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79节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79节

  那贵人就是原来的那常在巴林氏,她这回来圆明园是皇帝钦点的,并且直接将她的位份由常在提升至贵人。
  巴林氏虽然代表不了蒙古四十九旗,但阿龙还是肯给蒙古昭乌达盟面子的,虽然不多。看来巴林氏以后的升职之路
  还得靠自己的努力呀。
  就跟《红楼梦》里,荣国公府天天办宴席,这圆明园的宴席也不少,仪式感满满的,连花朝节也得像模像样的办。
  还有什么比宫里的繁文缛节更多,这种礼仪活动搞了两回,陆薇腻烦透了,真想罢工啊。
  她与那贵人两人私底下吐槽,那贵人也咋舌不已,“就是吃一顿饭而已,这个人喝茶要用绿龙的杯子,那个人则用红龙的杯子,还有金的银的铜的玉的也不能搞错。啊,这些不都是吃饭喝水的器皿吗?”
  陆薇叹了口气,“不这样弄,又怎么把人分成三六九等,高低贵贱!你们蒙古难道不是吗?”
  那贵人道:“我父亲在蒙古只是一个普通的参领,但我去过巴林部郡王家里做客,他家很奢侈,但论起繁文缛节来,远不如宫里,只怕连京城的王公贵胄家也不如。”
  蒙古部落淳朴豪爽,奴仆除外,对待朋友兄弟得力下属,热情周到且大方。
  那贵人自从进了清廷,算是大开眼界了,她才知道原来皇帝的兄弟子侄们也是他奴才,这个奴才是跟她家的那个奴才的意思是相同的吗?
  那贵人纳闷极了。
  陆薇让她别深究这个问题。
  她俩偶尔会划水摸鱼,但娴贵妃此刻展现了她极其强大的耐心,对这些繁文缛节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她在,礼仪上的事务从来没出过差错。
  挺好的,人尽其用。
  至于说后宫的嫔妃,在这半个多月里,倒是很给太后面子,相安无事。
  究其根本原因,那是因为没有像原来怡嫔,也就是现在的柏贵人这样的刺头在。
  嘉妃算是半个刺头,但她现在怀孕,待遇本来就是优先级别的,故而也闹不起什么事,其他的嫔妃们,都没有特别得宠的,没啥底气,可不得安分过日子啊。
  ……
  日子就这么晃悠到了农历三月。
  春天来了呀,这是万物生长的季节,陆薇还没来及抽空去踏个青,棘手的事情它终于来了。
  其实也不算太棘手,毕竟这件事的决定权在于皇帝。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在戎”,自乾隆九年定下了皇后每岁行先蚕礼之例后,此后的每一年都由皇后主持先蚕礼,向天下臣民鼓励耕织,这是代表皇后尊严与地位的最重要的一项国家级别的祭祀礼仪。
  富察皇后非常看重先蚕礼,每一年都务必拿出最好的状态,兢兢业业地完成此项工作。
  但她已经怀孕七个月了,孕况一直都不大好,一整日的先蚕礼肯定撑不下来。
  现在就是先蚕礼的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好了,就等着谁来主持祭祀了了。
  陆薇与娴贵妃两人向太后汇报此事。
  她们刚来还没说话时,太后就道:“不用问我,能决定的你们自己决定就行。”
  娴贵妃笑道:“这事真不能不问您。”
  她把亲蚕礼的事说了,太后倒是一丁点也不发愁,“哦,先蚕礼啊,你们不用急,皇上自会有安排。皇后去不了,找个人代替不就行了。”
  找谁呢?
  先农礼由皇上主持祭拜,先蚕礼则有皇后主持祭拜,取其男耕女织的意思。
  皇帝没空的时候一般是遣顺天府尹代替的,皇后呢,按理说,该遣个女官代替,在古代嫔妃其实也是女官的一种,选让嫔妃代替算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如果能代替皇后主持先蚕礼,可谓是在全国都是一件非常出风头的事。
  娴贵妃的眼睛很明显在发亮,论身份,论资历,她在后宫都算得上佼佼者;再者,她协助太后管理后宫事务,对宫廷礼仪再熟悉不过。
  总之,没有人比她更适合主持先蚕礼了。
  但,道理是这么个道理,毕竟选择权在于皇帝,皇帝若是偏心其他人,娴贵妃的机会就是零。
  她与陆薇两人从太后的屋子里出来,陆薇直接道:“你别看我,我最怕繁琐的礼仪,对先蚕礼一点兴趣也无,你的竞争对手肯定不是我。”
  她率先弃权,第一是真怕麻烦,第二嘛,她与娴贵妃替太后干活,陆薇还想继续划水呢,总要给娴贵妃一点甜头,让人家任劳任怨呀。
  第89章 二更
  陆薇不参与竞争,娴贵妃挺满意的,平心而论,庆嫔在她眼里,虽然有时候嘴皮子不饶人,但还算乖觉,识时务,比宫里其他的嫔妃要好得多。
  纯贵妃、嘉妃因身体原因排除在外,娴贵妃便觉得自己主持先蚕礼的事情十拿九稳,毕竟总不可能是舒嫔、令嫔这些人吧。
  如果让富察皇后选择,她是真愿意选令嫔代替她主持祭祀,但令嫔在宫里实在没什么分量,拿不出手。
  但她决计不肯让娴贵妃代祭,是以在弘历过问她的意见时,她提的是舒嫔。
  弘历道:“我以为你会推荐娴贵妃。”
  皇后笑道:“娴贵妃很好,但有时候人就是要看看眼缘嘛。”
  这倒是,同样是嫔妃,弘历作为皇帝就喜欢的,和不那么喜欢的,而且他还想起来一桩事,“朕记得傅恒的夫人纳兰氏与舒嫔是一家的。”
  皇后点点头,“不止是一家,而且是同父同母的姐妹。”
  弘历对傅恒那是非常喜欢的,爱屋及乌,对傅恒的夫人当然高看一眼,于是乎,对舒嫔的好感也增加。
  舒嫔除了年资浅些,其余的不差什么。
  满人讲出身,舒嫔的家世在整个满洲勋贵圈子都是顶级的,不会有人不认可她。反而是娴贵妃的家世,算不得突出,只能算是中等的满洲家庭吧。
  弘历遂道:“那就舒嫔吧。”
  皇后悄悄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娴贵妃对她一直还算恭敬,但富察皇后相信自己的直觉。
  娴贵妃要真是老实本分的,她就不会想方设法去奉承太后,今日坐上贵妃之位的就应该是为皇上生下四阿哥的嘉妃。
  帝后二人轻巧地商议了一番,直接定下了舒嫔,理由就是她的出身以及祖宗十八代,对于娴贵妃那边,甚至连解释都不必。
  当娴贵妃知道先蚕礼的主祭人是舒嫔,当场愣住了。
  直到陆薇呼唤她,她才回过神来。
  让人家代理公务,连点甜头都不给人吃,陆薇都觉得乾小四这事办得不厚道。
  当然,她更担心,要是娴贵妃羞恼之下,撂挑子了怎么办,老天爷,她可不想一个人干活呀。
  当天娴贵妃的心情一直不怎么好,直到晚上才调节好,冷着脸继续干活。
  那贵人心有余悸,她偷偷对陆薇道:“娴贵妃娘娘无一不好,在宫里也过得这样艰难,唉!”
