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91节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91节

  心地宽舒,长命百岁哇!
  皇帝请过安后,陆薇送他出虚朗斋。
  虽然事情是她与皇后两人合谋做的,但陆薇面对乾小四时,还是挺心虚的。
  乾小四是个聪明人,虽然他有着传统的封建大男子主义,但一次他可能看不出来,两次他未必不能发现端倪。
  尤其是太后表现得除了她嘴巴上从来不说先帝的不好,但她身体力行,种种表现就是,我跟他不熟,关系不好,他的事别叫上我!
  陆薇在她身边侍奉这些年,就从来没听她怀念过先帝一字半句。
  当然,以他俩的关系,估计也没啥温情之初可以怀念的。
  陆薇跟在皇帝身后走着走着,皇帝突然回头,她立刻刹住了脚步,保持微笑:“皇上有什么要吩咐的?”
  弘历的一双眼睛幽深似海,像是要看进她心里,沉声问:“太后是真的生病了吗?”
  天啊!
  这话他为什么不去问富察皇后呢,他们俩是夫妻,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的。
  但他既然这么问了,想必心里早有答案。
  陆薇略作思考,答曰:“心病也是病。”
  身体病了,还可以吃药;可心病呢,在古代可是连心理医生都没有呢。
  弘历脸色变得很难看,怔怔无语,他作为人子,不管是对先帝,还是对太后,很多话没法说。
  他半响才说道:“先帝给予太后的一切难道还不够吗?”
  子嗣、地位、荣华,没有先帝,哪有今日的太后。
  他说的没错,可是这些充满这不确定性啊。
  当年像太后一样入宫的女子何其多,她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早早就消逝在了压抑苦闷的后宫之中。
  太后在宫里苦熬了大半辈子,最后完全是一不小心中了头等彩票!
  那是她自己运气好,不能非逼着她感激彩票公司吧。
  估计她感谢儿子,感谢父母,感谢老天爷,她都不会去感谢先帝……陆薇想了想,这么回答他,“太后现在所得的一切皆是因皇上您而来。”
  所以,正确的逻辑顺序是,先帝给予皇帝,皇帝然后给予太后。
  太后是最享福的太后,但不是最享福的皇后啊啊啊。
  不知道乾小四听懂了没有。
  男人的思维很直接,乾小四只觉得都是些无畏得纠结,“因谁而来又有什么要紧的?斯人已逝,还计较那些前尘往事做什么!”
  陆薇在心里翻白眼,这位就是命好,但凡他像先帝一样经历过九子夺嫡的风浪,都不会轻轻松松说出这句话来。
  算了,以后等着时间来给他打脸。
  是以,陆薇道:“权势也好,地位也罢,但都不能真正控制人心。”
  皇帝定定地看着她,“你是这样想得?”
  陆薇点点头,“是,但不独我一个人这么想。”
  皇帝神色难辨,“朕知道了。”
  ……
  乾小四离开了。
  陆薇回去向太后复命。
  太后拍拍她的手,“辛苦你了。”
  陆薇赶紧摇摇头,“我不辛苦。”
  有太后撑腰啊,不然她哪敢跟皇帝说些有的没的。
  太后揉揉自己的太阳穴,叹道:“我不愿再跟他兜圈子了,他也不必装不知道,大家心知肚明,省得日后再为这样的事折腾。”
  翌日是九月初十,这对母子就跟没事人一样,从静宜园出发前往泰陵,在出发前,娴贵妃带着其他嫔妃们,由和亲王护送至静宜园,与皇帝汇合。
  四日后就到达了泰陵附近的行宫。
  皇太后因悲伤过度身子不适,只能在行宫卧床养病,无法亲自前去祭祀。
  那一天,陆薇也待在行宫陪伴太后。
  后来听宫人们说起来,皇帝当时可伤心了,像婴儿一样嗷嗷哭个不停。
  他远远地一看到碑亭就开始哭,过了隆恩门依然在哭,等到了地宫宝城时,已经哭得快站不住了。
  皇上至孝感天动地呀!
