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郭氏也不插话,只静静地坐在一旁由着她说,见卫氏住了口,方才笑着道:“总归是太子,咱便是受了这委屈也不好多说什么。罢了,你也别再恼了,气坏了身子也帮不了燕姐儿。要我说,不若赶紧替燕姐儿寻门顶好的亲事才是正经。”
“你说的道理我何尝不明白,只是这会儿叫我上哪儿去给明燕寻一门好亲事。”
“你也是气糊涂了。你难道忘了么,再过些时日咱侯府便要办一场赏花宴,到时候下个帖子给你们楚家,请你和燕姐儿一道来赴宴,咱在赏花宴上给燕姐儿相看个如意郎君,还不是十拿九稳的事儿?”
卫氏想了想,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主意虽好,只是再如何中意,那如意郎君的家世再如何尊贵,总比不过容玘这位太子殿下。
眼下这情形,也只能将就着挑了,总不能叫明燕一辈子就这么耽误下去当个老姑娘罢,何况能被定南侯府请来赴宴的郎君,家世再如何,大抵也差不到哪里去。
心中有了计较,卫氏看着郭氏点了点头:“那明燕的婚事便有劳嫂子费心了。”
***
今日又是楚明熙前来公主府看诊的日子。
正是多雨的时节,楚明熙忙完了手中的事,才要起身告辞,一阵雷鸣声响起,少顷,外头便下起了雨。
雨势渐大,瞧这势头,怕是到了晚上都未见得能停下来。
长公主瞥了眼屋檐垂下的雨滴,淡淡地道:“既是下雨了,那你们主仆二人便留在府里过夜罢。”
楚明熙才要开口婉拒,长公主已将目光投向楚明熙,丹唇轻启,“本宫府里再小,难道还住不下你和你丫鬟两个人么?”
楚明熙与她相处这些日子,已熟知她的脾气,知她面上冷淡,心眼却是好的,正犹豫着要不要就此承了她的情,长公主又没头没尾地来了句,“他不在,你放心住下便是。”
只一瞬,楚明熙便明白她口中的‘他’指的是容玘,遂也不再推辞,点头回道:“多谢长公主。”
长公主看着她,又道:“阿玘他去了郊外的浮玉山,今日定是赶不回来了。”
楚明熙愣怔了一下,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刚过巳时,天色已彻底暗了下来。
她在京城待的时日不久,但也曾听人提起起浮玉山,道是那山乃是一个清幽之地,却因着山头陡峭,前前后后不知多少文人雅客想去那清幽之地一游,最后都跌了跟头回来,实实在在爬到山上的人,几乎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晴朗之日尚且难爬,何况今日还下着大雨。
长公主打量着楚明熙,眼神里多了几分探究:“你是在忧心他?”
楚明熙收回思绪,朝长公主摇头回道:“长公主说笑了。”
“呵。”长公主不置可否地轻嗤一声,“要本宫说,很该让他吃些苦头才是。”
楚明熙垂下头,眼帘遮住眸中神色。
两人一时无话,过了片刻,楚明熙便起身道:“那民女这便先回屋去了。”
长公主唤来她屋里伺候的一等侍女,下巴微扬:“你送楚大夫去她屋里歇息罢。”
前脚几人出了屋子,后脚长公主就将郝嬷嬷唤来跟前嘱咐道:“你过去看着些,咱这府里总有些不长眼的东西,有你盯着,他们万不敢放肆的。”
郝嬷嬷赶忙应下,一壁又禁不住叹道:“您啊,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你待楚大夫是这样,待世子爷也是这般,他们都不知您的好,也就老奴最清楚您的脾气。”
长公主懒洋洋地往大引枕上一靠,不耐烦地挥了挥手:“真是年纪大了越发爱碎碎念,不过是叫你过去看一眼,便惹来你那么多废话。”
楚明熙这厢才在屋里坐下歇了口气,见长公主身边的郝嬷嬷进了屋里,以为长公主身上又有哪处不适,才要起身,郝嬷嬷已快步上前,堆着笑脸虚虚按着她的肩膀坐下:“楚大夫快坐下罢。”
“嬷嬷这会儿过来是有什么事么?”
郝嬷嬷回头朝跟在后头的侍女使了个眼色,示意对方走上前来:“公主想着楚大夫许是要用蜡烛,便差老奴送蜡烛过来了。”
楚明熙看侍女竟送来了好些蜡烛,委实没料到长公主如此体贴入微,忙颔首道谢:“有劳长公主和嬷嬷记挂。”
“楚大夫客气了。” 郝嬷嬷环视四周,“楚大夫还缺什么,尽管跟老奴说。”
“多谢嬷嬷,明熙什么都不缺。”
“楚大夫若是需要什么,便是老奴不在跟前,也尽可差下人去取,若是下人伺候得不尽心,楚大夫千万别自己委屈着,只管跟老奴说一声。”
楚明熙又谢过郝嬷嬷,郝嬷嬷细细打量了一眼屋里的每个角落,见该有的东西都有,一时倒真不需要再添补些什么,便又扭头叮嘱先前带着楚明熙过来的侍女:“你今日便留在此处服侍楚大夫。”
郝嬷嬷回了长公主屋里,长公主一见了她,便开口问道:“蜡烛已送去了么?”
“送去了,那些蜡烛尽够用了。老奴还将珊瑚留下服侍楚大夫了,那丫头做事稳当,又是您屋里的人,有她在,府里的人也断不敢乱来。”
“那便好,你做事本宫一向放心。”
她看着窗外潺潺不休的雨势,忽而笑了笑:“我那侄子也是个傻的,从前一年半载都不见他来本宫这里一趟,而今却巴巴地天天来本宫府上,可不就是怕本宫让楚大夫无端受了委屈么,倒难为他天天过来陪本宫聊家常。他早前何尝跟本宫这位姑母这般亲近过,日日来本宫这里,亏他也坐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