  陆薇笑道:“娴贵妃娘娘是不错,但是还有比她更好的呀。”
  更好的那自然是皇后了,但那贵人与她接触不多,故而也不好评论些什么。
  ……
  三月初的先蚕礼由舒嫔恭代皇后主持祭祀礼,同样是满洲贵女的舒嫔仪态大方,在众星拱月中出色地完成了祭祀任务,博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这几年的宫廷生活,舒嫔的变化也十分显著,原来的青涩懵懂尽褪,现在已经是一个真正成熟的满洲贵妇了。
  陆薇都听到好几家的宗室福晋们在夸舒嫔,不亏是后族出身,这礼仪,一点都不差什么!
  更有人小声地说,若不是晚生了几年,只怕这位娘娘还有大福气呢!
  什么样的大福气呢,自然是当皇后的大福气。
  陆薇听在了耳中,感叹满人这无孔不入的出生论啊。
  她看了娴贵妃一眼,娴贵妃应该也听到了,想必心里很难受吧。
  这对她来说,当真是一记回旋镖。
  当时她在与嘉妃竞争贵妃之位时,打得就是“正统满洲”的旗帜,但是,强中自有强中手,娴贵妃的满人身份,与同为嫔妃的舒嫔相比就非常不够看了。
  可能是先蚕礼上的打击太过,娴贵妃次日来长春仙馆干活时,很明显提不起劲儿,一副懒洋洋的样子。
  那贵人试图劝她,无效而归。
  陆薇觉得她这样情绪化非常不好啊,这可是
  上位者的大忌。
  像富察皇后,陆薇是不相信她与乾小四夫妻这么多年,就没难受委屈的时候,但皇后无论何时,都稳若泰山,从不情绪化。
  娴贵妃这样罢工,实在不行呀,乾小四肯定不会来哄她的。
  为了活有人干,陆薇不得已来劝她了。
  对着她,娴贵妃倒不隐瞒自己的不爽,“皇后贤惠,咱们做嫔妃的,没一个比得上她,这个我也认了,可是舒嫔又算什么?”
  她竟然在皇上心里连舒嫔都不如,这是她破防的根本原因。
  陆薇就道:“舒嫔确实不算什么,她家也不过是祖上出了一个皇后;曾祖在康熙朝权倾一时;祖父也不过就是一个议政大臣;伯父也不过是一个户部侍郎。”
  她每说一句,娴贵妃的脸色就难看一分,最后忍不住道:“你是故意来看我笑话的吧?”
  陆薇特真诚道:“没有啊,我只是跟你说事实而已。”
  事实就是很难受,当然娴贵妃凭借她家的世袭四品满洲世管佐领的身份也让很多人难受过。
  娴贵妃烦躁:“你来找我就是为了说这些话吗?”
  陆薇开门见山道:“当然不是。老佛爷那里的活儿我一个人干不完,再加上一个那贵人,也不够,你若是没法去老佛爷那里当差,我就是打算请示老佛爷后让舒嫔来协助了,舒嫔礼仪娴熟,应当是没问题的。”
  娴贵妃拿眼睛瞪她,“你——这是什么意思?”
  陆薇笑道:“别生气,我只是想把老佛爷吩咐下来的事办好,总不能什么都让她老人家操心吧。你给我一个准话,若是不想做了,我帮你去跟老佛爷说。”
  娴贵妃气得要死,半天才道:“我没说不想做。”
  行了!
  陆薇也是拿舒嫔激一激她,目的达成了不介意拿软话哄哄她。
  “你别听那些福晋们嚼舌根子,就算是舒嫔早出生几年她也当不上皇后,先帝非常不喜欢舒嫔的祖父。”
  舒嫔的祖父纳兰揆叙在康熙五十几年就死了,等雍正继位后,开始追究一个死人的罪状,在人家的墓碑上刻“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不愧是四大爷)。
  既如此,雍正又怎么会选纳兰氏的姑娘给自己儿子当嫡福晋,当侍妾都不行!
  纳兰氏重新起复,那都是乾隆当了皇帝后的事情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