  拜谒泰陵只用了一日的时间,御驾在行宫歇了一晚上,次日重新启程前往五台山。
  临行前,皇帝来给太后请安,眼睛略有些肿,嗓子也有些嘶哑。
  太后对老公没感情,却还是心疼儿子的,劝他“节哀,保重自身”。
  弘历看着这样的母亲,心里不知是啥滋味,“您也是,保重自身。”
  这句话他白叮嘱了,太后比谁都懂得保重自身。
  这一趟出巡,从京城出发,接近进入房山县城,之后则是在保定府的地界内行走,保定府真不小啊,加上拜谒泰陵的那一日,足足在保定走了十日,总算是到达忻州。
  五台山就位于忻州。
  所以,乾小四说的去五台山顺路给先帝扫墓,确实是有那么一点顺路滴。
  皇帝在忻州停驻一日,考察当地的世风民情,接见州府县官员以及乡绅,勉励教化百姓,敦行孝悌等等。
  农历九月二十三日,御驾终于到达五台山灵鹫峰菩萨顶。
  ……
  菩萨顶不是真正的行宫,而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庙。说是庙,但红墙琉璃瓦,金碧辉煌,跟皇家园林一样的气派。
  菩萨顶有山门,有大雄宝殿,还有钟楼与鼓楼,看起来与寻常的寺庙差不多,但陆薇没找到广大汉人老百姓们最喜欢的观音菩萨。
  所以,观音菩萨应该是属于禅宗。
  陆薇对佛没信仰,她更专注于休闲旅游。
  但皇帝信佛呀,大家肯定都得跟着烧烧香,听听佛会。
  陆薇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三世)章嘉国师,这位大师今年二十九岁,比皇帝还小六岁,很得清宫众人的尊敬。
  这位国师深得皇帝宠信,他的作用不止在佛法上,更在于政治上协助皇帝,稳固蒙藏之地。
  在五台山待了两日,陆薇这个完全的门外汉也了解了一点十分浅显的知识。
  比如,五台山的寺庙分为青庙与黄庙,青庙是禅宗,修行者称和尚;黄庙是喇嘛教,修行者称喇嘛。
  再深奥就没有了,对于佛,她不了解,但持有一个尊重的态度。
  五台山的风景绝美,五台山的菌菇汤好喝。
  众人在这里过得很愉快,乾小四遵循祖父康熙帝的脚步,重走康熙曾走过的路,诗兴大发,每天一首诗,追思怀念祖父。
  在帝后二人侍奉太后进行更高深的佛学探讨时,陆薇便与令嫔结伴游览五台山风景区。
  山上海拔高,九月末已经很冷了,两人都裹了大毛衣服,在佛乐与诵经声中,看着咸鸭蛋黄一样的夕阳缓缓下沉,很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意境。
  太阳落山,气温更低了,两人回屋,路上令嫔突然道:“明日还会有一场盛大的法会,届时章嘉国师会给皇上,以及后妃们传法灌顶。”
  传法?灌顶?
  都是不明觉厉、高深莫测的词。
  陆薇呆住了,“我没听太后提及过啊。”
  令嫔笑道:“是皇后娘娘对我说的。我还遗憾呢,婉嫔姐姐信佛最是虔诚,要是她在就好了。”
  老天爷,陆薇这一刻好想穿越成远在京城的婉嫔啊。
  自她进宫以来,虽然说遇到了不少小危机,但比起现在这个严重的信仰危机,那都不算事。
  她信仰的可是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
  呀。
  整个人都不好了。
  陪太后用晚膳时,少吃了半碗饭。
  太后问她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陆薇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
  老太太很关心她,摸摸她的额头不烫,才放了心,又劝她山上太凉了,尤其是早晚,最好别出门,多穿衣服。
  娴贵妃看着太后像关心小孩子一样叮嘱庆嫔,心里很有些不以为然。
  太后正絮絮叨叨说着话,皇帝过来请安了。
  母子俩说了些明天的法会,皇帝就要告辞。
  陆薇立刻起身,非常积极地说:“我送皇上!”
  娴贵妃也站起来,和陆薇一起送皇帝。
  两人服侍太后,经常同送皇帝,但今日出了太后的寝屋,娴贵妃就看见庆嫔挽着皇帝的手臂,娇滴滴地请求皇上,到她屋里去说说话。
  第102章 二更
  弘历偶尔见陆薇对着太后撒娇,但她面对自己时,要么一本正经,要么插诨打科,何曾见过她这样软软地同他说话,请求他去她的屋子喝一杯茶。
  当然,即使心里稍微有些惊讶,但他答应得很快。
  “行!”
  两人说话之间已经把娴贵妃给忘了。
  娴贵妃不得不出声提醒他们,喊了一声“皇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