮阔的一生行将结束时,神曜皇帝离开了作为天下之中的名都,于云梦泽修建行宫,用以暮年参悟道法。
行宫尚未竣工,他就勘破天机,踏碎青石飞升而去。只留下作为主殿的霖宫,沉寂在湖水深处。
人间有关先帝的故事,就到岳州为止。江宜也在岳州城郢王府中读完了皇帝传。从前他最想前往的就是岳州霖宫,说起来竟与李裕的想法一样,只为一睹飞升的真迹。
只不过一路走来,心境已与当初很有些不同。再看到先帝圣迹图,也不过是一方饱经岁月的石碑罢了。
“岳州已经是帝君最后落脚之地,接下来你还想去哪儿?”
商恪又神出鬼没,出现在他房间里。
江宜正将皇帝传收进雨伞里。他侧身盘坐在短榻上,一瞬间竟然与梦中的江合重合在一起。
商恪伸手轻抚江宜的侧脸。
江宜静静地看着他,体会这种失而复得的感受。梦醒以来,二人似乎各自都有了心事。
商恪拇指将爬上江宜眼角的秽字抹去,指腹留下一团墨迹。他没有使用法术将墨迹消除。
“雨师的无根水。”商恪将酒葫芦递给江宜。
“我都忘了这事,”江宜说,“还未向雨师道谢。”
“你不必去了。我已谢过祂。”
“这毕竟是我的事。你谢与我谢,还是不一样的。”
“有什么不一样?”
江宜问:“如果是江合呢?你也替他道谢吗?”
商恪:“……”
江宜感到双目一阵刺痛,几乎以为商恪生气了,忙低头佯作整理行囊。但他又忘了,自己早已无知无觉,若有痛意,那也是从心里生发的。
他把孔将军的鹅毛笔、谢书玉的紫旃檀笔、徐总督的漆笔,与李裕的斗笔一并包起来,串在伞柄上挂好。
可谓两袖清风,满载而归。
商恪问:“江宜,你生气了吗?因为洞玄子的梦里,我没有把你认出来。”
江宜道:“这个嘛,当初盲童子为我解卦,便是应了梦中的劫数。各人的劫数不同,解法自然也有不同。我是图个清醒,你则有自己的坚持,各行其道就是了,君子和而不同。不碍事的。”
商恪不置可否,只是又伸出手,把江宜脸上冒出来的字迹抹去。
这些字个个奇形怪状,好似生气的小火苗,又好像委屈的哭脸。
他一向以为江宜云淡风轻,原来是不曾看透他内心。还是不给他无根水为好,商恪暗自想。
“江宜!!”
商恪走后,狄飞白火急火燎地闯进来。
“怎么了?”江宜问。
“我问你,”狄飞白道,“那天你和李裕一起游湖,他和你说了什么?”
江宜笑道:“总之不是在背后说你。”
“我不是这意思!”狄飞白欲言又止。
江宜莫名其妙。
“你忘了我拜托你的事?”狄飞白说,“我母亲到底是怎么死的?”
“李裕那厮,他的事情都瞒着我,不过对你们这些道士很是信任,他有没有对你透露过什么?”
江宜道:“那天啊,你爹讲的都是关于神曜皇帝的事,教你失望了。”
狄飞白将信将疑,又问:“那我母亲呢?她是怎么死的?”
自从入了岳州,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接踵而至。六年前母亲阿岘病故,那是狄飞白深藏在内心的伤疤,然而回到家乡,就有外力一步步将过往掀开,把一些不愿示人的、一些模糊不清的,都揭开来说清楚。
江宜不曾忘了狄飞白说的这件事,缓缓道:“令慈是临终前的日子,不是你一字一句讲给我听的吗?”
“对,是我说的,我一直陪着她,”狄飞白感到很陌生似的看着江宜,“你明知道我问的不是这个。以前我不知道他们那些把戏,以为我母亲临终前说的呓语,是她看见了什么不该看见的……”
“那现在呢?”
“现在……”狄飞白迷茫,“我想,她会不会是……会不会是梦见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