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江宜才想起,皇帝虽授予他官衔,但因失窃之事发生得突然,还没来得及给他封官文书。
“劳驾,在下是新来阴阳寮赴任的,小兄弟前去通报一声就知。”
“文书呢?”
“……”
“走开走开。”看门懒得同他废话。
江宜无计可施,只好说:“那我来找一个人,贵署的康夫康大人在吗?”
看门:“不在!”
江宜将信将疑,这时院里出来两个熟人。盲童一见是他,诧异道:“咦?是你!”
狄静轩正将盲童夹在胳肢窝下,怕他跑路似的,见了江宜也问:“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来找人。”江宜说。
“找谁?进去找啊!”
江宜解释:“我还没有封官文书呢,进不去。”
狄静轩笑起来,对看门道:“这位是阴阳寮新上任的博士,江大人。你认认人,以后可不要无礼。”
看门诚惶诚恐。
盲童顶着呆滞的眼神,看着江宜:“好久不见了,你果然也进了太常寺。你来找谁?”
江宜想起盲童是司天博士的徒弟,混迹于太常寺,说不定知道康夫其人,遂问他。
狄静轩露出揶揄表情,盲童呆呆答道:“康夫?你找我师父?”
江宜吃了一惊。康夫其人乃是江宜读的那本皇帝传的撰者,有传言说他是著作局的官员,因此能接触到许多史料。不过,那日得皇帝亲口承认,当年乃是招揽康夫入了太常寺。只是没想到,此人正是盲童的师父,司天博士。江宜禁不住肃然起敬。
“我师父快不干啦,”盲童说,“现在都不来官衙点卯。你在这里是找不到他的,他平时都待在著作局的小院子,没事看看书写点笔记。要我带你去找他么?”
狄静轩胳膊夹着他不放:“你还有时间带路?小师父,咱们有正经事做。江大人,恕不奉陪,我给你指个路,沿着这条街走下去,有著作局牌匾的就是。回见了。”
说罢他半夹半拖地挟着盲童走远,行进的方向正是城北,似乎是前去慈光院。江宜忽然明白过来,原来狄静轩的妙计说的就是盲童。
盲童在凤台侍奉国宝谷璧,练就了识破谎言的本事,如果是他出马,狄静轩审问起来必然事半功倍。难怪那日他信心满满。
皇城之中,能人异士如此之多。江宜不由感慨。
话又说回来,狄静轩带着盲童去岳州,是为了试探李裕话中的真伪。可是那时李裕中了洞玄子的圈套,神志疯癫,完全不能问话,这未免也太巧了……
著作局门前看管不比太常寺严格,名都的士人举子也常来此交流学习。江宜径自进去,拉住人询问,康夫在此地乃是个名人,一问就有人知道,领着江宜到藏书院去。
“康老就在院里工作,进去喊他就是。不过小心一点,不要把他的书稿弄乱了,他老人家会发火的。”
江宜小心翼翼推开门扉,一阵阴风吹来,门后满地纸张顿时随风而起,乱作一团。
“什么人?!是谁!!”一声暴喝。
领路那人忙不迭溜了。
江宜:“……”
“抱歉!”江宜连忙将门关上,“康老先生,我不是有意的。”他将那些被吹乱的书稿捡起来,又听一声呵斥:“放下!举起手来,别动!”
厢房的门打开着,里面飘来一股浓重的气息,熏得江宜闭了闭眼睛。若是他闻得到气味,此时已经掩鼻逃走了。
一老头披头散发地跑出来,看见江宜手中纸张,哀叹一声:“乱了,全乱了!”
“实在抱歉,我给您收拾一下吧!”
老头沮丧地一摆手:“你这个后生懂什么?收拾了也没用,这里的东西,一旦离开自己的位置,就再回不去了。”
江宜看眼手里的书稿,又看看地上零星散落的纸张,忽然道:“康先生,莫非您院子里的,是一张命盘图么?”
老头本垂头丧气地要回屋去,听了这话却站住脚,回头目光惊讶。
第133章 第133章天弓
“你能看懂?”老头狐疑地打量江宜。
“您这满地稿纸,乍一看杂乱无章,其实,若按十二宫进行划分,就能从中看出秩序。”江宜越看越有兴趣,沿着稿纸边缘边走边研究,康老头目光死死钉在他身上。
“命盘推演之术,是以十二地支固定地分列在十二宫中,推查每一个星曜所适的宫度,从中看出一个人一生的命途与结局。但您这个图里,星星没看见一颗,都是些涂画的纸张,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康老头乱发里的脸突然发光一样,露出一个绝不温暖的笑:“你觉得是什么意思?”
江宜满腹疑惑,蹲下来,凑近看那稿纸上的字——“薛涛”、“刘帆”、“张远”……有不少人名。
“你看到的是人盘,”康老头说,“人太多了,你看了也不知道是谁。不如来看看天盘……”
“不,我知道,”江宜打断他,轻声说,“薛涛是东郡道院的佐官,先帝五十弟子之一,死于八百年前东海平寇之战。刘帆是且兰府第三任总管,在任期间无功无过,病死于述职途中。张远则是一名道士,别号空空子,唯一的事迹是从祖师祠堂墙壁中发掘出前代古书,奈何付之一炬,尽成焦土。”
康老头的眼神认真起来。
江宜走到另一边,又看见:“冯仲”、“谢若朴”、“李桓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