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并且尚雅记得等到再过一段时间还会直接默写课文段落,默写后的第二天将默写本发下来,不及格的同学要将默写的段落全部抄十次。
  因为尚雅特别有自知之明,所以在默写结束后,也不用等默写本发下来看成绩,她就提前先将段落抄十次了。
  毕竟她是永远都不可能及格的。
  这辈子都绝对不可能的!
  痛苦地默写完了单词,交上去,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讲短文改错的知识点。
  尚雅瞪着眼睛盯着黑板,努力想要听懂吴老师讲的内容。
  其实吴老师说的话她是懂的。
  “……短文改错中的常考点,冠词误用,名词单复数,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动词时态和语态,代词;还有定语从句先看关系词,判断关系副词和关系代词在主句和从句当中的连接作用……”吴老师的语速会不自觉加快,然后在她意识到语速过快后又会逐渐减慢语速;教室里就只剩下做笔记的沙沙声。
  尚雅也在很认真地疯狂抄笔记。
  她能听懂吴老师说的知识点,但是更详细的内容就不懂了。
  比如她知道关系代词有that、which、who、whom和whose,关系副词包括when、where和why等,但是何为误用她就不解了。
  再说到关系副词修饰先行词。懂。
  先行词是前面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懂。
  但是that也有可能代替关系副本,还有后面巴拉巴拉的知识点。尚雅又开始迷糊了。
  思考了很久,她又在笔记本的这一块打了一个星星。
  英语的一百五十分,也还是要多拿一分是一分的。
  明晚的晚自习是吴老师坐班,到时候可以拿着这两天听课不懂的知识点过去问。
  她得要都自己负责,不能就这样随便糊弄一下,然后把自己都糊弄了。
  尚雅缓慢呼出一口气,然后继续听吴老师说着。
  笼统地讲完从句的部分,吴老师按了下一页ppt,就讲到时态。
  这又是尚雅的一个半盲区。
  她对于时态就只有一个笼统的认知,什么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过去时是be(was/were)+过去时态的动词;现在时貌似是时态原形和be(am/is/are)+动词ing形式;将来时在她的记忆中存在最弱,只记得be going to do和will/shall+do。
  但等看到吴老师在黑板上的板书,尚雅都不知道是用琳琅满目还是目不暇接来形容更为恰当,反正她的脑子是有些死机了。
  神游的那几秒,尚雅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
  下辈子老娘要做英国人,这样就不用学英语了。
  万恶的英语,去死吧!
  尚雅在心里画了无数个圈圈疯狂诅咒,不过手中的笔却一刻也没有停。
  ppt上已经翻了几页,吴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在黑板上板书笔记,两面黑板都写满了时态和语态类别的知识框架,大家听着讲的时候就抄抄抄。
  虽然现在也才高一,但以吴老师的进度,大家都怀疑已经提前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了。
  直到下课,大家才感觉好像终于能从疯狂来袭的知识点里爬出来,喘口气。
  尚雅再看了看她已经抄完的时态知识框架笔记,才将笔记本合上,然后像永世不得翻身的咸鱼一样趴在桌子上,一动都不想动。
  下课后每天的值日生也没有上去擦黑板,还有部分同学还没有做完笔记的,就继续刷刷刷地抄着。
  英语课代表梁森从办公室回来,又拿了一沓青灰色的练习卷发下来。
  看见放在抽屉里的卷子,尚雅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才高一就已经这么多卷子了,整个高中简直就是雍卷子堆叠起来的学生。
  记得前世班上有一个同学将从高二第二学期的第一轮复习开始,把所有做的卷子,按照六科分类装订起来。在高考后她发了一个朋友圈,就是把六科做过的卷子全部叠在一起,她站在旁边拍的照片;三叠卷子摆着的高度,和她的身高持平。
  如果是从高一开始攒试卷,估计能够攒到教学楼的高度。
  拿到刚发下来的练习卷,尚雅就注意到这份练习卷就是六篇短文改错题。
  这也是吴老师的讲课风格,会穿插着讲课本上的课文内容和考试技巧,然后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相对应的题目。
  直到下一节课上课前,才有今天的值日生上去擦黑板。
  尚雅继续趴在桌上冷却待机到下一节课的上课铃声响起,老师进了教室,班长喊了起立,才终于待机结束重启脑子了。
  看见下一课节是上历史课,尚雅终于觉得懵逼的脑子又可以休息一会了。
  现在她的信息输入量太大了,需要好好捋一捋知识框架,不然真的脑子嗡嗡的。
  而历史老师讲的课对她来说是显而易见的简单,她都不太害怕历史老师会随机提问到她,就右边耳朵听一下历史老师现在讲到什么知识点了,左边脑子继续思考着上一节课的时态语态知识框架的问题。
  吴老师貌似说下一节课要讲第四单元的课文,等到期中考试回来就要开始上必修二的课程了。
  高一第二学期开学就文分科分班。
  高二第一学期期中之前基本上就上完所有课程,开始进入高考一轮复习;就算是进度比较慢的课程也在第二学期开学的时候收尾了。
  时间过得怎么就这么快!她明明才刚重生回来,也才刚刚高一开学一个学期,怎么感觉马上就要开始高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