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姜初不是很懂,“贿赂你刀下留人?”这明显不可能啊!
牛壮解释道:“他们想要小的砍人的时候,收着力,不砍断,这样受刑的人会更加绝望痛苦的死去。”
“大人,人太多了,特别是五位当家老爷,已经不下二十人来找我了,这才贴出告示的第一天啊!”
牛壮也是第一次见识这种局面,不过想到这些人做的孽,也情有可原,说实话,他不拿钱,都想这么做。
可是这样一来,被行刑的得有一半人要被这样对待,他怕大人怀疑他手艺不好。
姜初听得眼睛都亮了,她压低声音,“这样不违规?”
牛壮心虚,“大人,违规的,只是若只是一个人,无人在意,可是人多了,就……”
姜初遗憾,“算了,按规矩来吧!先生和孔主簿不准动私行,这样的事肯定也不被允许!你可别乱收钱啊!”
牛壮拍拍胸脯,当当作响,“大人放心,小的不是这样的人。”
姜初虽然这么告诉牛壮,但是私底下还是悄悄问了孔华。
孔华想了一下,“不可,这样对大人的名声不好,大人现在已经吸引太多人的目光,还是规矩点好。”
姜初只能点头。
“京城来信了。”孔华递给姜初,是太子的幕僚写的,告诉了京城现在的局势,和新刺史是怎么样的人。
是的新刺史居然还没到,因为他是个贪图享乐的人,是不可能赶路的。
姜初看完信,先是感叹,“杨太傅出手,真是狠辣啊!”
又道:“我比较在意的是,这个新刺史钟知铭,太子叫我配合他杀了他?这是何意?”
“大人忘了小维么?”孔华看到信的时候,心中已有猜测。
“李代桃僵?”姜初恍然大悟。
“是,这个钟知铭收买不了,只能杀,小维应该已经可以很好的代替他了。”孔华道。
“那我怎么配合?”姜初疑惑,她要派杀手去么?她倒是还养着一个,邱芝芝的夜杀,太子来过信,叫她处理了,她没处理。
现在夜杀一个人在绣坊当保镖,苦力,每天挑不完的水,劈不完柴。
孔华摇头,这点他也想了一下,太子应该不会让姜大人有暴露的危险,猜测道:“应该是让我们在有人起疑的时候,站在新刺史身边,打消别人的疑虑。”
姜初也觉得这个可能性很大,“或许太子还会有指示,我们先按兵不动吧!”
孔华又道,”因为赋税的事,丁家最近动作有点大,在各个县,到处收买人,我看季师爷好像注意到了。”
姜初笑了笑,“没关系,等收到京城的消息,他会更疑惑的,不过,我会打消他的疑惑。”
谁让季师爷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侍卫们已经彻底投靠姜初了呢!
由阿二牵得头,姜初询问了一下,都是孤儿,非常向往孔能的生活,特别愿意跟着姜初。
所以季师爷,他注定查不到任何东西。
至于季师爷在淮阳悄悄用的暗线,已经被孔华的人盯上了。
“那就放心了,这丁家要不要私下警告一下。”孔华担心他们太过急切,反而坏事。
姜初摇头,“不用了,杨丞科的态度,还有闻人将军的暗示,让我觉得杨家出了不得了的问题,这是太子的机会。只要彻底拿下淮阳,杨谙就养不起兵马了,还可以断了他的盐。”
所以太需要丁老爷去蛊惑这些人了。
孔华敬佩的看着姜初,短短几个月,姜初的成长太快了,特别是对人心的洞悉和把握,更是他所不及。
有些事情一点就通,就像先天就会。
孔华第一次感到遗憾,若姜初是男子就好了,就凭借她帮太子这些忙,和她的聪慧,与仁心,说不定可以当宰相的,可惜了。
姜初没注意到孔华的眼神,一心都在盘算,她可以拉拢那些县令,砍断杨家在淮阳的根脚。
时间一晃而过,九月初六到了。
天气很好,太阳也高高挂起,热烈的等着,准备驱散这污染青州多年的臭虫。
三个刽子手扛着锋利的大刀,目光如炬的看着被拉上刑场的人。
每个人身上都沾满了烂菜叶,第一天的砍张家人和他们手底下的伥鬼。
张田春已经好久没看过天空,他呆愣愣的跪着,从被谢辰阉割的那一刻,他早就盼着死了。
姜初身居官服,高高的坐着,面色冷冽的看着,淡定的听着百姓夹杂着各种方言的辱骂。
午时三刻一到。
“行刑。”姜初大声道,同时扔下处斩的牌子。
刽子手们喷出一口烈酒,大刀毫不留情的砍去,很快,刑场滚着好些人头,血流成河。
现场突然安静极了。
粘稠的血液蜿蜒流去,流到前排百姓的脚底。
终于有人痛哭出声,“女儿啊……你安心吧!姜大人给你报仇了啊!”
姜初不是个暴虐的人,看到如此血腥的场面,她差点吐出来,但是随即被哭声震住了。
她默默离去,李石和大山他们维持着秩序,也是在等人来收尸。
但是根本没有人来,张家人已经被流放,发卖,哪里还有人来收尸,有也不敢啊!
痛失女儿的人太多,他们哭完,直接自发拖着张家人的尸体,堆在一起,烧成灰,扬在粪坑里。
这是他们早就想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