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136节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136节

  弘历失笑:“这么神奇?”
  皇后点了一下头,“真的。”
  当上皇后的那一刻都没让那拉氏像现在这么幸福过,她望着皇帝的眼睛,深情款款道:“您封我当皇贵妃的次日,曾带我去坤宁宫拜祭佛朵妈妈,这么多年了,终于如愿以偿。皇上,我没让您失望吧?”
  皇帝自问是非常懂女人心的,这种时候他乐得哄皇后一句:“你没让我失望。”
  皇后心花怒放。
  老天爷终究是待她不薄,她先前吃过那么多苦头,在这一刻老天爷全部都补偿给了她。
  她心满意足,此生无憾。
  皇帝留在翊坤宫陪皇后用了午膳后才离开。
  等去到养心殿,他令李玉按照先皇后怀七阿哥永琮之例将赏赐皇后。
  数不清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被送到翊坤宫,皇后的娘家人亦重重有赏。
  该有的赏赐没有落下,至于其他的,弘历无能为力。
  先皇后怀永琏时,那时候他还年轻,身份是宝
  亲王,对这个孩子的感触不算太大;真正让他狂喜的是永琮的诞生。
  他与先皇后热切期盼这个孩子的到来,从先皇后怀孕,到生子,那段时间,他倾注了无数的期盼。
  对于现在的皇后怀孕,他内心是高兴的,也希望那拉氏能生下嫡子,但是再让他回到期盼永琮出生时的那种心情,绝不会再有了。
  ……
  无论如何,在外人眼里,皇帝对皇后的荣宠甚隆,无论是先前的舒妃,还是嘉贵妃,这两位怀孕时的待遇跟皇后比简直差远了。
  熬了这么多年,皇后算是看到希望的曙光。
  因皇帝重视皇后,皇后在后宫的威仪日盛,即使她怀着身孕,很多时候因身子原因无暇接见嫔妃们,大家对于早起给她请安丝毫不敢懈怠。
  不过皇后也是蛮拼的一个人,虽然怀孕身子不适,对于请安这件大事非常重视,只要在紫禁城里,一天都没有漏掉过。
  她如果身子实在不方便,就让米嬷嬷代替她见嫔妃们。
  在皇后幸福生活的对比,无子的嫔妃们暂时还没啥感觉,只有纯贵妃与嘉贵妃显得分外惨淡。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谁能想到当年的后宫小透明娴妃竟然能有今天!
  出了翊坤宫,鄂常在再次控住不住自己的小嘴,小声叭叭道:“啧啧,有的是金疙瘩,有的是土疙瘩……”
  跟她同住承乾宫的主位舒妃瞪了她一眼,她夸张地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继而又道:“我说的是昨天看的一个画本子,不是娘娘心里想的那样。”
  舒妃快被她气死了,“我心里想的怎样?”
  鄂常在:“既然娘娘您心里想的,我哪里知道呢?”
  这个小插曲,不过是让众人一乐。
  对于绝大数普通嫔妃来说,皇后怀孕与她们的利害关系不大,反而是同舒妃有妨碍的。
  舒嫔怕人说闲话,心里再生气,面上也只得笑着对鄂常在说:“我心里什么都没有想,倒是你,看的是什么画本子,等回宫后借给我看看?”
  鄂常在不欲真得罪了她,连忙接了台阶,“我忘了是什么画本子了,回去给您找找吧。”
  两人说说笑笑地走了。
  其他的嫔妃们纷纷散了,只有令妃稍稍落后了一步,她最后回头似乎看了一眼翊坤宫。
  皇后能熬足十七年,熬到称为皇后,再熬到怀孕,令妃相信自己也一定可以。
  皇上不太喜欢儿子又怎么样,后宫的嫔妃们总是需要有个儿子才能防身,没有儿子的嫔妃,就如浮萍一样,漂泊无依。
  令妃在心里默默祈祷,先皇后,请一定要保佑自己啊。
  对于现任皇后的怀孕,陆薇觉得暂时算一件好事。
  新老婆怀新嫡子,后宫有了新气象,应该能平复一些乾小四在朝堂上积攒的怒气。
  后宫气氛好一点,大家的日子才好过。
  今年是乾隆十六年,到了十一月份还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太后的六十寿诞。
  犹记乾隆六年,太后五十大寿,转眼间,这么多年就过去了。
  这些年,太后待陆薇实在不薄,陆薇很早就在想该送什么礼物给太后。
  作为嫔妃,她的身外之物,一切所得皆是乾大老板给的。陆薇总不能拿皇帝赏赐给她的东西送太后吧。
  那就太没有诚意了。
  她想了又想,决定给太后做一身衣裳。
  虽然可以预料太后过六十大寿时给她送衣服的人很多很多,但针线活儿确确实实是最能代表心意的。
  后宫十几年,即使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陆薇的针线活也练得能缝制衣服了,更何况她从去年就开始准备。
  技术不算精湛就拿时间凑,慢慢得来,总能做出一件拿得出手的衣服。
  进了十月份,送给太后的这身衣服基本上已经完工。
  陆薇一面忙着为太后缝制衣裳,一面准备杏子出嫁的事情。
  皇后因怀孕心情大好,在这一批宫女出宫的事情上没有做小动作,大度放行。
  宫女们都是满洲上三旗包衣出身,在宫里服役多年,通常她们出宫时,内务府都会为她们挑选出未婚的年轻侍卫撮合婚事。
  杏子这次运气还不错,选了一个三等侍卫,只等着回家后择日成婚。
  过了颁金节,杏子就要出宫了。
  陆薇有几分不舍,但没表现出来,能出宫总归是比在宫里当宫女要好得多,她问杏子:“你的那个未婚夫人品怎么样?”
