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您何必这么担心呢?”方舟绕到站长面前,雪橇犬则挡住了出去的门,“就算他们知道了也没用,联军主力都在围攻伊甸,想再分一支人马收拾贸易站也不容易,至少动员时间肯定不少;而我只要成功召集了援军,就能赶在他们之前打败联军,到时候他们作为失败者的一方,怎么可能再来清算您呢?”
“那你怎么保证一定能让其它避难所帮忙?”
“收到回信之前我肯定不会离开啊,要是他们拒绝了,您直接把我抓起来献给2号,不就能让自己安全了吗?”
“嗯……也是,但伊甸发展起来了对贸易站也没好处呀!”
“那难道让联军占据伊甸对您就有好处了吗?伊甸既然已经现世,再考虑这种问题显然没有意义吧?况且贸易站在东边,伊甸则位于西边,有那么一大片暗色岩横在中间,伊甸怎么可能取代贸易站的地位?反倒是双方之间如果能建立起稳定的商贸合作,打通东西方的隔阂,难道不是对贸易站的发展更好吗?”
“嘛,你说得也对,”站长本来就只是为了拒绝而找个借口,没想到被方舟防住了,便试图再先编几个,“但是……”
“没有那么多但是了,您十五年前不久帮助过孤城她们吗?如果联军想要对贸易站下手,十五年前的理由完全可以翻出来继续用,如果他们不想或没有能力对付你,那么你这次帮了我一样不会受到威胁。”
这话倒是说到站长心坎里了,他倒不是不想帮忙,只是单纯地惧怕联军,如果能保证贸易站安然无恙,他其实也想做个顺水人情。
“啧……行吧,行吧,”站长纠结了半天,最后才摆了摆手,“我不收你钱,你自己捣鼓去,要是出了事我就说是你自己偷偷溜进去的!”
“成交!”
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方舟被带到了通讯室,面前的机器乍一看倒有种随意拼凑的废土风,操作方式也十分复古,像电报机一样要对着同一个按钮反复敲击,方舟打开翻译本,打了个腹稿就开始发。
首先是对自己的老熟人们,比如555号的通讯线路提示已开通,大概率就是地下城的人接手后恢复了一些基础功能,由于之前饶了四指一命,方舟可以放心大胆地催促他们帮忙。
101号暂时和贸易站还没有建设通讯,但他们的第一只商队已经出现在贸易站门口了,方舟刚一到就和他们打过了招呼,对方承诺会派出一支海军,从南边绕路到死区,速度应该会比北方联盟要快不少。
至于85号和85号,他们的重建工作正需要人手,加上得罪2号会影响合并议程,方舟便没有通知他们。
接下来就是一些时常惨遭大避难所迫害、但实力又也没沦落到自身担保的中小型避难所,列如刚在煤矿贸易上被宰了一把的551号,这样的避难所有很多,即使不能全部拉拢过来,只有大部分也足够了。
但方舟还是对每一个避难所都发了一份有针对性的长篇大论,既说明了自己已经得到了14号和北方诸多避难所的支持,让他们有胆子跟过来;又痛斥了大避难所对他们的不公待遇,以求调动民众情绪;最后还承诺了如果援军的实力仍不足以对抗联军,自己也允许他们临阵倒戈,总之就是让他们把心放在肚子里。
最后的最后,方舟又发给了中立但掌握廉价造纸技术的49号,要订购一大批硬纸壳子做的假坦克和假装甲列车,越多越好,整体不需要什么功能,只要看着像就行,但轮子和履带至少能转动,货麻烦送到南北高速公路的西南站口,那里是北方联盟的集结点。
49号大概不清楚伊甸那边的事,对这份订单百思不得其解,以为有人吃饱了撑的拿自己寻开心,双方来回发了好几封短信,才勉强确定下商品要求和付款方式。
这种假坦克自然是用来伪装假装甲部队的,目的是通过恐吓来逼迫联军和谈——这是与9号讨论后的结果,毕竟人口也是十分重要的资源,真打起来了,到时北方死伤惨重,肯定会在后续的利益分配中落得下风。
而方舟则是出于一些风险上的考虑——要是援军打输了,那可真就完犊子了,到时别说什么伊甸,她和孤城能有个全尸就谢天谢地了。
所以能不打就不打,只是和谈这两个自己不适合从己方说出来,她才琢磨出这么个下下策。
等了大概一两天,几个避难所都陆陆续续地回信了,结果也都是预料之中,绝大部分避难所都同意参加,但派出的人手实在少之又少,虽说凑吧凑吧加起来也能有个几千人,而且人少更方便集结赶路,但战斗力如何真保证不了。
也就对外面的局势两眼一抹黑的101号比较实诚,一口气派了十几艘大型远洋船来协助运输,而且已经在港口集结完毕了,这样一来能把抵达伊甸的时间就缩短到十天之内了,顺利的话可能一周就好,只是如此的话能收到的纸坦克肯定就变少了。
于是为了让联军无法做好充分的准备,方舟决定再走一步险棋。
“尊敬的5号避难所,虽然我们此前多有摩擦,但如今2号率领的联军正同时威胁着我们双方,为了对抗联军,我正式地向您提议结盟,不必担心我们是在哄骗你,我们已经集结了六十余个避难所的上万名士兵,不日便将抵达死区附近,届时希望您能帮忙从后方袭击2号避难所,我们里应外合,先将联军一举击溃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