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人鱼说>书库>穿越重生>碎玉有声> 第92章

第92章

  整个过程中,林自初连眼皮都没眨一下,仍是定定的望着杨书玉。
  拉弓的是高时明,瞄准的则是杨书玉。若不是她初次拉弓搭箭,没有准头可言,那她当是奔着林自初首级去的。
  “少东家心软了。”
  高时明带着笑意调侃道,可语气却凛若冰霜,透着十足的威严。
  他倾身去够取箭羽,将杨书玉的身子压弯些许,错开了她和林自初对视良久的视线。
  左肩挨着高时明的下颌,杨书玉只能往右侧身,稍稍往左回头。是以,她的后腰抵在高时明的小臂上,半回首时,高时明那棱角分明的脸便在咫尺之间。
  眉骨饱满,鼻梁直挺,他那凌厉的眸光,随着杨书玉的动作自然垂下,沉静无波地注视她。
  可杨书玉突然忘了要恼他什么,只一味地蹙着眉头。
  高时明微挑眉梢,嘴角的笑意愈深,在杨书玉还没有回过神时,便自然地带着她的手重复拉弓的动作。
  “正中眉心,才无生还的可能。”
  再次抬眸瞄准时,高时明的眸光专注而深邃,沉着如蓄势待发的凶兽,见之先怕三分。
  林自初眉头微动,察觉到危险后,终于认清了自己的处境。他跨步以脚尖点地,顺势带起因坠马而脱手的长剑,起势戒备起来。
  “西山地形复杂,密林浓翠,北凉使臣不慎被流失击中,坠坡遇难。”
  每吐出一个字,高时明手中的弓便跟着弯曲一分,待强弓蓄满力量,他反问道:“这个结果,少东家以为如何?”
  他看似是在征求杨书玉的意见,实则是对林自初遇难身亡的判词,不容任何人辩驳。
  “阿玉。”林自初仰头唤杨书玉,全然没把高时明的威胁看在眼里。
  他语气温柔轻快,一如在江陵那般,似在询问她用膳的喜好:“书玉当真想要我的命?”
  “是。”杨书玉无悲无喜地同他对视,就好像刚才失态高喝的人不是她。
  毫无犹疑且不带情绪的一个是字,足以说明她态度。
  林自初紧了紧手中的利剑,粲然一笑:“可是我不能死在京都。”
  “啧。”高时明轻啧一声,满是不耐烦,“那且看你的本事。”
  电光火石之间,利箭破空射出,与林自初的利剑交击在一起,发出清脆的一声。
  叮——砰——
  不等高时明有下一步动作,空中突然绽开白日烟火,虽不见火树银花,却胜在声音极大,借着山谷被放大数倍,直透云霄,连海东青也受到了惊吓,不断在空中扑腾尖啸。
  林自初戒备地望着高时明,见他继续拈弓搭箭,便笑着反问道:“王爷当西山只来了你的人马?”
  “你果然是太后找来的。”
  高时明没有停下手中的动作,他瞬间就想通了那枚报信烟火的作用。太后的人听见声响后,会迅速集结过来,若能当场捉住他的把柄,便能借机对他发难。
  “你既以生死诱本王出手,可见太后对你的生死不甚在意。”
  他将弓拉满,眸光冷冽,直视着林自初:“太后与北凉合谋,为攀咬本王,你合该死在这场围猎中才能将事态扩大化。”
  “可我惜命。”林自初挽剑护身,“所以我只需要坚持到太后的人来即可,届时王爷还走得了吗?”
  难怪被谢建章穷追猛击时,他迟迟不肯发送信号烟火,原来是要等高时明现身。
  高时明轻笑出声,拉满到极处的强弓却没有收力。权衡利弊,他应该立即下令撤退,可他没有。
  两相对峙,紧张的气氛笼罩着这一片坡谷,没有人敢放松。
  嗖——
  利箭终于破空而出,在离弦前却被高时明临时调转方向,朝密林直去。几乎是同时,有人闷声从树梢落地,当是一直藏在暗处,找准时机放信号的北凉暗卫。
  “本王不想顺太后的心,便多留你两日。”
  高时明收了弓,横起手臂交给近卫。其他合围过来的人见状,立刻收起武器,只有谢建章不甘心地哼笑一声,重重地归剑还鞘。
  近卫纵马靠近,恭敬地呈上北凉国书。高时明接过后看都不看,轻慢地飞掷下断坡。国书打着旋急下,落在林自初的几步之外摊开,露出落款尾页。
  “北凉之请,本王驳了。”
  他倨傲威严,十足的上位者姿态:“北境安定不过十年,倒叫你们忘了黎国为何以关凌河为界。”
  “北境有关隘,关凌河要还往北去十六里。”他睥睨而下,审视着林自初,“北凉是被北信军赶去河对岸的。”
  “如此,北凉也配用种马和岁贡,来求娶我朝公主?”
  国书被他随意丢弃在地,连说话也没有顾及两国邦交的颜面,他竟是直接将北凉一国的尊严踩在他的脚下。
  “国书所请乃朝政大事,王爷怎敢不上朝讨论便独断?”林自初似是没料想他会直接驳回,还是以他个人的名义用朱批驳回。
  高时明目光如炬,冷冷地垂眸看他:“本王代理摄政,有何不可?若是不服,且看太后一党谁敢置喙!”
  这话掷地有声,怕是连太后在场也无法反驳。
  太后拉拢朝臣占据半壁朝堂,却只能居于幕后,她并没有摄政之权。朝堂之上,自是以少年帝王为尊,以高时明为尊。既如此,又哪里能算是独断?
  近距离直面强权,杨书玉只感到一阵恶寒,继而便是心中涌起无尽的怅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