  杏子道:“我家里的人已经打听过了,他不嫖不赌,虽然家底薄些,但过日子是够了。我自己这些年也赞了些钱,您又给了我不少,不会穷到的。”
  古代人不嫖不赌,确实不错,但陆薇还有一点疑问:“他打老婆吗?”
  杏子笑道:“我还没嫁过去,等真嫁了她,就知道他打不打老婆了。”
  封建男子家暴的肯定不在少数,陆薇连忙给她支招:“他要是打你,你别吃眼前亏,先哄着些他。等后面托传话给我,我想办法帮你治他。”
  杏子连忙道:“这种小事怎么好麻烦您,他打我的话,我肯定不会让他白白打,我家兄弟们,亲的,堂的,表的,加起来足足有十几人,不会让我吃亏的。”
  反家暴最重要的是女人自个不软弱,杏子现在这个态度,陆薇至少可以放一半的心了。
  ……
  颁金节对于满清宫廷来说十分重要,十月里宫里最热闹的就是这个节日了,然而前朝又出现了新情况。
  孙嘉淦伪奏稿案愈演愈烈,前几个月皇帝还可以说是在“密查”此案,现在已经破罐子破摔,全国各地劳师动众,轰轰烈烈地查案、抓人。
  最倒霉的不是那些官员们,而是民间的文人们。
  说来说去,汉人,民籍,读书人,只要沾上这三点的极有可能就会被当地官员们请进去衙门喝茶,被扒上一层皮出衙门的还是好命的。
  异族统治中原,为了控制思想,对汉籍文人的监管很是严格。
  民间有反清大潮,宫里渐渐出现了排汉潮。
  在这个满人占绝大多数的宫廷里,蒙古人,或者其他少数民族的日子都没影响,汉籍民人出身的嫔妃们在宫里成了特殊的存在。
  陆薇非常敏感察觉到了不同。
  她在宫里的衣食住行暂时还没受到影响,但出了咸福宫,别人看她就是一副防备戒严的眼神。
  她去给皇后请安,翊坤宫的宫女嬷嬷们拿她当贼防备,皇后离她远远的,似乎是怕她突然起了狂性,伤了皇后及龙子。
  去到太后的寿康宫,她与这里的宫人们混得熟,没人说闲话,但那些太妃们,态度冷漠,有一回,她无意中听到裕贵太妃在劝说太后说:“她毕竟是汉女,防人之心不可无……”
  第153章 二更
  陆薇记得她与裕贵太妃没什么仇吧。
  不知道她为何在太后面前说这样的话,但正是因为两人无冤无仇,裕贵太妃说出来的话可信度更高,再加上她与太后相处了半辈子,比亲姐妹还亲的关系,陆薇都不敢肯定太后会不会把她说的话听进去。
  陆薇来太后处习惯了,有时候非必要的场合,都不用通传一声,所以今日才撞破了这尴尬的一幕。
  她一个小年轻自然不如两位老太太镇定,太后脸色没有任何变化,裕贵太妃也淡定得很,起身,慢慢地走出去了。
  陆薇犹豫了,她不知道是该走还是该留?
  但,来都来了,她肯定要给太后请了安再走。
  太后深色莫辨地看着她,让她坐下说话。
  陆薇从不认为自己身为汉人是一种错,她坐下来后,神色坦然。
  太后问她:“裕贵太妃的话,你听到了吧?”
  陆薇点头:“听到了。”
  太后似乎在思考该怎么对她表达,“裕贵太妃与我相伴四十多年,我们从来没红过一次脸,她今日说得话,并非是针对你……”
  陆薇的心渐渐沉下去。
  太后继续道:“她关心我,我领她的情,但我会告诉她日后别再说这样的话了。”
  陆薇惊讶地望着太后。
  太后笑了笑,反问道:“你以为我是一无所知的老太太吗?”
  陆薇连忙摇头,“不是。”
  太后神色郑重起来,“这天下的皇帝,谁有能耐谁当,朱氏王朝子孙后代不争气,才会被我爱新觉罗氏取代,这没什么好说的。满人入关已经一百多年了,若真是处处防备汉人,连宫廷都如此,那这皇帝不当也
  罢,不如速速退回关外算了。”
  陆薇赶紧奉承一句:“老佛爷英明!”
  太后摆摆手,道:“我只是告诉你我的态度,你不必说这些奉承话,更加别因此对皇上生了嫌隙,皇上做的是天下人的皇帝,满人也好,汉人也罢,都是他的子民。”
  皇帝是唯一的主宰,在这个大基调下,满人汉人实质上差不多,千千万万的汉人,皇帝最终还是要笼络汉人,甚至要依靠汉人去治理汉人。
  在民间就不必说了,后宫这股排汉潮必是有心人在推波助澜。
  太后最终没有告诉陆薇她会怎么处理这件事,只是让陆薇先回去,但陆薇知道太后一定会护佑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