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186节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186节

  弘历:“你没明白朕的意思,朕是说皇后从此待在紫禁城,而朕长居圆明园,你当皇贵妃,统领众嫔妃。”
  自此,陆薇完全明白了他的想法。
  他单方面要与皇后闹分居,却要把她扯进来。上一个例子就是他的老祖宗顺治帝了。可董鄂妃真正讨到好了吗?
  陆薇抬眼看着皇帝,知道此刻不是含糊其辞的时候,她道:“承蒙皇上您看得起我,但皇贵妃的位置我要不起。”
  自觉好意被拒绝的皇帝当然不那么高兴,“朕说要带你父母回京城,你不愿意;让你的两个弟弟入官学读书,你也不见的高兴;现在说封你当皇贵妃,你又拒绝,你到底想要什么?”
  天啊,倒打一耙的皇帝,是谁的错都不可能是他的错!
  就他这份心态,他不长寿谁长寿。
  这下子好了,他与皇后没吵架,反而先与陆薇吵起来,只怕是觉得她不识抬举吧。
  陆薇心里也闷着一口气,索性反问道:“皇后尚在,您让我当皇贵妃,无异于把我架在火上烤,既然我已经背了不好的虚名,您何不直接让我当皇后?”
  他要名声,难道她就不要名声吗!
  皇帝生气,陆薇更生气,这人没法再相处了。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她立刻福身退下。
  得罪了乾大老板,这会儿她不敢回自己的屋子,赶紧去了太后那里避祸。
  至于皇帝要封她做皇贵妃这件事,陆薇暂时没有告诉太后,她不可能有什么事都去麻烦太后。
  ……
  陆薇开溜,留下的是一个心中有气无法发泄的皇帝。
  他倒不是想找陆薇吵架,就是想好好跟她把话掰扯清楚。
  清朝后宫确实很少有皇后与皇贵妃并存的现象,唯有孝献皇后董鄂氏这个例外。
  外人也许是看热闹,说什么董鄂氏是害得顺治皇帝早逝的红颜祸水,但实际上但凡略微了解内情的人都不会这么想。
  清廷定都北京后,延续入关前的联姻策略,皇帝的后宫都是蒙古人的天下;此一时彼一时,顺治皇帝肯定想改变这种状况,董鄂氏顺势而出。
  至于顺治皇帝早逝更是与董鄂氏无关,他是个可悲的皇帝,不管是前朝还是后宫,都不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抑郁不得志,因此早逝。
  弘历是拿自己对标祖父康熙,现在是他人生最风格最鼎盛的时候,皇后不让他满意,再抬一个让他满意的皇贵妃,他不认为有什么不对。
  他不会无故废后,而皇贵妃说到底也只是嫔妃,并不影响什么。
  出于皇帝的自尊,弘历不可能再派人去把陆薇薅过来跟她掰扯。
  御驾在苏州停留七日后,第八日继续启程,前往嘉兴海宁,最后到达此行的终点杭州。
  杭州与苏州一样,也是南巡的大站,众人入住孤山行宫,少不得要多待上几日。
  这期间,皇帝也有很多事情要忙,陆薇就尽量避免同他有单独待在一起的机会。当然她也没把自己想得太重要。
  这皇帝博爱得很,他觉得她不识抬举,另外再找人当皇贵妃啊,也不是不可以。
  不得不说,她还真猜到了皇帝一半的心思。
  他好心好意把皇贵妃的位置给别人,别人却不领情,他心里堵着一口气,陆薇不要皇贵妃之位,自然有的是人想要。
  陆薇之外,令贵妃也很得他的心。令贵妃温驯顺从,是先皇后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她也是皇贵妃的不错人选。
  偏偏在这个时候,御医来报说是令贵妃有喜了。
  弘历当即放下手头的事情去看望她。
  这是令贵妃的第六胎,她脸上洋溢着喜悦,问皇帝:“您想要个皇子还是公主?”
  弘历笑道:“皇子与公主朕都喜欢,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不适的地方?”
  令贵妃柔声说:“挺好的,这个孩子看来应该跟他十五哥一样,都是来报恩的孩子,怀上他这些时日,我没什么不适的地方。”
  弘历握着她的手,这个女人为他生儿育女,温柔体贴,是个好女人。
  他道:“等回京城后,朕封你当皇贵妃。”
  令贵妃脸上的柔情蜜意一下子就消逝的无影无踪,继而被惶惶害怕所取代,她问出了陆薇先前说过的话,“那皇后娘娘呢?”
  弘历:“朕封皇贵妃,与皇后有何干系?”
  令贵妃道:“我知道您对我厚爱,但皇后尚在,皇贵妃是副后,我实在当不起皇贵妃之位。”
  她处处仿效先皇后,博一个贤名,不是为什么明刀明枪与皇后抢什么。如果今日那拉氏因犯错被废,她非常乐意当皇贵妃,可是那拉氏好好地在当皇后,她现在去当皇贵妃又算什么,明摆着在后宫当靶子,令贵妃可不想落到董鄂氏的下场。
  令贵妃一脸的惶恐、害怕,看起来是一点都不敢沾皇贵妃的位置。
  第二次被拒绝的皇帝,啥也没说,拍拍令贵妃的手,就离开了。
  令贵妃跟在后面恭送他。
  她的心腹宫女惋惜她错过了这么一个好机会。
  令贵妃冷笑道:“你以为皇贵妃是这么好当的!”
