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192节

庆妃捡漏攻略(清穿) 第192节

  自那一年真假太后事件,裕贵太妃与太后彻底闹崩了,但这并不影响皇帝与弘昼的兄弟关系,弘昼依然是他亲近的弟弟。
  傅恒呢,则是皇帝在朝堂上最信重的臣子,两人深度绑定,既是姐夫与小舅子的关系,同时还是儿女亲家,简直亲如一家人。
  可能是因为更亲近的关系,弘昼与傅恒两人对于皇帝要另立新皇后,且这位新皇后还是个汉人女子的事,没有任何反对的意思。
  弘昼是及时行乐派,而且素来与他的嫡福晋关系很好,他深知男人虽然可以娶很多个老婆,但是正妻却是非常重要的。
  说实话他是有点同情自家皇兄娶妻不贤,家门不幸,被皇后断发诅咒的,夫妻都闹到这个份上,肯定是过不下去了。现在皇帝要另立皇后,当然要选他自己喜欢的。
  之于庆贵妃的汉人身份,他根本就没有提,庆贵妃都能进宫当贵妃了,怎么就没资格当皇后?
  他直言道:“这是皇兄的家务事,可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傅恒混朝堂的,他说话比弘昼更谨慎周全些,既然皇帝想立庆贵妃为皇后,那么他作为臣子自当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做事。
  “庆贵妃为后并无不妥,只是有两点需要先解
  决,第一是翊坤宫皇后,第二则是她的汉人身份……”
  那不能同时有两个皇后,要立庆贵妃,肯定得先废翊坤宫皇后;再就是身份问题,这个也好解决,本身陆家就是已经抬入镶黄旗包衣,还得在往上抬一抬,直接入镶黄旗就行。
  傅恒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庆贵妃无子无家族,根本不会对朝堂形势产生影响,唯一棘手的问题反而是翊坤宫皇后的事。
  废后毕竟会影响皇帝的声誉,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个阶段,翊坤宫皇后实际上等同于被废,皇帝的声誉也已经影响了,晚废不如早废。
  不得不说,这两人都算是非常了解皇帝的性子,皇帝想做的事情,当然得支持,而且真真切切地支持。不像昨日那帮宗室,有人甚至提出可先封庆贵妃为皇贵妃,其他的事从长再议。
  不过就是立皇后的事,又不是攻打准噶尔部,搞得这么犹犹豫豫,拖拖拉拉的。
  皇帝很满意这次的会谈,傅恒是他的好臣子,弘昼则是他的好兄弟。
  ……
  皇帝找宗室朝臣商议立后的事情很快就在宫里传了开,陆薇都没想到她竟然有一天能成为前朝后宫的争议焦点。
  之前皇帝说考虑是否立她为皇后的事情,后来他一直都没有明确给出答案,陆薇以为这事就这样了,没想到他已经开始实施这件事了。
  承诺不如行动,这个皇帝很可以。
  陆薇对皇帝充满信心,他如果觉得她能当上皇后,那么她肯定百分百能当上皇后。
  他可是掌权多年的乾隆皇帝哎,除非他自己不想再立皇后,否则他想立谁当皇后,无能人阻止。
  陆薇承认自己还是很高兴的,反正她又没孩子,不必背负孩子的命运,把自己活好就行了。
  等她当了皇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取消每日请安,大家多睡一会儿不好吗?
  想远了,她得去见太后,陆薇心里有点忐忑的,她并不知道太后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
  反倒是太后见她有些不自在的样子,拍拍她的手,慈爱道:“我自然是为你高兴的,我本来还担心若是有一天我走了,你会不会被旁人欺负,现在看来是不必了。”
  自家儿子自家知道,皇帝决定的事情就没有做不成的。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她,“不要内心不安,你要觉得自己是值得的。”
  相处多年,太后待陆薇如女儿,肯定想她好,再者她没有子嗣,对她反而是一种优势,像令贵妃、舒妃等人,膝下有子,若是上位,指不定又会像那拉氏一样闹出风波来,何必呢。
  这下子陆薇彻底心安了,真心对你好的人怎么样都会对你好的。
  宫里的两重大领导皇帝、太后的态度鲜明,陆薇就再无可担心,但这件事无可避免在后宫引起轩然大波。
  首当其冲就是令贵妃。
  当她听到风声时,整个人都怔住了,再次确认道:“是真的吗?”
