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沈太后揉了揉额角,此时于公公走进来:“娘娘。”
  沈太后抬起头:“礼送到了?”
  “是的。除此之外,奴才还在叶宜人家看到了有趣的东西。叶宜人做了一个特别的井,井口封闭,却能摇出水来。”
  沈太后饶有兴味:“真的?那井是怎样的?”
  于公公把压水井详细说了一遍:“这里有图纸。”
  说着,便把图纸逞上来。
  沈太后看得半懂不懂的:“把工部尚书和工部侍郎传进宫。”
  于公公应答着退了下去。
  沈太后继续看那图纸。
  若于公公说的是真的,不但能避免一些安全事故,还能减少一些疾病。
  不止是人会失足掉到井里,很多动物也会。烂到里面很容易引起疫病。
  井若真能密封起来,能很好地保护水源。
  想着,沈太后对叶采苹又多了几分欣慰。
  她知道叶采苹的一切。
  听说她还弄了个新式茅房,一点味儿都没有。她把做茅房的技术给了她的二哥叶二全,是叶二全的谋生手段之一。
  若叶采苹把这压水井也用来谋利,一定也能赚个盆满钵满。
  可叶采苹却把图纸献给了朝廷,让朝廷推广利民。
  她果然没看错人。
  不一会儿,工部尚书和两位侍郎来了。
  看到图纸后,工部尚书瞪大了眼,竖起拇指:“妙妙妙!微臣现在能不能去看看?”
  工部尚书恨不得马上飞过去。
  说实话,沈太后也想看,但她不能去,点头:“你去吧。”
  “谢娘娘。微臣告退。”
  说完,便带着两位侍郎前往叶采苹家。
  叶府——
  叶采苹坐在一旁,目瞪口呆地看了足足一个时辰了!
  长公主和沈夫人等已经玩了一个时辰了!吃完饭后,继续玩!
  她家所有能装水的盆盆罐罐全都装满了,她们还玩得不亦乐乎,跟个孩子一样。
  常喜快步走来:“叶娘子,工部尚书带人来了。”
  叶采苹站起来:“好,快请。”
  不一会儿,工部尚书等人便到了,看到压水井,双眼放光,连忙走过去研究。
  研究完,便上前道:“叶宜人,不知......能不能拆开来看看?”
  叶采苹:“呃......还是别拆了吧!对了,我家东边还有一口井,已经打算装了。压水井的零件和材料还有很多套,大人若有兴趣,咱们现在去装一装?”
  工部尚书激动道:“那就更好了。请带路!”
  叶采苹亲自带着工部尚书去另一头的井。
  又让常喜把叶大全等人叫过来,因为水井就是他们装的。
  长公主等也很好奇,一群人呼啦啦地走到东边那口井旁,看着他们在那装压水井。
  瞧了半天,女眷们有些腻了,便回家去。
  工部等人待到天色入黑才离去。
  第二天一早,便过来继续装压水井,装到中午,终于完成了。
  工部尚书轻轻摇着手柄,看着清水哗啦啦地流出来,开心得眼都快眯成一条线了:“妙妙妙!本官这就回去覆命。”
  说完,朝着叶采苹拱了拱手,便带着人离开了。
  翌日,早朝时工部尚书便说了压水井一事,最后毫无阻碍地一致通过,过年后,由朝廷出资,把所有公用水井换成压水井。
  叶采苹知道压水井面世后一定会推广出去的。
  所以材料她不只是打造了两套,而是打了三十套出来。
  自己家用了两套,送了两套给沈家,大长公主也给了两套,齐安王府给了两套,剩下的,全都送进了皇宫。
  沈太后收到东西后凤心大悦,连忙让人动工在宫里先换几套,剩下的,便交给工部,让工部给京城那几个公用的井换上。
  工部的速度很快,五天工夫,京城公用的几个井已经换成了压水井。
  周围的百姓看着这个压水井,又是惊奇又是赞叹:
  “竟然有这么精密的机关,这样按按就能压出水来了!”
  “还是给咱们用的!”
  “太好了,去年我的小孙子差点就摔到井里了。有了这个,以后咱们也能少些担心。”
  “也不用担心耗子掉到井里了!”
  “听说这是叶宜人造出来的?”
  “是不是那个发现木薯,沈家的未来儿媳?”
  “就是她!”
  百姓们对叶采苹一阵夸赞,若换了他们有这技术,怎么也得装一个就收几十两,光装这玩意就能发大财了。
  可叶宜人竟然免费上贡给了朝廷,让他们受到了这益处。
  至于那些自己家里有井的人家都是有些家底的,便问朝廷官府要图纸,自己花钱去弄。
  第384章 再次封赏
  叶家——
  叶采苹一家、沈家一家正跪在地上接旨。
  于公公拿着圣旨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叶氏采苹,独具慧眼,制新井,惠及万民之举。朕心甚悦,特赏银三千两,赐封三品淑人。望汝秉持初心,为吾国之昌盛、百姓之福祉再立新功。钦此。”
  念完,于公公便笑道:“请接旨吧,叶淑人。”
  叶采苹忙接过:“谢主隆恩。”
  众人起来后,锦儿和欢儿兴奋地围过来:“想不到娘升到了三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