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到了饭点,他便和其他人一起用饭,等楚锦佑的消息。
  沈亦初用完饭,便看到楚锦佑和侍卫们回来,身后还跟着一大帮人。
  “来人,清点人数,准备归城!”
  楚锦佑一声令下,已经痊愈的百姓们着急见到亲人,无一不兴高采烈的。
  百姓们笑着抱作一团,感叹终于苦尽甘来,但他们哪里知道城内也已经沦为炼狱,死伤无数。
  沈亦初凝神一看,楚锦佑身后跟着的不就是上次在乔迁宴中,见到的文武大臣们吗?
  怎么都出来了呢?
  还未等他多想,营地里的所有人都开始收营整顿,准备进城回家。
  然而楚锦佑的一番话,令百姓们惊恐不已。
  “吾知你们已然病愈,想要归家,但城内的疫病比城外更甚,且死伤更为严重,若你们执意还要进城,那便跟随于吾,若想求自保,便可继续留在此处,吾已将情况告知与你们,如何抉择看你们自己。”
  文武大臣掩面流涕,氛围变得沉重起来。
  百姓们纷纷都看了一眼沈亦初,朝楚锦佑询问。
  “敢问五殿下,小沈大人可会回城?若小沈大人回,我们也一同回去!”
  “对!小沈大人在何处,我们便在何处!”
  “我们的病已经好了,可以帮上小沈大人了,我们不会给小沈大人添麻烦的。”
  “老夫虽然半截身子埋入土,但还是有把子力气的,到时候全凭小沈大人差遣。”
  “我们不要银子。”
  “……”
  百姓们已经把沈亦初当做神医再世,连疫病这种程度的病都能医好,他们怎能不愿跟随其左右呢?
  沈亦初被夸得脸都红了,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尴尬地脚趾扣地,“都是大顺的子民,理应互帮互助,大家过誉了。”
  他话音一转,态度严肃起来,“不过,我好不容易把你们治好,可不能让你们再蹚一趟浑水,年过五十的和不足十八岁的人便在城外安歇着吧,你们身体抵抗力弱,再生一次病会扛不住的,还是不要冒风险了。”
  百姓们听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每一张脸上都带着坚毅的表情,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态度。
  他们要与小沈大人共进退,命都是小沈大人救的,便是死了又如何?
  况且,小沈大人遇到危险,永远冲到最前面保护他们,他们又怎能在小沈大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离开?
  沈亦初心中滚烫,感动得差点掉眼泪,但他还是凭借这些天对百姓们的了解,精准地把十八岁以下和五十岁以上的人筛选出来,身子羸弱的孩子他娘这种弱势群体也被筛选出来。
  “张伯,您都快六十的人了,回帐篷歇着吧,回了京是要干很多体力活的,你身子受不住。”
  “李姐姐,你五日之前刚生完孩子,需要坐月子,就留在城外吧。”
  “小弟弟,你不是才十五岁吗?也没成年,别去了,听话。”
  沈亦初一一劝说,但百姓们一口咬定自己正当年,可以回京帮忙。
  他求助地看向楚锦佑,希望楚锦佑帮他劝劝这些倔驴,将人留在城外营地。
  “其中利害,吾都已言明,若各位执意如此,便都跟上来吧。”楚锦佑知道沈亦初是什么意思,但倔驴就是倔驴,十头牛都拉不回来的人,他该如何劝呢?
  “老楚!你怎么这样?这里面可还有孕妇呢,怎么能让孕妇也跟着我们冒险?”
  沈亦初急了,他恨不得这些人都留在城外,怎的楚锦佑在这种情况下还在跟他唱反调?
  楚锦佑无奈,开口解释,“回京是要将侍卫全部带走,若是留下这些人在城外,没了侍卫们的保护,他们是扛不住野猪和猛虎的袭杀的。”
  “太医们也是要回去为城内百姓诊治,若城外之人稍微有个头疼脑热,又没医者看顾,岂不是更糟?”
  “城内并非没有安全之处,可以让身子羸弱之人随我回府,如此也能解燃眉之急。”
  这个解释听起来还算合理,沈亦初勉强接受,“那就照你说的去做吧。”
  决定好后,众人齐心协力地将营地拆了,包括二皇子和六皇子的帐篷。
  可怜两位得了疫病的皇子,只在城外待了不到七日,又要被迫撵回了城。
  不但如此,两位皇子是被侍卫们抬进城的,期间还要忍受同行百姓的注目礼。
  可以说里子面子都没了。
  “六皇弟,你何时得罪过小沈大人了,按理说你我贵为皇子,也应该被人用步撵接着,怎会如此寒颤啊?”楚锦翎躺在担架上,双手捂脸,实在是太丢人了。
  自从被人抬上担架,楚锦玉全程黑着脸,听见二皇兄满是嫌弃的话语,心中更为烦躁,不想搭理楚锦翎。
  一众人浩浩荡荡地进入京城,并选择在旧街安营扎寨。
  其一,旧街的百姓死伤惨重,整个旧街的人几乎都已经死光,只剩下一小部分人还在垂死挣扎。
  其二,旧街的房屋都是现成的,足以容纳下几百人,无论做些什么,都是能施展开的。
  其三,之前在城外帮忙的外卖员,他们的家便是在旧街,不能让外卖员们寒心,也是优先为旧街百姓诊治的原因。
  至于两个带病的皇子,则被侍卫们送回各自的府邸,还附赠了沈亦初特别定制的药方,相信过不了多久便能痊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