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52节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52节

  一百年的时间足以将一个民族的习性彻底同化。汉人的文化博大精深,满汉近百年的交融,不说别的,只说如今的后宫,虽然在正式的场合,嫔妃们的衣服以旗装为主,但日常生活中,旗装汉化是明显的趋势。
  汉装讲究博袖宽袍,现在宫里流行的便是衣袖宽大,称之为:大挽袖、套花袖。
  娴妃今日穿的这种传统的马蹄袖衣服在宫里简直是古董稀罕物,确实是让弘历眼前一暗。
  他再看娴妃的耳垂,典型的满洲女子“一耳三钳”,可见她今日的装扮确实是用了心的。
  皇帝心思多疑,问道:“为何作这样的打扮?”
  娴妃笑道:“太难得了。”
  弘历:“难得什么?”
  娴妃似害羞,似娇嗔,“难得您看到了妾穿什么样的衣服。萨满大神保佑陆贵人长命百岁,幸亏她不在,要不然您也看不到我呀。”
  她今年不过二十六岁,是女子最成熟盛放的年纪,做这等微微吃醋含酸的模样非常有女人味。
  弘历伸出右手将她揽在怀里,笑道:“这就是你穿这身衣服的原因?”
  娴妃低头道:“我自知容貌粗陋,何必穿那些华丽的衣服?咱们满人老祖宗的衣服就很好,虽不精致,但也大方,穿在身上舒适自在,不管是操持家务,还是骑马射箭,都是极便利的。我母亲在家时就常做此装扮,以前我不理解她为什么不穿漂亮的衣服,现在终于明白了。可惜了,我也只敢今晚上穿穿罢了。”
  弘历道:“没什么可惜的,你想穿尽管穿。”
  娴妃摇摇头,说道:“咱们满人进关日久,这样的衣服没人会穿了。我今日敢穿给皇上您看,是知道您不会笑话我。若是穿出去,我怕被人笑我土气。”
  弘历凝神注目,手指在她的耳环上拨弄,沉声说:“你尽管穿出去,没人敢笑话你。”
  满洲旧俗不可忘,这是满人立国的根本,娴妃今日此举倒正好提醒他了,后宫前朝,确实很有多事情该申斥了。
  人都有自己的民族认同感,弘历喜欢汉人女子没错,但此刻站在她面前的一身满服的娴妃,更让他心生亲近,娴妃虽不如纯妃、陆贵人等人让他喜欢,但她是本族,是自己人。
  富察皇后亦是标准的满洲大家闺秀,她是乾隆心里无一不好的皇后,有她坐镇皇后之位,后宫可以无忧矣。是以,弘历心中里的两个贵妃人选原本已经定了纯妃与嘉妃。
  这两人服侍他多年,资历子嗣都不缺,弘历很喜欢她们,也乐于把贵妃之位给她们。
  但他现在犹豫了,纯妃是汉人,嘉妃祖上几代虽然都是旗人,但毕竟不是满族,但论根正苗红,到底比不过娴妃。
  满人立国,虽然不以民族,而是以旗、民划分百姓,但还是那句话,满人才是根本。
  娴妃到目前为止表现都很好,只是皇帝的疑心不是那么容易打消的。
  正值大封嫔妃的关口,娴妃或许是另有所图呢。
  像纯妃、嘉妃她们的心思简单明了,想要就直接向皇帝争取这个恩典了。只要不是令弘历为难的事,他乐于满足她们。
  但若是娴妃拿捏心机,妄图借满洲旧俗,谋贵妃之位,这就是弘历所深恶痛绝的事情。
  比起这些,他宁愿娴妃直接开口讨要,当然他给不给不一定,看心情。
  想到这里,弘历的手从娴妃的耳环上慢慢划到耳垂,轻轻拨了一下。
  娴妃并无多少男女经验,整个人嘭得一下,烧起来了,脸、脖子、耳垂全部烧得通红。
  “皇上……”
  弘历在她耳边低语,“娴妃,你很好,朕封你做贵妃,如何?”
