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赵进山站在台阶上,高声道:“大家别争,都会教的。”
村民们一阵欢呼。
赵进山继续道:“之所以教给大家,因为都是一个村的,大家一起谋生不容易。但我就教这一个菜,以后不管我家做啥,都不会再教了。毕竟咱家也要赚钱糊口,以后各凭本事。”
众人听着忙点头:“这是自然的。你家能教出来,我们已经很感激了。”
赵进山道:“那就进来学学。”
一个下午,想摆摊的村民几乎都学会了。
全都说说笑笑地离开。
第二天,几乎家家摆摊都有猪下水。
但味道各有千秋,总得来说,还是进山家更好吃。
至于生意自然受到了影响。由原来每天挣三百多文钱,下降到只赚两百文。
而且现在市场不够大,有种粥多僧少的感觉。
今天中午,叶采苹一家从府城回来。
听到赵进山的事。叶采苹不由点了点头:“铁牛嫂子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方。进山年纪小小的,竟然也这般大气。”
此时常喜走进来:“夫人,玻璃作坊新厂房已经扩张完毕。”
叶采苹笑了笑:“那就通知下去,再招工。这次招五百人。”
常喜忙退了下去。
接着赵凡走进来:“卤料第一批货已经做好了,足有三万斤。百味楼要了一千斤,别的一些客户零零散散的,加起来一共一万斤。”
叶采苹点头:“剩下的,你着人跟一些粮酒铺推销下。还有,拿两百斤过来。我要用。”
赵凡应答着,转身离开。
这个卤料包不同于胡辣汤料包,因为是几种大料配合到一起的,这个肉眼一看就知啥料。可以根据不同口味到药铺买药,自己配搭。
现在自己先推出一种口味,有些人图方便啥的,也会买。
卤料包销售渠道一般是散卖,可以批发给粮油铺。
在卤料包后,她还可以再推出别的调味料,例如蚝油之类的。
早上,叶采苹直接让山子到大榕树下贴了张公告,说她要教大家做个新菜,有兴趣的村民午饭后到祠堂门口集合。
村民们一听,兴奋不已。
特别是那些摆摊卖饭的村民。
一吃完饭,村民们就跑到叶家祠堂门口等着,便是连不摆摊的叶里正和叶二叔等人都过来凑热闹。
“咱家还愁菜没新意呢,这简直是瞌睡碰着枕头。”
“早上,才听说玻璃作坊要扩招,原本就有两百多人了,现在要再招五百人!啧啧,咱们生意会越来越好!”
“还有胡辣汤作坊,好像也要扩招。”
村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着。
不一会儿,叶采苹带着三个闺女一起过来,然后让人架锅烧水。
叶采苹亲自下手:“今天教大家一个菜系,叫卤味。”
“这个卤味跟胡辣汤有很大渊源,都是用各种大料,按比例组合而成的。我教大家如何做。”
说着便开始动手。
她今天做的是各种卤肉,还有卤菜的,反正万物皆可卤。
忙活了半天,一阵阵香味飘出来,村民们吃着卤味,个个双眼发亮:“好吃!”
叶采苹笑道:“我们作坊现在卖卤料包,大家有需要可以直接到作坊的零售处买。这都是配搭好的,一个卤包,就配刚刚我说的那个份量的水,然后放食材,就能做出好吃的卤味。”
村民们听着,全都答应着点头:“好好好。”
“这个......”此时,一个冷硬的声音响起:“这个卤味教给咱们后,料包你还要卖给别的村子和别人吗?”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怔了怔,回头,只见说话的是刘得财,正是跟叶采苹家不对付的人。
铁牛媳妇瞪大了眼:“刘得财,你脑子有坑?人家采苹就是做调料生意的,不卖研发这个干嘛?”
刘得财:“哼......我想着,咱们好不容易有个营生,就为了村子,也不该再卖。”
村民中极个别私心极重,听着这话,心里一阵雀跃。这卤味他们已经学会了,要是叶采苹不往外卖料包,那这卤味不就成了他们村的特色菜?
他们再守口如瓶,他们就能赚更多的钱。
叶采苹似笑非笑地看着刘得财:“又是你,这么多年不当搞屎棍,你就不安生了是吧?”
刘得财脸色僵硬:“不是……我、我就说说。”
便是他再愚昧,也知道现在的叶采苹他得罪不起。
但他就是按耐不住的,觉得不忿。
第469章 勤奋的铁牛一家:全村兴旺
不等叶采苹开口。
铁牛媳妇等村民已经愤怒地盯着刘得财:“采苹帮咱们还帮出仇来了?”
“采苹教我们做菜是情分,不教是本分,咋出了你这种贪心不足的黑心玩意!”
“要不是采苹办作坊,我们连活计都没有,全家一年到头都攒不下十两银子。眼下在作坊干活,一个人一个月就能领一两多银子。有些要技术的活计,还可以领到三四两,甚至是五六两银一个月。”
“咱们现在的好日子。都是采苹带挈的。”
刘得财脸色铁青,结巴道:“什么好日子……关、关我鬼事。我们家又没人在作坊里干活。现在连外村人都进作坊了,就我家没人进去!哼!”
赵铁牛:“呦呵,你咋不摸着自己的良心问问,为啥就你选不上?瞧瞧你今天干的黑心事,哪个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