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所以现在看到这份卷子,她有一种遇见半生不熟的第二次见面的熟人的感觉。
五分钟后,考试正式开始的铃声响起。
尚雅立刻翻到作文页面。
前面是一则材料,这都不重要了。
重点信息在后面。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会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注释1)
谢天谢地,她唯一记得的就是高考作文题目。
幸好题目没有出现变化,不然的话她的心态可能就要崩几分钟才能重新粘起来了。
虽然她不记得原来高考要求是演讲稿形式,但也没有任何影响。
之前也写过无数次演讲稿形式的作文,她能够很轻易就将她早已写好的那篇自认为堪称完美的作文套入演讲稿的形式。
于是尚雅就开始飞快下笔,一气呵成地完成这篇靓丽的作文。
不愧是她用三年时间来修修改改完成的作文,从头到尾看一遍,她都觉得特别满意了。
完成作文后,她才翻到前面,继续认真地做起其他题目。
议论类文本阅读是《照亮与雕刻民族的灵魂》选段,通过文本信息完成三个选择题。
实用类文本阅读是分别摘编自《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和《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这个篇目的主题是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的主题,对应的是两道选择题和一道6分的大题。
尚雅认认真真阅读材料,从文本提取出信息点,用简练的语句回答题目。
文学类文本阅读则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水》。
她的语文阅读解题目的经验很丰富,不过尽管回答得很顺畅,但她也不敢有丝毫松懈,反而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力求拿到最多的分数。
前世,同样的题目,她能够拿到135分。
这次,她必须要突破上次的极限,才能对得起重生的自己。
而且高考的时候也没有平时老师们的压分,她肯定可以拿到更高分。
做完现代文阅读后,就是古代文学阅读。
文言文是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贾谊的部分,尚雅对古文的涉猎较广,但也不能疏忽词语解说和内容概括分析里面最有可能埋下的陷阱。
而古代诗歌阅读则是<a href=https:///tags_nan/songchao.html target=_blank >宋朝诗人陈与义的《题许宁画》。
接下来就是古诗词默写。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鷃无法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注释1)
尚雅填下答案: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注释1)
这题就比较简单,是《蜀道难》的“力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只是容易出现错别字。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注释1)
这句的答案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完成古诗词默写后,尚雅又认真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
后面还有语言文字运用题,有三道选择题和两道大题。
做完试卷后,尚雅就将答题卡的选择题填涂完毕。
看见还剩二十多分钟,她便认认真真检查起试卷,看看前前后后有没有错别字、漏字的情况,或者是答案写错题目的这种大乌龙事件。
直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她才将答题卡翻到前面一页,然后放在桌面上,等待监考老师来收卷。
两个监考老师,一个站在讲台上维持纪律,一个下来逐个座位收答题卡,收完答题卡又收试卷和草稿纸。
等到监考老师清点外答题卡和试卷后,才让考生有序离场。
尚雅拿着笔袋走到考场外面,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感觉油然而生。
今天的天空真蓝啊!在走廊上驻足片刻,尚雅一边望着外面的天空,一边天马行空的想着。
不过现在也算是将高考完成1/4了。
在饭堂吃完午饭后,尚雅就迫不及待回宿舍先睡个午觉再说,下午还要继续考数学呢。
其他同学也陆续回到宿舍。
大家都秉承着在所有考试结束前绝口不提和考试相关的事的原则,基本都是回到宿舍就抓紧时间好好休息了。
数学是一个很考验脑子的科目;如果是状态不好的情况下,肯定也不会发挥得很好。
数学考试是从下午三点到五点,她们就调了下午一点半的闹钟,提前起来洗把脸喝点水,让脑子清醒一下。
下午就无需再回教室,而是直接过去考场。
还是和上午语文考试一模一样的流程,拿到试卷后,尚雅也是先看前面的选择题,然后等待考试开始的铃声响起才动笔做题。
尚雅对于高考数学的题目,唯一有印象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断臂维纳斯了。
但是这没有任何用。
网络上“断臂维纳斯”的身高是204cm,和试卷上的四个选项没有任何关系。
到考场上,她还是要认认真真通过计算来算出答案。
她就开始从前面做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