  皇后这个拦路虎一日还在,皇贵妃的位置就坐着不舒服。
  以前令贵妃觉得自己还要对着皇后继续低声下气,现在么,她终于看到了希望——皇上似乎不愿意在容忍皇后了,否则也不会想要封皇贵妃。
  只要没有皇后,她就是皇贵妃了。
  第211章 令贵妃自进宫伊始,就……
  令贵妃自进宫伊始,就抱有出人头地的想法。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不止是她,整个八旗人家都这么想,皇帝是天下的主子,谁家不想自己的女儿能进宫服侍皇帝,成为人上人?
  先皇后还在世的时候,令贵妃真心实意地佩服她,指望着在她身边混到贵妃的位置就可以了。
  可是现如今,连那拉氏那个样子都能当皇贵妃、当皇后,她为什么不可以,谁都想更往上走一步,更何况她还有几个孩子。
  乾隆十六年,皇上下旨将魏家由正黄旗包衣管领拨入正黄旗包衣佐领,魏家仍然没有脱离包衣的身份,这对令贵妃来说,远远不够。
  不管是为家族,还是为子嗣,或者是为她自己,她都要好好抓住这次机会。
  皇后这些年的所作所为已经尽失人心,不但皇上对她不满,连昔日与她关系亲密的太后这几年也疏远了她。
  相处多年,令贵妃十分了解这位现任皇后的性格。皇帝可以另外立一位皇贵妃故意使皇后难堪;皇后却也绝不会坐实这份难堪。事到如今,帝后之间爆发只需要一个突破口,可是这个突破口在哪里呢?
  令贵妃在寻找这个机会。
  ……
  再说到陆薇这边,自那日算是与皇帝吵架了吧,其实是皇帝单方面吵她,她有自知之明,自动离皇帝远一点,不惹人烦。
  没想到最先发现
  不妥的人竟然是太后。
  在一次皇帝来请安时,她随口对皇帝道:“薇薇若是有什么地方惹得你不快,你就看在我的面子原谅她。”
  弘历故意反问道:“她哪里惹朕不快了?”
  太后莫名其妙,“我不知道啊,皇上你难道不知道?”
  陆薇从来不是爱诉苦爱告状的性子,她不主动说,太后也不好问,只当是小事情,让皇帝别计较就行了。
  弘历自觉比窦娥还冤,“朕没有生她的气,是她在生朕的气,皇额娘的话问错了人,您该对她说,让她看您的面子原谅朕。”
  弘历对待太后有三个鲜明的阶段,第一个是孩童时期,全心全意依恋母亲,母子关系非常亲密;第二个阶段是他的青年与中年时期,这一阶段,他与太后的关系变得拘礼,且多发矛盾;第三个阶段即是现在,太后已经进入古来稀的年纪,而他自己也不再年轻,母子俩别离的日子越来越近,现在他反而愈发亲近太后,彩衣娱亲,甚至在太后面前做孩童状,他也是很乐意的。
  母子俩私下相处不是那种皇帝与太后的刻板拘束,与寻常百姓母子没什么不同。
  在太后面前,他早已不拿皇帝的架子,该说啥说啥。
  太后对待皇帝,同样如此,她听了皇帝的话,竟然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嗯,这就对了。”
  弘历不解,“什么对了?”
  太后笑起来,“薇薇的脾气应该是不会惹你生气的,必定你先招惹她。”
  弘历无奈:“皇额娘越来越偏心她了。”
  太后:“我拿她当女儿看,偏心女儿也是应该的。”
  弘历不识趣地问:“为什么不是拿她当儿媳妇看?”
  太后瞥了他一眼,“你说呢?”
  她没儿媳妇缘分,先前的富察氏很好,但是因为太好了,好的让普通人嫉妒,太后就是不喜欢她;现在的那拉氏,不提也罢。
  母子俩云山雾罩地说话,关于陆薇与皇帝之间为什么闹不快的事情始终没有说开。
  太后的本意让皇帝知道她看重陆薇的态度,不大的事情他们自己去解决就行了。
  至于皇帝,则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
  他一点也不想让太后知道缘故。
  陆薇拒绝当皇贵妃,令贵妃同样拒绝当皇贵妃,事实证明,英明神武的皇帝想当然了,肯定不能让太后知道这件丢脸的事啊。
  ……
  在江南的美景面前,其他的事情都不值一提。
  陆薇躲了几日后,皇帝也没再来找她的麻烦,她就把这件事抛之脑后。南巡是一件非常不容易事,享受当下美景美食再说。
  在现代的时候,她去过杭州西湖,西湖很大很美,但是,清代版的西湖更大更美,号称“西湖十八景”,而这十八景有些离西湖已经很远了,但仍然归在西湖景里面。
  但凡皇帝所喜爱的江南美景,他都会想方设法在京城仿造,畅春园与圆明园里有很多处西湖美景,但真正身临西湖,就会觉得正品永远是仿照比不上的。
  西湖十八景中,皇帝最喜欢“蕉石鸣琴”,非常贴合他清幽风雅的人设,他连早饭都要去这里吃。
  杭州本地的厨子们献宝似的上了满满一桌子食物,皇帝指着其中一样问道:“这是烧麦,什么馅?”
  负责报菜的小太监道:“回皇上,正是烧麦,糯米香菇馅的。”
  原来这就是糯米烧麦啊。
  皇帝的思绪回到了很多年前。
  那是在塞外,他与陆薇去逛多伦诺尔,两人在多伦城吃羊肉烧麦,她管羊肉烧麦叫羊肉包子,被他笑话见识短,她反驳他也未必见识多,然后就提到了南方的糯米烧麦。
  许多年过去了,要不是今日饭桌上出现这道糯米烧麦,弘历差点就忘记了这件小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