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我是汇景的负责人alex。刚开业那一年整体业态分布与客流收入都是向好的,但不知道什么原因传出商场有怪事发生的谣言,口碑有一定影响,加上后面各区域都在复制我们的模式,成立各个区的中心商场。客流和商家引入都被进一步分流,以及新贸区后面的定位是物流产业,各种各样的策略变化和形势原因,汇景天地每况愈下。我们想了很多办法,都感觉无力回天,但就这么放弃,又怕辜负老蒋总的遗愿。”说到这里,男人抬眼观察了一下蒋总的表情。
  女子淡淡交代:“把调研报告也给他们看看吧。”
  于是一迭打印数据到了靳捷手上,靳捷有点匪夷所思,他这是要做收入分析与商场转型的顾问了吗?
  蒋总并不这么想:“这个报告只是,如果你有需要可以看看,但我手下的职业经理人也不少,大家的一致意见就是商业逻辑上难以逆转,所以这才找了您,看看能不能在玄学角度逆转一下。毕竟,事情走到这一步,中间也是有些难以解释的力量在推动。”
  靳捷一边翻着手上的报告,一边还在消化客户需求。
  居邵开则是直接开问:“所以对赌协议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可能需要蒋总明确一下,具体的需求。”
  蒋总神情无辜:“盘活商场呗。”
  金丝眼镜男观察了几人的反应,补充道:“您其实可以简单理解成,让客户愿意来。只要客流量大了,商场内的商铺招租就不会断链,有口碑的商铺进驻,客户就愿意冲着品牌来,有越多的客流,整个商场的生态就会越好。说白了,我们其实是把商铺和客户链接在一块的平台。”
  居邵开点了点头:“大概意思能懂,那您目前有没有明确的意向品牌商想合作引入呢?”
  这个经理推了推眼睛,正要细说:“第一批进驻的商铺当年签的合约期很短,很多两年到期就撤了,我们想把小商铺合并变成大空间,以此来招大卖场品牌,比如目前比较有号召力的一是‘i go’会员超市面向家庭客群,另一是‘la la’做轻奢服饰……”
  蒋女士打断他,声音不大,但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不能还在招商的思路上兜圈子!alex,就算这些品牌愿意进驻,你觉得真的能盘活吗?你能保证人家能在汇景赚到钱吗?你们之前尝试的不是都失败了吗?所以我给你请的是靳捷师傅,而不是商业谈判团队。”
  第 26 章
  alex摘下金丝眼镜,唯唯诺诺点头擦汗,不再吱声。两人同时把视线转向了靳捷。
  靳捷看了看居邵开,给了个眼神,表示自己无话可说了。
  居邵开意会,代表发言:“蒋总,我们明白您的诉求了。具体能不能做,要怎么做,我们得去到实地看一看,然后才能给您答复。”
  “什么时候能给答复呢?”充满压迫性的问话,眼睛看向靳捷。
  靳捷想了想:“我们待会就去,明天会给您一个思路。”
  alex站了起来:“好的,我这边跟您对。”说着递上名片,送他们出去。
  直到回到车上,靳捷才瘫在后排座位上吐槽大熊:“为什么气氛搞得那么紧张啊!那个男的怕他被炒鱿鱼,你怕什么啊!”
  大熊一边打方向盘一边讳莫如深地比了个“嘘”,明明在车里还要悄声道:“听我老板说,这个蒋总有点子邪性。她说她在不知情的状态下签了协议,你不觉得玄乎吗?”
  靳捷“嘁”了一声:“她自己的经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你可以说是被附身,也可以说神经衰弱,要我说她签完字就后悔了,不想负责,也能说得通。”
  居邵开问:“这么说,你完全不信她说的那些?”
  “唔……这么说吧,人的认知和归因判断,主观性太强,就算她说的都是真的,那也只是她认知里的真相,不一定就是客观事实。这个故事听下来就是,两代人里唯一会做生意的人死了,这父女俩都不专业还想赚钱。啧!到时候看了现场再结合她说的做判断吧。”
  停车场在地下有两层,但确实客流不行,压根没什么车。停好车靳捷和居邵开在商场里转了转,但两人逛差不多要出去时,发现晕头转向地兜回了同一个商铺前。
  研究了一下方向,待俩人敲定路线再走一圈,发现还是没出去。
  居邵开纳闷:“这就是传说中的鬼打墙吗?”
  靳捷无语:“这谁设计的,什么鬼啊!”
  居邵开皱着鼻子感觉费解:“为什么有些场景,大家一下就能断定是鬼打墙,但在商场里,就是‘设计’的问题?”
  “你老东家不就是做空间设计的吗?你应该比我更专业啊。站在科学角度是没有‘鬼打墙’这件事的,是人为设计的。”
  “那在玄学角度,鬼打墙怎么解释?”
  “这个世界上本没有‘玄学角度’,人们解释不了的东西多了,才产生的玄学。”靳捷一边唤使者出来带路,一边继续他科学理性发展观的宣讲:
  “但我们可以说,站在更高维的角度来看,所谓鬼打墙,是一种空间折迭,你回去上网查一下 莫比乌斯环,类似的概念。”
  跟着大使的语音导航,俩人终于发现在重复了三次的路线上,有个不起眼的小转角,穿过去便是光明。
  居邵开牵住靳捷的手,想听使者解释:“所以是怎么找到路的?”
  小使回答:“根据空气流动。虽然商场是个相对密闭空间,感觉很微弱,但还是有气流走向,是通往大门外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