  娴妃根本不是老司机的对手,差点儿意乱情迷,幸亏对于皇帝的这个问题,她早有准备。
  “皇上不用封我做贵妃。”
  弘历吃了一惊,“你在说什么?”
  娴妃镇定心神,说道:“皇上您说封我做贵妃,我听了很高兴。宫里的哪个嫔妃不想皇上您的贵妃?我自然也不例外。但我不想让您为难,纯妃、嘉妃她们比我更适合封贵妃。嫔妃者,最重要的就是为皇室开枝散叶,我无能,故而不敢奢求贵妃之位。”
  这一刻看着皇帝的眼睛,娴妃觉得自己说的是真心话。如果皇上的眼睛能够像现在一样永远看着她,那么她也可以永远不要贵妃之位。
  弘历没再说什么,轻轻叹了一口,手臂愈发用力揽紧了娴妃。
  娴妃柔顺地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
  她知道,自己过关了。
  ……
  六月十五这日本该是皇后的侍寝日,因皇后斋戒,最后由娴妃侍寝了。
  陆薇听到这个消息时,就猜到了娴妃昨晚上应该把皇帝哄住了。
  乾小四,多养生多矫情的皇帝啊。
  陆薇还记得在木兰围场,皇帝召她去陪驾,她去之前以为会发生点什么,后来就是纯聊天,聊完天,各人睡各人的。
  原因是皇帝饮酒了,饮酒后同房对身体不好。
  哈哈,看来他这是破戒了,放弃养生了。
  以前娴妃学绘画,努力想跟皇帝有共同话题,攻略皇帝的路线对,但又不完全对,皇帝要想跟人聊绘画,内务府造办处如意馆随便扒拉出一个画师,肯定都比娴妃这种业余水平强。
  昨晚上,娴妃大概是真正把住皇帝的脉了吧。
  后来,彩娟悄悄告诉陆薇:“昨夜娴妃后来特意换了一件满族尚未入关时衣服,她与皇上在山顶上看了半宿的月亮。”
  陆薇想,可能是打民族牌吧。
  彩娟又道:“陆贵人,你得练练酒量,昨夜你要是不走的话,哪里轮得到娴妃啊,错失良机啊。”
  陆薇笑:“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说到底娴妃是真正的满人。”
  彩娟看着她就带点儿同情。
  满汉之别,天上地下。
  只说在太后面前服侍,陆贵人实际付出的心力就远远超过娴妃,有的事,娴妃可以做,陆贵人却做不了,这就是现实。
  所以,昨晚上陆薇走不走区别不会特别大,她不走,娴妃可能不会有昨夜那么好的机会,但也不一定没有别的机会。
  自此以后,娴妃有宠,虽不及纯妃,但与嘉妃渐渐平分秋色。
  陆薇在畅春园,圆明园的嫔妃争宠事暂时与她无关,但有一桩事却与她息息相关。
  皇帝突然下了谕令,让宫中嫔妃遵循满制,禁止穿汉服等等一系列的规定。
  陆薇在心里吐槽,干脆禁止看汉书,禁止说汉语得了!
  民族大融合本来就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汉文化是主流,其他文化自然会不可避免被同化。
  真实自卑又自负,唐朝皇帝也有外族血统啊,人家是包容又开放,带清不要太小家子气。
  禁止穿汉服就算了,原来宫里也不让穿,大家都穿汉化的旗装。这不算什么大问题,对陆薇来说比较麻烦的是要带三对耳环。
  报看!