  瑞贵人脸色凝重,回道:“千真万确。”
  瑞贵人姓索绰络氏,虽然也是内务府上三旗包衣出身,但她的家族是很钻营的,父亲是礼部尚书,伯父是左都御史,堂妹还是五阿哥的侧福晋,她的消息来源很灵通。
  令贵妃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喃喃道:“不可能,不可能啊。”
  皇上明明说过要封她当皇贵妃,怎么会变成要封庆贵妃当皇后。
  素来镇定的她,难得失态了,追问:“是否听错了?”
  令与庆,两个字听起来很相似,也可能是听错了。
  瑞贵人摇摇头,“没有,娘娘,趁着现在还没有成事,您得想想别的办法。”
  第220章 瑞贵人在令贵妃在木已……
  瑞贵人在令贵妃在木已成舟之前想想办法,可是令贵妃又能有什么办法?
  她跟着皇帝这么多年,最了解他的性格,他是个彻头彻尾的皇帝,一旦他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反对他,反对他就是与他作对。
  这会儿令贵妃要是去皇帝面前叽歪,失宠就是她的下场。
  见她沉吟不语,瑞贵人急道:“您到底有没有办法?”
  瑞贵人自诩家世不错,是有几分傲气在身上的,肯跟着令贵妃,自然希望借助她步步高升。在她看来,令贵妃有宠有子有资历,啥都不缺了,如何会被庆贵妃压一头?实在想不明白。
  令贵妃长吁一口气,慢慢道:“急也没用。”
  她摸摸自己日渐隆起来的肚子,不管怎么样,她总有希望。
  瑞贵人也看到了她的肚子,她有那么多孩子,庆贵妃再有能耐又怎么样,一儿半女都没有生下来,未来也没有指望。
  想到这里,瑞贵人笑眯眯道:“也是,娘娘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安胎,顺顺利利生下小阿哥。”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瑞贵人就告辞离开。
  她的身影一离开视线,令贵妃脸上的平静与镇定立刻消失,无力地瘫坐在椅子上。
  她现在脑子里嗡嗡作响,完全无法冷静下来。
  她不过是一个普通旗人包衣家的女孩子,她是家里的长姐,从进宫之初就想着能为自己,为家族挣一份荣耀,为此她甘愿忍受一切。
  先皇后十年,继后十年,当皇帝说要封她做皇贵妃时,她以为自己已经熬出头了,没想到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
  令贵妃的神情十分难受,她的心腹宫女跟着叹气,“若是当初你别拒绝当皇贵妃,现在也不会有庆贵妃什么事了,倒是白白让她捡了便宜!”
  令贵妃摇摇头,痛苦道:“秋兰,你没有听到吗?瑞贵人说得是皇上想立庆贵妃当皇后,不是皇贵妃!”
