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就在众人各怀心思时,病中的皇帝又猝不及防下了一道旨意。
  旨意传到姜府,令原本就为谢怀琤而忧虑不安的姜清窈如遭重击。
  令:太子与太子妃择日完婚,于新岁前礼成。
  送走了宣旨的内侍,姜清窈再也支撑不住,无力地跌坐在床榻之上。
  明明再有几日,她便能等到谢怀琤回来。那时,兴许一切还有转机。可为何皇帝偏偏在这个时候下旨令他们行婚仪呢?
  姜清窈低眸,泪一滴滴落了下来。这些日子终究是在自欺欺人,她以为自己能够永远沉溺在这样的平静和安稳之中,可圣旨却依旧无力更改。
  她不会怨怪谢怀琤的无能为力。他已经做到了力所能及的一切,可是谁又能拗得过至高无上的皇权呢?
  谢怀衍虽然处境大不如前,但毕竟还是储君,皇帝对他的婚事自然是十分上心。况且,太后自从赐婚后,身子虽有好转,但毕竟上了年岁。兴许,皇帝想着快到年节了,希望宫里多些喜事,能让太后开颜。
  “窈窈......”姜湛自屋外走进,看着妹妹泪眼朦胧的样子,心中愈发不好受。
  他想要安慰她,却觉得任何话都是徒劳。只能勉强笑道:“事已至此,只能听天由命了。但只要姑母还在,太子殿下便不会薄待你。”
  然而姜清窈却陡然摇了摇头,紧紧咬住唇瓣,声音发颤:“哥哥,我不愿嫁。”
  她几乎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失声啜泣道:“我不要嫁给太子......”
  “窈窈,”姜湛上前轻轻拥住她,同时将她不甘的哭诉声掩盖过去,“哥哥又何尝想让你嫁呢?即便是姑母,也不愿看到今日这一幕,可是,我们没有办法与陛下相抗。”
  “我们也不能去责怪五殿下。他纵然再不愿,却也无法抗旨。我知道,他之所以愿意领命出征,其实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获得军功,从而能够设法动摇太子的地位,破坏掉你二人的婚事。”
  姜湛苦笑:“我本以为,待他顺利回京,便有事成的可能性。可天不遂人愿,陛下不知又听到了什么话,一改往日的态度,又借口为了太后着想,匆忙定下婚仪之事。”
  他的面色渐渐变得严峻:“我想,太子一定在陛下面前说了什么不利于五殿下的言论,才会让陛下的心意有了这样大的转变。”
  姜清窈止住泪,一颗心再度揪了起来:“他会不会出事?”
  姜湛默然,摇了摇头道:“一切只能等他回京后,看陛下态度如何了。”
  “窈窈,”他严肃道,“你与太子不日便要成婚,你万万不可让他知晓你与五殿下之事。即便你心中再不舍,再难过,也不能表露出分毫,否则便是被太子抓住了把柄,你的处境便会岌岌可危。”
  姜清窈凄然一笑:“事已至此,我早已死心,哪里还会心存期望呢?”
  她道:“我的命已然被圣旨决定,无法改变。我只希望姜家能够平安。若是以我的婚事为代价,能换得太子对姜家的庇护,那么我便心甘情愿嫁给他。”
  姜湛心中酸楚。这一切,原不该妹妹背负的。可是,他却只能眼睁睁瞧着妹妹一步步走向那未知的以后。
  兄妹二人相顾无言,只觉得心底空茫,如同被凿出了深不见底的洞。
  *
  即便再不情愿,成婚的那一日也终将会到来。婚仪前一日,姜清窈入宫去向皇后请安。
  她许久未进宫,皇后和谢瑶音看到她时,都各自红了眼眶。
  “窈窈,快到姑母跟前来,”皇后心疼地瞧着她,不住地打量着,“你好似瘦了许多。”
  姜清窈不愿让姑母担心,强撑起笑容道:“大约是近日裁制的衣裳格外合身,才让姑母觉得我清瘦了些吧。”
  皇后见她神情憔悴,心中不忍,便刻意没有去提那近在咫尺的婚事,而是尽量说了些轻松愉快的话。姜清窈明白姑母的苦心,纵然心中一片愁云惨雾,却也不得不打起精神陪着她叙话。
  姑侄二人说了许久,皇后便嘱咐谢瑶音陪她待一会。
  两人去了枕月堂。姜清窈瞧着阔别多日的宫殿,苦笑道:“我原以为,我还可以无忧无虑地在这儿住许久,却不成想,往后我怕是再无机会了。”
  谢瑶音勉强扬起笑脸安慰道:“窈窈,往后你还是可以时常来永安宫,难道你不想见我吗?我还等着你继续手把手教我练字呢。”
  姜清窈看向她,笑了笑道:“阿瑶,放心。我已经能够平静接受这一切了,你不用这般小心翼翼。”
  她苦涩一笑:“事已至此,我不会再有任何痴心妄想。”
  “窈窈,”谢瑶音沉默半晌,小心翼翼道,“那你和五皇兄......”
  姜清窈心尖一痛,面上却依旧平静,淡淡笑了笑道:“我会一直记着自小与他相识的情分。但也仅此而已。”
  谢瑶音怔怔地看着她,好似也感同身受了那种悲凉和麻木。
  许久,她正想换个话题,却不想殿外传来宫人的通传:“太子殿下来了。”
  谢瑶音一愕,下意识看了眼姜清窈,却见她神色平淡,无悲无喜。那边,谢怀衍已经迈步走了进来,温声唤道:“阿瑶,窈窈。”
  “皇兄......”谢瑶音察言观色,看出谢怀衍有话要对姜清窈说,只能一步三回头地离开。
  脚步声逐渐远去。姜清窈站在窗边,沉默地看着窗外的景致。谢怀衍缓步走至她身畔站定,并未急着开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