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最后隆重登场的当属那道蟹酿橙。
看到放在橙盅里的蟹肉,姜佳瑶突然回忆起了以前为了蟹粉豆腐剥蟹的过程。
她问李文婷:“这是新鲜的蟹手剥的?”
“那当然是,”李文婷向她保证,“放心,我不会用次品的,那味道就不对,蟹不好,味道就会变得很腥。”
姜佳瑶拿起勺子尝了一口。
橙子本身的酸甜完美代替了平日里吃蟹搭配的蟹醋,显得更加清甜自然。
橙肉的果粒更是饱满多汁,带着一些嚼劲,而蟹肉则是格外滑嫩,在口中碰撞后渐渐融为一体,让人格外满足。
李文婷一脸期待地看着姜佳瑶:“怎么样?”
“很好吃,很特别的味道,我以前从来没吃过这道菜,很让人惊喜。”
姜佳瑶之后,在网上查了查,这似乎也是古人在食之一道上的智慧。
她也研究了下关于水果的食谱,后来填上了荔枝肉、菠萝咕咾肉、菠萝炒饭、椰子鸡汤和芒果糯米饭。
最终敲定,店里贩售的水果节限定菜品一律打八五折。
第56章 青椒炒蛋
姜佳瑶店铺的“水果节”收获了不少好评。
之前网上还有一些关于姜佳瑶不在店内坐镇, 饭菜就变难吃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也引来了不少网友的打卡。
凭着“水果节”的热度,她们又陆续推出了其他一些活动,都收获了不少好评。
她们家的店铺又时不时排起了长队。
姜佳瑶又给总店招了一个厨师, 她现在就变得清闲了不少。
想去哪家店晃一圈都行。
不想去的时候, 就宅在家里照顾一下庭院里的蔬菜和辣椒, 顺便追追剧。
就连系统在发放完开分店的任务后, 也销声匿迹。
也不知道是在憋新的任务还是在等待适合的解绑时机。
让她少了很多的紧迫感。
两家店都走上了正轨, 她就少了很多焦虑,但她身边总有人深陷在这种情绪中。
乔栀突然打电话给她, 说希望找她当面聊聊。
姜佳瑶还一直没去过乔栀的办公室,就打算这次去办公室找她。
来到办公楼,她发现, 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办公室, 更像是一个巨大的秀场和换装间。
办公室的中间,是一个挂着银色纸条的闪闪发光的白色舞台,她身边来来往往的都是打扮靓丽的女生。
她仿佛误闯进了一个异世界。
走到最里面一间办公室, 她见到了乔栀。
乔栀正皱着眉坐在电脑面前,一脸忧愁, 看到姜佳瑶说:“你来了, 坐吧。”
“你这里是真热闹。”
“什么热闹?天天都吵得不行,前两天还吵得楼上楼下都来投诉, 别提有多麻烦了, ”乔栀看了眼外面的人,拉上了百叶帘,“不过你不要说这团播是真赚钱,我一个月赚了之前的三倍。”
“那恭喜你啊,”姜佳瑶看着乔栀一脸疲累, “现在自己当老板,总比之前打工开心多了吧。”
“也说不说开不开心,以前打工为钱发愁,现在也为别的发愁。”
姜佳瑶把话题扯了回来:“今天找我是什么事?”
“有两件事,一件呢,是当地电视台想找你拍一期美食节目,第二呢,是有出版社找到我,想让你写一下你的创业经历,你想想你对哪件事感兴趣?”
“还有其他选择,或者能都不选吗?”
乔栀看到她:“不行,必须二选一。”
难得见乔栀如此坚持,她无奈选择:“还是采访吧,也不用花很多时间,很快就能解决。写书还是算了。”
她的“成功”一部分是她努力的成果,一部分是运气好。
而且想到要把文字变成一本书,那也是太为难她了。
现在每次光是有活动,要想宣传语她就头痛。
姜佳瑶给出的答案,乔栀似乎也早有预料,她说:“行,不过跟你说好,电视台的人记得请他们吃顿饭,虽然现在电视台的宣传效果不比以往,但毕竟有那么点风骨在,要面子。”
姜佳瑶点点头。
等到记者来的那天,先是拍了她和李文婷在厨房炒菜的场景,又对着炒出来的菜拍了一阵特写,接着又随机采访了几位客人。
最后,倒也一切顺利。
电视台的节目播出后,姜佳瑶发现确实多了一些来探店的中老年顾客。
而有些中老年人因为退休无所事事,时常来聚餐。
姜佳瑶的包间一时也供不应求。
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开放新一年的年夜饭预订。
不少熟客都怂恿姜佳瑶扩大一些店的规模,他们甚至有人愿意给姜佳瑶当投资人,帮她开一家分店,就为了不用坐地铁过来吃这么一口饭菜。
姜佳瑶谢过了顾客的好意。
她认真地思考了下开第二家分店的事情,觉得年后可以实践一下。
她的第二家分店放在了一家小区附近的小型商场的一楼,说是商场一共就三层楼。
一楼是便利店和咖啡店,现在还加上了她的小饭店。
二楼有一家海鲜自助和跆拳道培训班。
三楼则是服装店。
人流量不算特别高,但胜在周围小区多,来堂食和外卖的人都不少。
姜佳瑶同之前一样,在新店待了一个月,就把店交给了李文婷推荐过来上班的厨师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