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谁说良药一定苦口?
2030年11月23日。
明天就是谭千觅的生日,莫余霏还远在另一座城市,她是被舒嘉喊来处理一些事情的,紧赶慢赶才在下午六点前处理完。
“不吃个晚饭吗?”舒嘉本准备直接送人走,得了林笙的指令后转口问。
莫余霏摆摆手,“不留了,千觅明天生日,我得赶回去。”
“哦。”舒嘉低头啪嗒啪嗒就给林笙发消息,抬头从宽大的袖口中钻出几根手指摆了摆,“那行,再见。”
“回见。”莫余霏戴好围巾,转头钻进寒风中。
今天没有太阳,阴沉沉的天和寒风一样不招人待见。
她吸了口气,步履匆匆往车站赶。
好在一切都顺利,车也没有晚点。晚上十点出头,她站在了家门口。
思索片刻,她没去摸包里的钥匙,而是选择敲门。
这个时间千觅一般是在客厅看书。
她想象着谭千觅趴在沙发上,小腿翘着晃来晃去,还会时不时换个姿势,一会儿侧躺,一会儿横卧,一会儿又不怎么端正地坐起来,到这时候,她的腿估计还是不怎么老实,要搭在沙发边晃悠。
想着想着,眼角眉梢就情不自禁流出笑意,归心似箭的急切也化作轻而柔的期待。
听到敲门声后,说不定还要小小声嫌弃自己事儿多,明明带着钥匙还要她去开门,是嫌她行动很利落吗?
大概会一边嫌弃,还是一边来开了门。
这天气,弄不好还要从冰箱里捞出一瓶冰水贴在自己脸上,来“惩罚”一下自己。
只是想象,某人就将自己搞得春心荡漾了。
然而过了一分钟有余,门内依旧没有动静。
难道在房间?
她又敲了敲门。
等了几分钟依然没有动静。
巨大的恐慌将她裹挟,去摸钥匙的手也忍不住颤抖。
丰富的想象力能让她动不动就颅内高潮,也能让她因为一点风吹草动而担惊受怕。
打开门的一瞬间,她感觉自己的心跳停滞了。
房间里是黑的,千觅不可能在这个时间睡觉,就算睡觉,也绝对不会关灯,更何况自己还没有回家。
呼吸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齿轮一样,一卡一卡的进行着,喉咙与胸腔都在颤抖。
怎么可能?
千觅不可能出去的。这个时间节点,而且甚至没有告诉自己……
大脑不停地恐吓着她脆弱的心脏。
所有的表情与房间内的光线一般,陷入沉寂。
数不清的杂乱思绪奔腾而出,她无法处理,控制着这副仿佛不再属于自己的躯壳寻遍了整个房子,也没有找到人。
谭千觅真的不见了。
“嘟嘟嘟——”
电话也没人接。
她又去检查所有的通讯工具,确认的的确确没有收到谭千觅的短信。
膝盖一软,她滑坐到温软的地毯上。
那是为谭千觅准备的,方便她腿受不住了、累了,能随时坐下。
手指碰到地毯上柔软的绒毛,这想法让思绪更狂乱。
惊喜?
不可能。
最近没有任何迹象能表明千觅要做什么特殊的事。
她强行压下那些管控不住的思绪,给言律等人发了消息,而后去调监控。
暂时没有人回复。
监控只显示谭千觅主动出门了。
她枯坐半晌,忽然想起什么,冲进书房中,在书架最下层的暗格里找到了一块特殊用途的移动硬盘。
最后再找了一遍,又联想了任何谭千觅有可能会消失的原因,确认的确出了意外后,她把硬盘插进电脑中。
十分钟后,她打通夏鱼的电话。
“喂,莫余霏?干嘛?”
“千觅在你那儿吗?”她的语气和平常差异不大,只是听起来有些平。
夏鱼又不是谭千觅,哪会注意到这些细节,不明所以嗯了声,“在啊,怎么了?我刚把她接走没多久。”
“你们在哪儿?”她问完,又补充一句:“我回家之后发现她不在家。”
元明区东街301号。
“元明区东街301号。”夏鱼倒是答得利落,“你过来吧,正好我晚上就不用送她回去了。”
“好。”
电话挂断,莫余霏开车驶去。
等红绿灯的间隙,她失去聚焦的眼神落在空中,思绪弥漫过理智的山岗。
这是第一次谭千觅没有告诉她去向。
或者说,这是第一次她不知道谭千觅在哪里、在做什么。
这本身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但等她仔细回顾时发现,还真是这样。
有意无意的,谭千觅总会让她知道自己在哪儿,在做什么。
她被宠坏了。
她感到失控。
可她又明白也许只是千觅遇到了出乎意料的事情。
但……
会不会是她厌倦了,厌倦了什么都要事无巨细、想方设法告知自己。
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她们并不是不可分割的。
这种认知让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如若没有见过太阳,那她尚且还能忍受黑暗。
可经历过漫天花落的四月春光,哪里还愿意重新步入寒冬?
一念生万念,诸多想法压着理智,又被理智束缚,就此在脑海中拉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