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家里的事,什么都是娘和大嫂做,老黄牛活着的时候,大嫂和娘每天一样有做不完的事,现在老黄牛死了,就更累了。
牛花花担忧的看着嫂子,她害怕嫂子像老黄牛一样倒下。这个家里,只有嫂子对她最好了。
牛家依旧不放弃这块已经开了一些的荒地,反正冬天闲着也是闲着。
但是在荒地开好后,牛老太累倒了,吃了三副药,也还起不来。
牛家的事姜初不知道,她忙着组织人扫雪,青州下大雪了,只一夜,便到人脚脖子深。
姜初怕积雪压倒屋顶,到处安排人扫雪,忙得不行,至于烤肉的事,根本没时间,鹿是打回来了,只能被炖了吃了。
孔华召集了以前修河道的工头,找了人,由捕快们分散带着,去村子里看,怕有人被雪压住。
因为大雪还没停,下得人心慌。
姜初急得嘴上起燎泡,“这雪怎么还不停啊!是要下的有人高么!”
孔华正在算御寒的东西,闻言抽空道:“童言无忌,童言无忌。”
姜初就打了自己的嘴巴三下,“呸呸呸,我是乱说的,神仙老爷们千万别当真。”
县衙已经免费发放了一批棉衣,可是还不够,大雪又让人无法出行,“大人,我们做棉衣的棉花不够了。”
“我去买。”姜初立即道。
“青州城的都被买光了,商户们知道大人送棉衣,都低价送来了县衙。”孔华道。
“那只能收芦花了。我出去的时候,听到有老人讨论,说还会更冷的。”
“我已经安排人收了,绣坊的人手不够,我们得出钱招人了。”孔华显然也想到了。
姜初咬咬牙,“招吧!”她已经有点穷了,现在又抄不到家。
孔华算了算,“我们得用那五万两了。”可惜了,那本来是他打算留给姜初傍身的。
姜初就吩咐桑紫去取印章,“用吧,反正是白捡的。我一点都不心疼。”姜初哭丧着脸道。
孔华笑了起来,心里轻松一些,“没事,大人,我们还有那么多盐,开春可以卖一些,就有钱了。”
大雪足足下了三天,压垮了很多屋子,姜初就开粮仓,到处设置粥点,直接以工代赈,雪停后,就开始清扫积雪,搭建屋顶。
青州,泽城,兹县,三个相邻的县受灾最严重,姜初和其他两个县令都向朝廷写了公文,求赈灾的物资。
闻人图也以刺史的名义上书,可惜石沉大海,杨谙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他怎么可能会管。
太子就去跟皇帝哭穷,买粮送去给这两个县。
其实青州和泽城勉强能自足,泽城有姜初借的钱,屯了很多粮,兹县就不行了,闻人图挤出一些送去。
太子的粮可没那么快到,而且太子没钱了,估计买不到太多,他钱粮全部供在他养的军队里面了。
一直持续到年前,青州被压垮的房屋才全部搭建起来,青州的粮库也空了。
粮库一空,姜初就心慌,就算是快过年了,她依旧拿钱去买粮,直接找了洛娘子。
现在青州缺粮,洛娘子已经从娘家运了两批粮来,都被姜初买了,但是姜初好不容易有事相求,她咬咬牙答应了。
她继续派出管事,拿着信件去家里调粮,洛家看着信件,又迅速的调出了一批粮食,运往青州,同时又派人收粮。
昌国的粮价都因此提高了好些。
忙碌了快两个多月,姜初才得以歇息,而此时,已经只有五天就过年了。
姜初已经收到了好多年礼,她囊中羞涩,回不起相同的礼,连谢辰那里藏着的金子都花光了。
她就打算厚着脸皮送点厨房做的拿手吃食。乌先生心疼弟子如此拮据,就开始画画,盖上自己的印章,给姜初作为回礼。
姜初感动坏了,乌先生的画还是很出名的,他爱画画,但是不喜欢把画随便送人,也不喜欢拿画去卖,为了姜初,直接破例了。
“先生,您歇会吧!”姜初心疼的看着已经画了几个时辰的乌先生。
乌先生沉浸在画里,画完最后一笔,才放下笔,扶着腰站直。
姜初赶紧去扶乌先生坐下,又在背部垫了个枕头。
“你来了多久了?”乌先生喝了一杯茶,才开口。
“刚到呢!“姜初把茶水续上,又道:”先生,画已经够了,您不用再画了,而且,您的画珍贵,不如都留下吧!回礼我回点我的字好了,反正他们都是为了讨好我。”
乌先生敲了敲姜初的头,“不可胡说,此次雪灾,青州的员外们免费捐赠布料,木材,砖瓦,各种急用的东西,你也应该懂礼周到一些。”
姜初也知道,可是先生每天画画,画的手都僵了,姜初实在是心疼。
爱好变成任务,那可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见弟子情绪低落,乌先生道:“最近每日作画,为师的画技又涨了几分,而且画画的心境不同,为师时常沉迷其中,受益匪浅。”
姜初不信,“我知道先生是在安慰我。”
乌先生失笑,他并没有说假话,他扶着腰,取出一幅画卷递给姜初,“展开看看。”
第126章 家
姜初拿着画卷,收拾了一下桌子,然后铺开,一下就看的愣住了。
长长的画卷,一个个人物跃然于纸上,姜初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画上的她正坐在李子树下,笑得眼睛弯弯,正和桑紫说话,桑紫和桃香围着她,可以看出兴奋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