  她与柏贵人是汉人,只有一对耳洞,两人在进京前,由苏州织造图拉安排的老嬷嬷给她们扎了耳洞,虽然各种镇痛手段都用到了,但还是痛啊。
  那种皮肉之痛,陆薇现在还记得。
  进宫之后,只有大场合才用戴三对耳环,现在倒好,每天都要戴了。
  为了轻便及图省事,陆薇干脆就戴三对细细的小银圈。
  不用说,这里面肯定有娴妃的一份功劳。
  太后反而因为此事更加看重娴妃,瞧瞧,这就是人家的天然优势。
  ……
  人各有志,娴妃那边高歌猛进,陆薇投身小菜园,她要给西红柿培育新品种,挑选那些软糯多汁,酸甜可口的西红柿,将其种子晒干保留,预备第二年播种。
  另外西红柿与茄子同属茄科,她在向有经验的种菜师傅学习嫁接之法,等明年
  肯定试着要在茄子苗上嫁接西红柿,看能否减少虫害,增大产量。
  某日,她在半亩园忙活,杏子领了一个小太监过来,说是钟粹宫贵妃的太监,有事求见。
  小太监请过安后,道:“贵妃娘娘吃着御膳茶房进献的洋柿子炒鸡蛋,觉得味道甚好,特意派奴才来向陆贵人您讨几个洋柿子看看。”
  有人能欣赏西红柿,陆薇挺高兴的,大大方方让杏子给他摘了一篮子,给他推荐新做法,“将洋柿子去皮切片,放油锅里炒过之后,加热水煮沸,再倒入搅拌均匀的鸡蛋,做成洋柿子蛋汤也很爽口。”
  谁料,小太监说:“我们贵妃娘娘已经喝过这道汤了,糖拌洋柿子,洋柿子炖鱼、炖鸡,这些味道都很不错,陆贵人也可以尝尝。”
  不愧是御膳茶房,人家最懂得开发新菜品。
  太后有自己独立的膳房,跟御膳茶房用的不是同一班主厨大师傅,因太后不爱番茄,这边膳房的人就没有针对番茄进行开发。
  以至于陆薇都忘了番茄它不是只有鸡蛋一个好朋友啊,她今晚上一定要给自己安排一道番茄鱼片汤。
  第59章 若是以前娴妃得宠,富察……
  若是以前娴妃得宠,富察皇后免不了会为此焦虑不安,但如今贵妃的身子日渐沉疴,她的大部分心思都放在贵妃身上。
  贵妃的病偶尔似乎看起来有好转,但很快又转向更坏。
  夏秋两季最为难熬,病痛折磨着她消瘦得不成人形。
  皇后看着贵妃,心里万分矛盾,不舍贵妃离开,但看着她这么痛苦,又希望她能早早解脱。
  贵妃不愿皇后为她担心,每次见到皇后,总是装出高高兴兴的样子同她说话。
  “皇后姐姐曾跟我提过陆贵人在畅春园弄了一个小菜园子。我后来让小太监专门去问她要了一篮子洋柿子。你别看这东西不起眼,味道却好,酸酸的,还带着一点甜味,用它炖鲫鱼汤,我能喝满满一碗呢!”
  皇后道:“真有这么好吃?”
  贵妃使劲点头,“当然是真的。可惜陆贵人说现在季节过了,要吃好的只能等明年了,明年你一定要尝尝,真得很不错。”
  皇后笑道:“好!”
  她们都知道两人相处的时日已经越来越短了,都愿意提及圆明园嫔妃争宠那些事,贵妃故意说些轻松的话题。
  “等我好了,要和皇后姐姐一起去看看陆贵人的小菜园,我要浇水、耕地、施肥,肯定非常有意思,不然陆贵人怎么连皇上都不伺候了,跑去伺候小菜园子?”
  在这宫里人人都巴着皇帝,难得有一个竟然跑去种菜了,贵妃以前对这种事嗤之以鼻,觉得种种手段也不过是为了吸引皇帝的眼睛。
  但陆贵人确实在认真种菜,而且菜种出来非常不错啊,她也没勾搭皇帝,反而是那个娴妃,看起来非常正经端庄的一个人,这位的手段才是真正的高明。
  如果有机会她倒是很想结识陆贵人,只可惜她现在已经没有精力了。
  但在皇后眼里,这些嫔妃都差不多,无非就是争得到皇帝宠,与争不到皇帝宠的区别。
  娴妃是前者,陆贵人是后者,没什么不同。
  她关心贵妃,以至于心烦意乱,无心再顾别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