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弟媳一噎,场面话也不说了,直接拉下脸:
  “娘,我也是为大姐好。今天回是回,过几天回也是回!隔几天回去,不是更难看?大姐,到时叶家会用什么眼神看你?说你咋这么没自知之明,还指望他们来接呐?”
  杜氏想怼回去,却驳无可驳,因为弟媳说的是事实!
  “亲家母,你们都在呀!”此时一个声音响起。
  杜家人吓了一跳,抬头,便见叶老太和叶大全站在门口。
  “哎呦喂,亲家母和女婿咋来了!”杜母激动地跳了起来,连忙上前拉着叶老太进门。
  叶大全讪讪一笑,跟在后面。
  叶老太道:“昨天大全两口子拌了几句嘴,把儿媳给气回娘家了,这不过来接她么?”
  杜母听着这话,一阵惊喜。
  弟媳却神色不自在,刚刚她还贬低杜氏,婆家一定不会来接,结果转头就来了。而且还是婆婆亲自来。
  虽然她很开心大姑子终于要走了,却又觉得很打脸。
  “老大家的,你气也消得差不多了,家里的活计可离不开你,快随我回家吧!”叶老太说。
  杜母松了口气:“瞧女婿和你婆婆都亲自来了,回去吧回去吧!”
  杜氏虽然还在生气,但婆家亲自来接,递来这么长一条台阶,便抿了抿唇:“那我先回去了。”
  临行前,叶老太又把篮子里的两个萝卜和一棵大白菜塞杜母手中:“给你们带了点菜,亲家莫要嫌弃。”
  今年到处都在闹饥荒,能拿点蔬菜出来,已经算好了。
  叶老太心疼坏了,但上亲戚门,哪能空手来的。
  杜母喜颜逐开:“这萝卜真水灵,咋这么客气。”
  弟媳脸有些红,连忙把手里那两个已经皱皮的萝卜藏了藏。
  ……
  叶老太三人跟杜母等道别后,便离开了。
  出了小杜庄,叶老太才板着脸:
  “老大家的,这事虽然是大全不对在先,但你气性也太大了。”
  “我知道,这事你冲着的是采苹。但我要告诉你,这回要不是采苹逼着大全,大全和我都不会来接你。采苹因为那次打击,已经改了。”
  虽然叶老太刚在杜家给足了杜氏面子,但该警告的还是要警告。
  杜氏铁青着脸,跟在后面。
  她不相信人这么轻易就会改变。
  叶采苹因为被休一事,这段时间可能会有所收敛。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维持不了多久,那尾巴和爪牙怕是又要露出来了。
  不过,不管叶采苹以后如何,今天没丢脸,的确是因为她。
  杜氏抿着唇:“到时她若三个月找不到人嫁,她会再给她一个月时间,行了吧!”
  叶老太一听,终于满意了。
  能多给一个月,女儿就能好好挑了!
  叶老太道:“左右不过是几个月,便是再多矛盾,你就忍一忍吧!”
  “只要她不挑事,我也不会冲着她。但这回她再嫁后,房间不能再留了。得把她的屋子腾出来给勇儿娶媳妇。锦儿姐妹跟金花银花住。”
  叶老太想到叶勇已经19了,穷就算了,要是连个单独房间都没有,怎么说媳妇?
  叶老太轻叹,点头答应:“行。”
  杜氏松了口气,不管如何,勇儿总算有望说上媳妇了。
  叶大全拧着眉,很是心疼妹妹要腾房间。
  但也知道,长子要娶媳妇。总不能后还继续跟两个兄弟挤吧!
  第14章 手动检测
  中午,母女三人回到家。
  叶采苹背着几斤荠菜,两个女儿即背着零零碎碎的干柴。
  进门时,便见叶老头和叶勇兄弟把绳子放在柴房。
  “爹,你们回来了。”叶采苹打了声招呼,“柴都卖完了?”
  叶老头点头,这一趟,不仅卖了柴,还把叶大全借的债还清了。
  一共二十捆柴,是叶勇兄弟攒了半个月的量。
  一捆才两文钱,得了40文钱,填了还债的37文,就剩3文钱了。
  “你背的是什么?”叶老头说。
  “挖了几斤荠菜,够咱们吃两顿了。”
  厨房里的韦氏和叶银花听到不用再吃萝卜粥了,心里一喜。
  这年景,山上能吃的几乎都被村民薅光了,能挖到几斤野菜换口味,算是运气不错。
  又过了两刻钟,叶大全和杜氏三人回来了。
  杜氏收敛了很多,也没跟叶采苹母女过多接触和交流。
  ……
  第二天早上,叶采苹到里正家吃过粥后,便带着两个女儿继续上山。
  还悄悄把家里闲置的陶锅和小风炉带着去了。
  母女三人上了山,来到昨天泡木薯的山溪旁。
  叶采苹把绑在树上的藤条解开,把浸在溪水中的木薯拉了出来。
  “锦儿,你生火,欢儿,你去打水。”
  姐妹俩咽了咽唾沫,立刻行动。
  很快,叶锦儿便生起了火,叶欢儿把陶锅灌了水,放到风炉上。
  叶采苹把泡了一天一夜的木薯放到锅里。
  叶锦儿姐妹神情忐忑地盯着,很快,水便咕噜噜地烧开了。
  煮了十分钟左右,叶采苹用筷子把木薯夹了出来,接着把锅里的水倒掉,再次灌上清水,重新烧开。
  那些煮过的木薯,叶采苹也到河里洗了洗,再次放进锅里。
  如此操作了两次,换完最后一次水后,叶采苹放进了食盐一起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