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遥想当年元宵佳节,你同我共猜花灯谜题,比谁能先拿到兔子花灯,最后你惜败于我还是我将兔子灯赠予你,此景种种仿佛还历历在目,分隔两地才觉甚是思念,待到开春时节,我必凯旋而归。
沈之泽于雍州书。”
鹿昭轻轻将信纸贴在胸口,少女的嘴角终于扬起了一丝笑意自那以后,沈之泽经常修书送到帝京城,不为别的,只为求得鹿昭心安,甚至连陛下都要托人打听鹿昭是否在驿站取得了信件,若是,则证明沈之泽一切安好不必挂怀。
皇帝撇了撇嘴,真是儿大不中留,不先给当父皇的保平安,而是先想着给未过门的妻子修书一封又一封。
晃眼几月有余,这些时日鹿昭都过着闲敲棋子落灯花的日子,鹿昭甚至专门准备了一个匣子,收敛沈之泽送来的封封信件。
“小姐,最近几日怎么不见太子殿下回信了?”春华有些疑惑地问道。
鹿昭执棋的手微微一滞,如今年关将近,沈之泽确实已经许久没有寄信而来,鹿昭心里不知道为何突然慌得很,可是理智却告诉鹿昭要相信沈之泽,毕竟在鹿昭的心目中,没有什么是沈之泽不会的。
是日,贵妃尹子贤传唤了鹿昭来到宫中,鹿昭适才迈步进入宫中,就见高位置上端坐着皇上和贵妃。
贵妃尹子贤一身大红色的衣裙,她神情高傲,眸子里面天生带着些许漠视,女人梳着高高的发髻,她见到鹿昭来了心情还算不错,便露出一个笑容:“阿昭来了,坐。”
而陛下一身龙袍端坐在那,他留着胡子,倒是没有多大的神情变化,只是光坐在那便有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威严。
皇帝默不作声,倒是贵妃先开口寒暄了两句,命侍女替鹿昭斟了一杯茶水。
“这些时日你母亲的身体可好些了?”
“劳烦娘娘费心,一切都好。”
鹿昭自然心里清楚尹子贤想要问什么,但目前也只能是陪着贵妃寒暄一二,尹子贤问了些有的没的,然后将话锋一转。
“哎,这些时日阿泽那小子都不曾往宫中寄信,太后娘娘急的一连问了本宫好多天,不知道阿泽近日有没有给你修书,也算是给我们报个平安。”
鹿昭不知为何,心底的不安越来越强,她缓缓开口吐出两个字:“不曾。”
贵妃尹子贤立马做了然状:“啊,或许是因为战事吃紧太忙了才耽搁下来,你也别太忧心,先回去好生歇息吧。”
“是。”鹿昭应了一声便告退了。
行至宫道上,鹿昭有些出神,她不敢用最坏的想法去猜测沈之泽的近况,她怕,怕万一真的成了真怎么办,忽然鹿昭看见宫墙拐角闪过去一个人影。
那人的身影像极了沈之泽,鹿昭二话没说便追了上去,可惜当她拐过转角之时却见空无一人,那身影就如同鬼魅一样消失不见。
是我看错了吗?鹿昭喃喃自语道。
却不曾想,宫墙暗处,沈文白的眸光漫不经心地瞥向鹿昭,心底里面已经敲起了算盘。
昭昭放心,很快,站在你身边的人就是我了。
第8章 万一,万一他回来了呢?……
鹿昭回到靖安侯府,思绪却是格外纷乱,太子殿下尚未回京,又怎么可能出现在皇宫内院,贵妃娘娘今天的话语已经很明显了,沈之泽同宫内亦没有书信往来。
三日之后,捷报传来,太子殿下骁勇善战,率领大军退敌三百余里,不日便可凯旋回京。
皇帝闻之大悦,鹿昭听到这个消息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她开始骐骥着沈之泽回京的日子。
沈之泽计算的不错,如今临近年关,若是赶得上元宵灯会的话,他又可以在大婚前陪着鹿昭再放肆一会。
不知不觉,帝京便入了冬,气候的骤降让各家各院都架起了炉火,春水阁内梅花开的正好,鹿昭裁剪了两枝梅花插在屋内的花瓶里。
青釉花瓶配上雪白的梅花静静地放置在桌岸上,淡淡的香味充盈着整个屋内,鹿昭放下剪刀拿起一旁的手炉捂了捂双手,颇为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小姐,小姐!”春华急匆匆叫嚷起来。
鹿昭淡淡地说了句:“急急忙忙的是发生了何事?”
春华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帝京城外出现了一支军队,训练有素,估计马上就要进城了,他们说,那是太子殿下的军队,我便赶紧来告诉小姐。”
鹿昭闻言腾地站起身,披了一件狐裘斗篷便提着裙摆匆匆就要出府。
马车停在了侯府门口,鹿苒不紧不慢地端着手炉走了出来,她这一瞥就看见鹿昭急急忙忙地赶着出府。
“太子回来了?”鹿苒眸光一瞥,看向自己身边的小侍女秋实。
秋实行了个礼:“听说是已经到了帝京城外,许是一炷香之后就进城了。”
鹿苒长舒一口气,她有些藐视地看着鹿昭离去的背影:“好姐姐在春游宴上风头出尽,如今又等到了太子殿下凯旋,想来不日就要将入主东宫的事提上行程了,只是……凭什么所有好事都让她占了。”
“小姐何须气馁,东宫自然是龙潭虎穴,大小姐心思单纯,入了那吃人不吐骨头的深宫,谁知道会是什么结局。”秋实道。
“但愿吧。”鹿苒转身离去。
鹿昭坐着马车到了城门口,彼时站在城门口的还有陛下携带着贵妃尹子贤,贵妃脸上透露着喜色,她回眸就看见鹿侯府的马车,便侧耳给身边的侍女交代了两句。