  但凡皇上说立陆薇当皇贵妃,她都不会这么难受。
  皇后是什么位置?陆薇坐了这个位置,哪怕是未来新帝的生母也要屈居她之下。
  秋兰也不知道该怎么劝慰她,只能道:“您想想十五阿哥,再想想您肚子里的孩子。”
  十五阿哥今年两岁了,养在圣祖温惠皇贵太妃膝下,这个孩子健康活泼,他是皇帝最小的儿子。可能是因为年纪上来的原因,皇帝对几个年纪稍小的儿子们不似对年长的儿子们冷酷,他挺喜欢十五阿哥。
  自先皇后过世后,令贵妃在继后手下的日子并不算好过,她也一样熬过来了。如今就算是陆薇当皇后又怎么样?这日子还是要继续过,况且陆薇的性格比继后好多了,令贵妃的日子不会太难过。
  唯有不甘心而已,但就是这丝不甘心像一根针似得深深地扎进了她的心里。
  先皇后,继后能当上皇后,那是因为她们本身的条件是够的,可是陆薇她有什么条件,她除了会哄太后开心,她哪一点都不如自己啊。
  令贵妃独自待在屋子半日,收拾好心情,等再出来时,已经是同往日那个镇定自若的令贵妃一般无二。
  见她要出门,秋兰忙着服侍她,却见轿子不是往养心殿去的,忙问道:“您不是去给皇上请安吗?”
  令贵妃道:“去承乾宫看看九公主。”
  这会儿去找皇帝没什么用,她什么都不能说,也都不能问。
  ……
  舒妃现在后宫已经不算太得宠了,但她的地位依然是稳固的。皇帝无论去哪里出巡,都会带上她,有各种赏赐也从来不会忘记她,再加上她还抚养这两个皇子皇女,如此,宫人们自然不敢小瞧她。
  令贵妃踏入承乾宫的院子时,心里一阵感概。
  当年舒妃刚进宫没多久,就因为家世之故,被封为舒嫔,她多么羡慕舒嫔。
  然而这些年过去,舒嫔成为舒妃,当年的小答应已然成为贵妃,可见贵贱本无份,不知道舒妃心里又是在想什么呢?
  早前令贵妃与舒妃关系平平,自从舒妃开始抚养九公主以后,两人的关系才起来,但也就是走动交流得多一点,算不上太亲近。
  四岁的九公主性子乖巧温顺,依恋养母,同时也很尊敬生母,令贵妃搂她在怀里说话,九公主摸摸她的肚子,天真地问:“弟弟妹妹什么时候能出来?”
  令贵妃笑道:“今年年底就能出来陪你玩了。”
  九公主高高兴兴地答应:“等他出来我也陪她玩儿。”
  母女俩说了些话,乳母就抱着九公主出去了。
  令贵妃与舒妃就说些关于九公主的话题。
  说着说着,令贵妃不着痕迹地把话题引向后宫传言上面,“不知道你听说了没有?”
  舒妃点点头,“已经听说了。”
  瑞贵人只能知道些外围消息,但舒妃的姐姐可是傅恒的夫人,她的消息来源可信度最高。
  令贵妃不再遮遮掩掩,直接问道:“可是真的?”
  舒妃道:“有八九分真。”
  剩下的一两分只是皇上还没下圣旨。
  令贵妃咬咬唇,道:“我这个出身就算了,从来没有肖想过,但你却不同,你的家世在后宫当属第一,难道就没有一点别的想法吗?”
  舒妃突然笑起来,“你是个最聪明的人,怎么说出这样的傻话,在爱新觉罗氏面前,还有谁敢自称家世第一?”
  令贵妃低头不语。
  舒妃比令贵妃还小一岁,但她的心境早已衰老,斗志消磨得所剩无几。再想想在她那位在康熙时权倾朝野的祖先纳兰明珠,只觉得富贵权势都是空的。
  看在九公主的份上,她安慰令贵妃道:“只是一个皇后罢了,前后两位皇后现在又在哪里?你想开些吧,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令贵妃勉强笑道:“我没事,只是替你不值。”
  “是吗,”舒妃并不在意她的话,“那你就别替我不值了。”
  这承乾宫待着也没意思了,令贵妃告辞。
  ……
  陆薇不清楚后宫有多少暗涌,反正她挺相信皇帝的。
  她咸福宫的门庭不可避免热闹起来,有不少人来奉承她。
  这个关头陆薇肯定得低调,但她又不可能把人赶走,所以就干脆躲到太后的寿康宫,这样就不会有找上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