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可因为村里人大多不认字,都以为他叫叶驴,小时候便人人叫他驴子,现大长了还在叫。
  那边叶里正已经跟叶采苹等人打完招呼了。
  叶里正笑道:“采苹呀,谢谢你愿送驴子一程。”
  叶采苹道:“小事一桩。反正都是参考的学子,还是同村同族,互相照应是应该的。快,上车吧!”
  叶轩、叶鹏和赵进山陆续上了马车,那叶屡也是一甩下摆,绷着脸上车了。
  接着便是杜氏和韦氏,这俩人是去送考的。
  马厢里,塞了满满当当的六个人。
  “驾!”叶大全轻轻一甩缰绳,马车便缓缓离开。
  叶里正和铁牛媳妇夫妇笑着离开了,叶二全和赵铁牛也匆匆离去。
  直到叶里正走了,金花才低声道:
  “那驴子不知在傲什么。以前全村就他和进山两个读书人,他眼高于顶就算了,现在我二哥和三哥也在念呢!一样都是读书人,瞧不起谁。”
  叶老太嗔了她一眼:“行啦,毕竟驴子学问好,是咱们叶家全族的希望。”
  “我才不认,我二哥才是!不但钱夫子夸有前途,还拜了京城退下来的先生。”
  祖孙二人一边小声叨叨一边往屋里走。
  叶采苹跟在她们身后,笑笑没作声。
  说起来,他们青河村数十年来没出过一个秀才。
  学问最高的一个,就是叶屡他爹了。
  他爹是个童生,可惜一直中不了,现在已经不考了。在县里一家首饰铺子当账房,媳妇也在首饰铺子干活。
  据说,夫妇每月有五六两银子的收入,是村里最体面富足的人家。
  当然,这是以前,现在最有面子和富足的是叶采苹家。
  因为家里有钱,这叶屡六岁就开蒙,念了十几年书,后来考到了县学。这是年轻一代里,唯一能考进县学的人。
  所以叶屡是全村最有可能考中秀才的人。
  叶屡跟叶采苹家亲缘也算近。
  叶屡的爷爷是叶里正的亲大哥,叶屡是叶里正的侄孙。
  金花和叶老太叨叨着,已经进了堂屋。
  叶采苹坐到左侧的圈椅上:“金花,你在家也休息很久了吧?”
  金花挨着叶老太,坐在小凳子上:“嗯。”
  “你也该找点事干了,你既然喜欢做衣服,那就再找个地方好好学习。”
  叶锦儿道:“说起这个,我差点忘了!昨天曼曼姐才跟我聊过呢!说表姐现在呆在家里,怎么不到她家一起上课。说多一个人来,就多一个跟她玩耍。”
  叶老太激动道:“沈小姐真的这样说?金花也能跟你们一起上课?”
  一旁的银花也点头:“是的,曼姐姐还让我们一定要问问。”
  金花犹豫道:“可我……已经十五了……年纪已经大了,能学多久?”
  叶老太道:“能学一天是一天。瞧瞧锦儿和欢儿,整个人气度都变了。连银花都开朗了不少,那绣功还噌噌往上涨,昨天银花才给我的新衣服上绣了花儿,连小燕都夸呢。”
  小燕端着茶上来,笑道:“那些技巧是我们学不到的。我也跟着沾光了,跟银花和锦儿欢儿学了不少。”
  金花垂下头:“我……还是想学做衣服。”
  叶采苹道:“这还不简单,反正锦儿她们也只是上半天课。你跟她们早上上半天,下午找个布庄学裁衣服。以前你爹就说过,可以花钱学。”
  金花一怔。
  这段时间她虽然一直在家里干活,但总感到空落落的,也想跟叶锦儿她们去上课。
  又怕沈家嫌弃,现在听到是沈曼曼亲自邀请的,双眼微亮。
  “可我已经跟不上了,你们都学两个月了。”
  “进度问题应该不难解决。”想着,叶采苹站了起来:“我去问问。”
  叶老太懵了一下:“去哪里?”
  “去沈家。”
  说完,已经快步走了出去,看得叶老太目瞪口呆的,扭头对锦儿说:
  “有这么急吗?不能等你们明天上课,让你们去问吗?”
  锦儿道默了默:“是可以的……”
  第218章 我们坐的是马车
  马车缓缓地走在大路上。
  车厢里一片热闹,赵进山的嘴巴就没停过,没心没肺的:
  “驴子哥,你家不是有驴车吗,怎么跟我们挤呢?”
  叶屡家确实有辆驴车。
  因为青河村离县城不远,父母和他都是朝晚跑的,家里便买了辆小驴车。
  叶屡坐得身子绷直,一板一眼地道:“我父亲母亲刚好有事到府城了,二爷爷说你们有马车,只好让我来跟你们挤一挤。”
  叶鹏:“呀,今天可是县试,这么重要的日子也不请假,送你入场。”
  赵进山:“你傻呀,驴子哥都考多少次了。每年一次,都习惯了,就像我一样,我爹娘就是不紧张。反正也考不上。”
  “对对对,今年是我和二哥第一次下场,所以大伯娘和娘才会送的。”
  杜氏和韦氏笑笑不说话。
  叶屡却黑了脸,觉得被冒犯了!
  他皮笑肉不笑的:“是啊是啊,明年开始,你和叶轩也是没人送的。”
  意思是说,落榜是常态,叶轩和叶鹏也会经历无数次落榜。
  叶鹏笑:“哈哈哈,明年我娘想送都送不了,因为我不考了!我躺平了!我回家种地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