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只一眼,他便明白她是煎药时被滚烫的汤药烫着了。
那日帮她抹药时,她偷偷地看着他,笑得温存而甜蜜。她以为他没瞧见,其实他什么都看见了。
意识回笼,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嗓音低沉:“明熙,煎药的事你差下人去煎药就好。”
楚明熙愕然朝他望来,见他眸中浮起一抹歉疚,她怔了怔,有一瞬的恍惚。
从前她为他端来煎好的汤药时,他也曾这般跟她说过。
而今她为他煎药,不过是习惯使然,亦如前几日帮着杂役为染了疫病的病人煎药那般,没成想却让他因此误解了她。
她从恍惚之中迅速抽回理智,目光霎时淡漠了几分:“这只是民女作为医者理当做的事罢了,殿下不必太过在意。”
想起从前的种种,怕容玘认为她仍对他抱有非分之想,试图借着给他解毒之便向他示好,她垂眸自嘲地笑了一下。
容玘哪会看不懂她嘴角的自嘲,捧着碗的手指颤抖了一下,险些让药碗掉在了地上。
见她误解了他的意思,他心中又急又怕,忙跟她解释道:“明熙,你当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一壁解释着,目光不肯挪开半分,视线始终落在她的脸上。
楚明熙脸上波澜不兴:“我会叫墨菊过来煎药。”
墨菊是李侍卫拨到她屋里服侍的人。李侍卫能信任的人,谅必也是容玘信得过的人,如此,便无任何的不妥了。
容玘一时语塞,只得捧着药碗一口口将药饮尽,以掩饰自己的窘态。
楚明熙接过空碗放在托盘上,脚尖微转欲要退下,他看着她,忽而开口道:“明熙,你是否还在为着从前的事心里怨着我?”
楚明熙垂下眼眸,不过一瞬便又定了定神,抬眼望向他:“民女是医者,本就该帮殿下治好眼疾。从前是民女不懂事,对殿下有过不该有的心思,连累殿下不得不委曲求全娶……”她顿了顿,觉出话说得不对,笑了一下改口道,“连累殿下纳了民女。”
容玘面容一僵。
心口有一股钝钝的疼痛,逐渐向全身蔓延。
当初她为了上山采摘雪兰,一夜未归,险些就死在了山上。
下人来报时,他头一回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
皇兄早年夭折,他是父皇唯一的嫡子,自小便被当作未来的储君教养长大。面对任何事、任何人,他都能做到面不改色。
在北国当质子的那几年里,他便是靠着这种本事才得以在北国安然存活下来。
失望了太多次,在他心底,继顾苍梧后,明熙是世上唯一能医治好他眼疾的人,所以他才无法承受明熙有任何闪失。
她若死了,他的眼疾便再也没了指望。
他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直到那日,他听到李泰说,明熙乘坐的船触礁沉没,无人生还,他才意识到,死的不止是他的大夫,他还失去了这辈子对他最好的那个人。
他自然知道,李泰以及跟随他多年的那些人会奋不顾身地为了他而死。可他们如此待他,说到底还是因为他是他们的主子。
而明熙不是这样的。
她是这世上唯一不会因为他的身份对他好的人。
他在她眼里,只是容玘,无关乎他是不是大梁国的二皇子或是太子。
***
下/毒之人暂时还未查明。另一桩让人头疼的事,便是如何解除容玘身上的毒。
此次他中的毒尤为古怪,楚明熙几日来翻遍了各类医书,也不曾找到一种毒//药能跟他的中//毒症状完全相符。
不知下/毒之人是何人,是何毒药更加无从查起。宁太医给容玘做了几回针灸,容玘又服下几贴楚明熙按自己研制出的药方煎好的汤药,才终于从体内逼出了一些毒素。
容玘虽时常还有反复发热、身体虚弱乏力的病状,但到底不会再如先前那样整日昏睡不醒了。
试了几个药方都效果甚微,楚明熙也不气馁,仍旧试着解毒。
容玘暂时还不能长时间下地走动,可他也没闲着,整日靠坐在床头翻阅下面的人递送上来的册子。宁太医劝了几回要他多歇息歇息,他却不敢阖眼,每日只睡个三个时辰便又醒来忙碌。
江州染上疫病的人极多,治疗时疫的药材已开始短缺有些不够用了,容玘想尽了法子从附近的州府县调动药材,奈何当地的路况本就不好,近来又恰逢多雨,怕路上有什么差池,运药途中总免不了会耽搁许久,总得焦心地等上多日才见药材运到江州城门外。
此是一件,另一桩烦心事便是如何安置病人。
安置病人的场所是一早就安排好了的,奈何每个人总有自己的小心思。一些染了疫病的患者,心中牵挂着自己的家人,总以为此次一别,便会和家人生死相隔,无论过来的衙役如何劝说,总死活不愿离开家中与家人分开,每回衙役总得硬逼着强行将人带走才行。
此外还有一些人家,家境本就贫苦,染了时疫的病人又刚好是家中唯一的劳动力,病人为了多挣些工钱养家糊口,明知自己已身染疫病,却因着银钱的缘故故意瞒着衙门和旁人,连累不知情的人也跟着染上了疫病。如此一来,需要安置的病人人数就更多了。
除却这些,容玘还不忘命李泰去暗中调查下//毒之事,以尽快查出幕后的主使人,以及到底是谁在蓄意诬陷楚明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