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姜清窈今日有些走神,直到谢瑶音扯了扯她的衣袖才回神,迟钝地应了一声:“......什么?”
  “窈窈,”谢瑶音打量着她,“自打回京后,你总是若有所思的,是有什么心事吗?”
  心事?姜清窈的思绪又有些飘散,想到了那日隔着马车,那少年一字一句提出的问题。
  她几乎可以确信,谢怀琤确确实实下定了某种决心,想要做出一些事情来改变如今他的处境。只是这转变的契机究竟是什么,她却想不通。
  看来,他也知道,接下来的路会非常艰难,或许需要采取一些非常手段。所以,他才会那般小心地向着自己说出那句话吧?
  姜清窈眼前仿佛浮现出了那日少年的模样。他的眸子依然黑沉明亮,看着她时的目光专注而又灼热。隔着马车的窗子,他的眉眼清清楚楚映在她眼底。
  有那么一瞬间,她在如今的谢怀琤身上看到了他小时候的影子。多年过去,少年的面容变得成熟而坚毅,但不变的是那倔强又义无反顾的神情。
  正因如此,她不曾犹豫,便给出了回答。
  ......
  “阿瑶,我没有什么心事,只是觉得在猎场的这些日子着实疲惫,”姜清窈按捺住思绪,笑着向谢瑶音道,“不必担心我。”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萤雪殿。刚迈进院门,便看见正前方是两个熟悉的人影。
  荣安郡主闻萱宜正拾级而上,她身后则是三皇子。两人一前一后,距离极近,但却并未言语。
  谢瑶音看着他们,悄悄向姜清窈道:“窈窈,你觉不觉得,其实三皇兄和闻姐姐很像。”
  姜清窈问道:“哪里像?”
  “三皇兄生性潇洒豪爽,乍一看似乎和闻姐姐的沉静寡言并不相像,”谢瑶音思忖着道,“但他们二人身上都有一股特别的气度。三皇兄虽平素对我们总是笑眯眯的,但他不说话时,其实看起来颇有几分拒人千里之外的清冷。”
  她努了努唇:“便如此刻。”
  姜清窈看向前方,不知是不是听了谢瑶音的话,她突然也觉得这两人的背影轮廓都透着一股冷冽之气。
  这个念头刚刚转过,两人便见闻萱宜大约是走神了,不小心被裙角绊了一下,身子一晃。她身后,三皇子眼疾手快,很快迈步上前,伸手扶住了她。
  两人的身体短暂一触,随即分开。闻萱宜轻声道了声谢,便转身向着风荷堂走去。三皇子略微顿了顿后,也向着相反的翠微堂行去了。
  姜清窈驻足,看向了翠微堂的方向,一时间有些出神。不知谢怀琤今日是否来上学了?
  她怀揣着这样的念头,心不在焉地等到了散学的时辰。然而她们正打算离开,忽然听见殿外宫人禀报,说是皇帝来了。
  皇帝平日政务繁忙,甚少来萤雪殿,最多是召见诸皇子前去问问功课。众人对此也很是意外,纷纷快步出了殿,俯身请安。
  一时间,殿前的院子里站满了人。
  皇帝面对孩子们时,大多数时候都是和颜悦色的。此刻,他负手立在原地,身畔陪侍的则是太子谢怀衍。
  “朕今日去东宫见太子,回宫时想到了你们,便想着来瞧瞧,”皇帝慈爱的目光徐徐扫过众人,“既然来了萤雪殿,便要时时刻刻记着这座宫殿的名字,以此提醒自己好生念书,勤学苦读。”
  “谨遵父皇教诲。”三皇子领着众位弟妹躬身回道。
  姜清窈站在后方,低眸盯着自己的裙角,静静听着皇帝发话。许久,她听见皇帝冷沉的声音响起:“朕怎么觉得少了人?何人敢不尊夫子,不来念书进学?”
  她心中一紧。方才借着向皇帝请安的时候,姜清窈扫视了一遍众人,没有发现谢怀琤的身影。他一向刻苦,若不是实在病痛难忍,必然不会耽误了这等正事。
  偏生今日皇帝又来了,姜清窈一面担忧着谢怀琤的病情,一面又情不自禁替他担心:若是皇帝见他没来,再不分青红皂白地发怒斥责他,又该如何是好?
  听了皇帝的问话,谢怀衍犹豫未答,反倒是下首的六皇子按捺不住,抢着道:“父皇,五皇兄没有来。”
  皇帝面色一冷,那锐利而带着锋芒的眼睛眯了眯,声音愈发阴沉了几分:“怎么,他向来都如此惫懒吗?”
  谢怀衍垂首,掩去眼底的一丝异色,并没有半分想为谢怀琤解释的意思。三皇子面露不忍,微躬了躬身子道:“父皇,五弟他晨起便遣了人向萤雪殿的夫子告了假,亦托我向夫子解释一番缘由。他昨夜至今一直高热不退,加之......伤情迟迟未愈,实在无法起身。望父皇念在他病势沉重的份上,宽宥他这一回。”
  皇帝神情一凝,眼底泛起波澜。
  六皇子本想借机诋毁谢怀琤几句,然而却见方才还一脸恼怒的父皇忽然变得
  平静,顿时意识到情形不对,便只能悻悻地住了嘴。
  姜清窈听着三皇子出言解释,这才悄悄松了口气。耳边,皇帝久久未曾出声,只听得见他略微急促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众人只听得皇帝自喉咙里逸出一声极幽微绵长的叹息,如薄雾一般,很快被风吹散。他没再多说什么,很快便转身离开了。
  姜清窈直起身子,望着皇帝的背影。那声叹息究竟饱含了什么意味?他会不会终于意识到,那日的谢怀琤为了护着他,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